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
【摘要】通过对纳兰性德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独特的人生经历来探究其词作中佛学意象出现的原因,同时也从其词作的内容、主题和意境来详细探讨佛学意象的创作体现。
【关键词】纳兰词 佛教意象 创作体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13-02
一、纳兰性德与纳兰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满洲正黄旗贵族人士,是我国清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三人一起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容若才华横溢,24岁便编撰了自己的第一部词集——《侧帽词》,之后委托顾贞观将其改名为《饮水词》刊发,这两本珍贵的词集在动荡时期失传于世,最终由后人增遗补缺,整理出其342首词,编辑为《纳兰词》。
纳兰性德独特的生活背景、超逸的文学造诣、淡泊的性格特征共同造就了其独特且鲜明的艺术风格。纳兰词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其词取胜于一个“真”字——写景真实传神,写情真挚动人 。纳兰词不仅在清朝词坛独树一帜,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散发出独特的光彩。对于纳兰性德的词坛成就,我们可以采用王国维的评价来概括,那就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词之所有享有如此之高的声誉,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词作中所体现的佛学思想,纳兰性德将佛学思想通过佛教事物、佛学用语、佛家典故、佛学理念等完美的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其词作意境深远、超然淡泊的独特风格。
二、纳兰词中佛教意象的成因探究
(一)清初时期独特的社会氛围。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上浓厚的佛学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纳兰性德主动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一方面,清朝延续了前代的佛教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为了加强对中原人民的政治统治,便把佛教作为其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采取了很多保护和加强的措施。于是,清朝时期,众多佛教寺庙被建立起来,佛法也被许多帝王推崇,清政府更是沿袭明朝的佛教制度,设立一套完备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寺僧衙门来对佛教事务进行专门的管理。因此,清朝虽不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但是其社会上的佛教氛围却十分浓厚,纳兰性德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受到佛教思想潜移默化的熏陶。
明末清初,江山易主、社会动荡、国破家亡,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期,佛教便成为了许多人逃避现实、治愈创伤的良药,很多郁郁不得志文人墨客乃至深受苦难的普通老百姓都开始推崇佛教的清静无为思想;而此时,禅悦之风开始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以佛说诗、以禅释词的文学新现象开始流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纳兰性德必然会主动的吸收佛学思想。
(二)纳兰性德个人性格与佛学思想不谋而合。纳兰性德出生于富贵之家,生性淡泊、崇尚自然、落拓不羁,这样的性格注定他是一个热爱自由、不愿被世俗所羁绊的人。然而,贵族出身的他有着不得不背负的使命,以侍卫的身份伴随帝王左右。热爱自由而不得自由,于是,他只能从佛教中获取慰藉,达到心灵的豁达和自由。他曾在《通志堂集》第十三卷《与顾汾书》中写道:“侍绛帐于昆岗,结芳邻于吾子,平生师友尽在兹邦,左挹洪崖,右拍浮丘,比仆来生之夙愿,昔梦之常依者也。”然后现实只能让他宽慰自己“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人各有情,不能相强”,体现出他对佛教命运即定论的接受和推崇。
(三)纳兰性德人生经历促使其对佛学的吸收。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也是其词作中佛学思想出现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交友和发妻亡故两件事情上。
纳兰性德出生在一个朝代更替的时期,因此他一生中结交的朋友多为明朝遗留下来的世家子弟,如顾贞观、姜宸英、陈维崧、严绳孙等,这些人在经历了江山易主、国破家亡之后,难免会表露出一些看透世事、物是人非的兴亡之感,这些人始终难以突破心中的壁垒和世俗的羁绊,只能不问世事、一心向佛来求得内心的安宁。纳兰性德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他们思想上的影响,这也为其提供了佛学机缘。
另外一件对纳兰性德佛学思想形成影响较深的事件就是发妻亡故,发妻卢氏的亡故给其带来巨大的打击,于是,纳兰便在发妻灵柩停留在寺庙的那段时间流连于其中,由此,他的词作中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佛教意象。
三、纳兰词内容中对于佛教意象的创作体现
纳兰词内容上对于佛教意象的创作体现。纳兰词内容上对于佛教意象的创作体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佛教事物、佛学用语和佛家典故。
(一)佛教事物。在纳兰词中,琉璃、佛经、枯灯等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佛教事物频繁出现,作为一种意象来间接抒发纳兰的情怀。例如《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其中出现的“梵呗(指佛教徒念经的声音)”、“ 琉璃火(指佛寺内供奉佛祖的琉璃灯)”等均为典型的佛教事物。
