李跃儿
看上去很小的孩子
我与这个小女孩相遇,是在孩子们来山林基地报到那天,当时我并没有特别留意她,直到她的父亲找到我。
“大李,你好。”女孩的爸爸说,“我想跟你聊一下我女儿心语。”一般情况下,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来上课,这一次突然出现了一位爸爸,我感到很新鲜。
“怎么了?”我关心地问道。
“您觉得我家孩子有多大?”心语爸爸直接步入主题。
我看了一眼站在沙坑里的小女孩,“应该3岁左右吧!”我回答。
“你看,你看,别人都这么觉得,看来心语就是发展滞后,连您都这么说。”爸爸瞬间变得焦虑起来,“心语已经4岁半多,快5岁了啊。”
听到这个答案,我也着实愣了一下,心里暗暗纳闷。
我再一次看向沙坑,只见一个穿着偏大粉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身材瘦瘦小小的,小肩膀,细胳膊,小小的脸庞,愣愣地站在沙坑里。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年龄,确实会觉得这个孩子不过3岁。其实,我们也见过很多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小一些的孩子,只是差距没有这么明显。于是我开始留心,希望找到原因。
妈妈的过度保护
经过私底下沟通,心语爸爸告诉我,孩子曾去医院检查过,智力没有问题,各项生理指标也都正常,只是身体发育的比同龄人要晚一点。排除了病理原因,我把眼光转向了孩子的父母,要知道,不当的家庭养育方式有时候也会造成孩子身形弱小。
我仔细观察了一番,心语爸爸高高的个子,一脸的睿智,对养育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带孩子的方式有些不合适的地方,但并没有太大的出入,所以我猜问题不在爸爸身上。直到见到心语妈妈,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第一眼见到心语妈妈,我明显感觉到她操了很多心,耗费了不少心力,一脸的憔悴。
“大李老师,我的孩子还有救吗?我都快急死了,这可怎么办呀?”心语妈妈一见到我就哭诉起来。
“心语平时吃得很少,三天才一次大便,我最近在给她吃中药调理。你知道吗?大李老师,为了这个孩子我心都操碎了,怎么回事呢?”妈妈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滔滔不绝地说。
坐在妈妈面前,我几乎被她的焦虑情绪所笼罩,正准备要回答这些问题时,心语妈妈的眼睛转向了心语。我也跟着看了过去,此时的心语正在后院小扶梯的底下玩耍。因为刚刚下过雨,树叶落了一地,心语细心地拾起一片一片树叶,然后整齐地放在自己的胳膊上。
“哎呀脏死了,心语快别玩了,让爸爸给你洗洗去。”心语妈妈不由分说地冲进去把孩子拉进了屋。然后对我说,“大李,你看,怎么办呢?”
我边安抚心语妈妈的情绪边观察心语,她洗完手,看到了院子里的小滑梯,滑梯上面有一个加装了护栏的平台,可以站在上面看风景。心语一下子产生了兴趣,自己探索了一番后,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
没想到,心语的妈妈突然站起来大叫,“天呀!心语,你怎么爬那么高,我的天呀!”然后三步并两步地冲了出去。
“妈妈怎么跟你说的,这么高的地方是不可以爬的,太危险了,摔坏了怎么办呢?”妈妈边说边把孩子抱了下来,不停地嘱咐着,似乎刚才真的发生了一件重大而危险的事情。
其实,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拥有很多自我保护的能力。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把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宝宝放在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玻璃面板上,玻璃面板下面看起来像个断崖,惊奇的是孩子爬到“断崖”前,就会自动停下来。
对心语来说,后院的小滑梯是非常低的,个子高一点的孩子三步两步就能走上去,并不存在什么危险性,看来心语妈妈对孩子的保护有些过度了。
让妈妈看到孩子是可以放开的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所有的孩子都在院子里面玩,心语妈妈紧紧跟在心语后面,丝毫没有离开的迹象。
大部分孩子都在沙坑里面玩沙子,心语也凑了上去。正当心语蹲下准备玩沙子时,妈妈快速地从包里拿出一件防水衣,给孩子围了上去。显然,她担心孩子把衣服弄脏。
这时候,孩子们的工作开始了,有的堆城堡,有的拍蛋糕,一个个玩得都很开心,只有心语一直站在旁边观察。
“我的孩子怎么不工作?”心语妈妈又开始焦虑了。
“没关系,我们等一等。”我安慰道。
终于,心语发现了一个高高的小木屋,并饶有兴趣地走了过去。
“心语……”心语妈妈的“别去”还没有喊出口,被我压了下去。
我拉着心语妈妈,让她观察。心语慢慢地往前走,像个小泥鳅一样。这时候,有一个小男孩,要从她身边过去。“大哥哥,你先走。”心语慢条斯理地说,并让出了一个位置。小男孩从她身边走过,心语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走。
“妈妈,你看我。”上到小木屋门口的心语高兴地喊着,并不时地向我们挥挥手。
“大李,哈!小家伙自己上去了,真棒!”心语妈妈拉着我的手,激动不已。
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
“心语妈妈,有没有尝试过跟孩子一起画画,很大幅的那种。”我问道。
“没有,我觉得那样会弄得特别脏。”心语妈妈说。
“要不尝试一下,很多新鲜事物都很好玩的。”我鼓励道。
“好吧。”虽然心语妈妈有些不情愿,终究还是答应了我。
之所以安排这样的课程,是因为心语在妈妈的长时间保护下很多能力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在同龄的孩子中,就会显得比较小,而“工作”可以提升孩子的能力,可以增加神经元的链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
第二天早上,我们约在画室集合。一进教室,心语就被地上放满的各种颜料吸引住了,身体不停地扭动,准备要“大干一场”。
虽然肢体上表达着“我很渴望”,心语还是不自觉地看了我一眼,似乎在征求同意。这个动作是习惯性,“孩子太注重成人的评价了。”我暗暗地想。
“当孩子不工作的时候,我们就给孩子展示一下。”我对妈妈说。
我很快铺好了一块很大的画布,用手掌蘸了一下颜料,瞬间我的手变成了红色,然后“啪”地一下子,摁在了画布上,出现了一个红色手印。
心语一看这么好玩,也挽起袖子,行动了起来。
跟孩子在一起,自己的行动非常重要。6岁之前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会根据环境里面的人物信息,进行模仿学习,孩子天生就是模仿事物的高手。
“脏,大李。”孩子举起沾满颜料的双手,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啪”,我又按了一个红色的手印,没有回应心语,也没讲道理,并示意妈妈收回她的“思想工作”。
我假装没有看到孩子的表情,并且呈现出整个人都是非常快乐的状态,用这种氛围感染孩子。孩子见到我这样快乐而投入,便再一次行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看到家长没有进行主观评价,就很快放松了,她兴奋地在画卷上印上了许多手印。当孩子真实地看到自己也可以很快制造出一个手印,就会感觉到通过努力而获得的快乐,这种感觉叫做“自我效能认知”,也是为孩子形成自信奠定基础。
心语玩得很开心,在画纸上摁了许多不同颜色的手印,她探索着颜料,探索着颜色,尽情地释放自己生命的本能。突然,心语躺在地上,肆意地打起滚来,瞬间颜色染满了孩子的全身。
“太好玩了。”心语大声地说着,“妈妈从来不让。”
坐在旁边的妈妈一脸羞愧,她说:“大李,我回家也给孩子弄一个工作室,让孩子自由地玩。”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之下,孩子和家长的状态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去看望心语,孩子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心语妈妈放开了手,心语也在自己的探索中成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