(二)佛学用语。佛学用语相对于佛教事物就显得更加专业,然而在纳兰词中,佛学用语的使用可谓是信手拈来,由此可见,纳兰性德对于佛学有着深刻的认识,以至于其可以直接在词作中采用佛学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浣溪沙·大觉寺》:“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篆香清梵有无间。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此时相对已忘言。”在这首词中,既有“画壁(即绘有佛像的墙壁)”这种佛教事物,也有“诸天(佛教认为三界共有三十二天,总称为诸天)”、“花雨(即相传佛祖说法时感动天神诸天雨各色香花)”这类佛学用语。
(三)佛家典故。佛家典故也是一些对佛教了解甚多的人才能够知之甚详的,在纳兰性德的词作中,同样引用了许多佛家典故,足见其对于佛教的认知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更是对其发展历史有着深刻的研究。例如《南歌子·古戍》:“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其中的“劫火”、“ 残灰”出自慧皎的《高僧传.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问东方朔,朔云:‘不知,可问西域胡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而问之,兰日:‘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纳兰借用佛教这一典故来指出战争带给社会和人民的劫难。
四、不同主题的纳兰词对于佛教意象的创作体现
纳兰性德的词在主题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爱情词、友情词、咏物词和塞上江南词。佛教思想对其词作的主题选择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他的词作大多是缠绵绊恻的爱情词,情深义重的友情词,寄托深远的咏物词和豪迈俊逸的塞上江南词。同时,在这四大主题的词作中又对佛教意象有着深刻的体现。
(一)爱情词。纳兰性德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所以在发妻卢氏亡故之后终日流连于妻子灵柩停留的寺庙,并创作了许多缠绵悱恻的爱情词。爱妻的亡故也从侧面促使他越来越推崇佛学思想,由此词作中出现了许多佛学意象。例如,纳兰写于卢氏忌日的作品《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在该词作中,出现了“双鱼”、“ 再缘悭”、“ 纸灰”等佛教意象来寄托他对亡妻的哀思。
(二)友情词。纳兰性德笃于友情,他择友甚严,不妄与人交。他的词作中有很多抒发友情的,这些词作中也多次出现佛学意象。例如,在纳兰提给好友顾贞观的《金缕曲》:“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绪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槽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琢,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一记。”其中出现的“后身缘”、“ 他生”等意象均为佛教思想的体现,佛经云:“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由此可见,纳兰对于佛学中提倡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尤为推崇。
(三)咏物词。佛教提倡自然简约,不受外界世俗的干扰,因此,深受佛学思想浸淫的纳兰性德也将这种佛家人生观体现在了自己的咏物词中,在他笔下的事物无一不是清新淡雅。例如,纳兰的《金缕曲硫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残釭掩过看逾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鹴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鹤裘典。休便把,落英剪。”其中便用“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来形容梅花的高洁脱俗。
(四)塞上江南词。纳兰塞上江南词中经常出现梵钟声、清叹声、唱经声、佛号声等独具佛教特色的意象,借此来表达自己看破红尘的悲凉情怀。例如,《望海潮·宝珠洞》:“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叹,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这首词是通过佛门的清静空寂与人世间的荣辱兴衰进行强烈的对照,更是体现出了一种世事皆空的苍凉之感。
五、纳兰词思想意境上对佛教意象的创作体现
佛学不仅仅是纳兰性德跌宕起伏人生的一个心灵避难所,他并不是被动地接受佛教思想,而是由衷地喜欢和推崇佛理,因此纳兰性德在于佛学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也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所以,佛学思想在纳兰词中的体现不仅仅是外在的佛教事物、佛学用语、佛教典故、佛学理念等,他更是将佛家学说通过这些外在的东西融入到自己词作的灵魂中,在思想意境上达到了与佛学的统一。
佛学提倡三世说,要求人们将现世人生看做一场虚无,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而在纳兰词中变频繁描写前世今生,这便是纳兰性德对于佛学的感悟。例如,《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其中对人生的感悟便渗透了佛家“人生如白驹过隙,不必过于眷念和执著”的思想。
综上所述,纳兰词既是纳兰性德通过佛家思想来对人生进行拷问从而寻求心灵的慰藉,也是其对佛学的自我感悟,同时还是我国清朝社会上以禅喻诗风尚的再现。
【参考文献】
[1]刘珺.自是人间惆怅客——浅析纳兰容若悼亡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2]韩亚男.纳兰性德词的意象选择与其悲剧性的生命体验[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3]靳武稳.纳兰性德词作感伤情怀的成因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
(责编吴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