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萍+刘功民+周群+邱同保
【摘要】分析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等举措,将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满足铁路企业用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铁路企业的优势专业。
【关键词】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88-04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机制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在运输生产组织和行车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实现铁路运输组织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由于铁路通信与信息化系统是全路统一、严密的运营和维护及管理的体制,因此必须组建一支专门的铁路通信与信息化设备的维护队伍,这对铁路通信与信息化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都提出了高标准和新要求。因此,如何加快推进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铁路企业用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铁路企业,是当前具有铁道交通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依据“适应铁路产业结构、瞄准岗位需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服务铁路企业”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结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强调服务,强抓质量,强固技能,强化特色”的办学宗旨和校企合作“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解决问题。特色专业建设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专业建设与铁道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问题,解决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适应性问题。二是研究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问题,解决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体系对接、专业考核与职业资格考核对接等操作性问题。三是研究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问题,重点解决教学偏离岗位、实训基地缺乏职业氛围和生产性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等问题。四是研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举”制度,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弱、上手慢的问题。五是研究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互相促进,解决跟踪企业需求意识、服务产业能力弱等问题。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实践“开放互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铁路企业提供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检修作业标准,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合作建设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进行新技术的消化学习,并积极主动接受教师挂职锻炼和学生现场实习,积极参与学生技能考证培训与鉴定。学校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组织教师开发培训包,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工作。2010年以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宁铁路局南宁通信段签订合作协议、与柳州电信公司签订校企联盟共建协议、与柳州联通公司签订联合组建“联通沃精彩”通信教学实训室合作协议,形成了“开放互助、合作共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二)强化“企业型”教学团队建设。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空间,着力建设教学团队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技术服务研发能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引、聘、培、挂、带等方式强化“企业型”师资队伍建设(如图1所示),取得明显实效。
图1强化“企业型”教学团队建设
(三)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道通信和信息化专门人才提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岗位要求,铁路企业建有一支专门的铁路通信与信息化设备建设与维护队伍。通过研究铁道行业人才要求和能力结构,优化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专业建设与铁道行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联合南宁铁路局南宁通信段、广州铁路局广州通信段进行铁路通信工职业能力和岗位的调研以及毕业生的成长轨迹的追踪,通过铁路通信类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高职铁道通信与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岗位面向(如表1所示),进而确定其人才培养规格。
铁道通信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由素质、知识、能力构成三要素,培养主要面向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工程公司等单位,从事铁路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具有较强的铁路通信网络和设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以及铁路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及检修等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沟通、协作能力以及新技术学习应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表1专业—职业背景分析
职业领域 职业范围 初始岗位 发展岗位
铁路通信与信息化 铁路通信设备维护 室内设备维修、现场综合维护、线务维护、无线维护、电源工 网络维护管理、技术管理岗位、行政管理岗位
铁路通信施工 光电缆线路施工、站场及专用通信施工、无线通信施工、通信机房设备安装 安全质量管理、物资机械管理、市场经营、技术管理岗位、行政管理岗位
(四)构建“工学结合、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通过解读职业标准、分析岗位要求、结合技能大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的有效对接,据此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重点从基本技能、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项目实战能力四个方面的职业能力四阶递进关系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最终将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全过程的各项活动有机地协调起来,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工学结合、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
图2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图
图3 职业能力进阶逻辑图
(五)建设“教学、培训、生产”一体的实训基地。通信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和举措展开。(1)面向通信岗位群,夯实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条件。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训练,以具体的行动导向、职业领域、实际情境为基础,以真实设备与仿真虚拟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夯实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实训教学条件。(2)任务工单+实战,促进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结合具体的行动领域、职业领域、实际工作情境,建设“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场所,促进实践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对岗位工作能力分解,开发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结合现场真实工程项目、设备故障处理和检修作业书,设计实战内容;并依据项目需要确定实训基地的功能与装备标准,从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育人理论出发,结合通信行业和专业的特点,提出实训基地人文“软环境”建设要求,浓厚职业氛围,增强学生学技能、比技能的氛围。(3)面向行业企业生产需求,充分发挥基地的生产性功能。积极与自治区通信管理局通信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建成区内首家符合通信行业鉴定场地要求的实训中心,满足行业开展技能鉴定、技能比武的需要;与铁路企业合作利用实训基地开展铁路通信工的职业资格鉴定和培训;与运营商和工程施工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部分设备,合作建设通信专业实训室;使基地建设既满足学校教学,又为铁路通信部门企业员工、通信企业员工以及社会下岗职工提供技能培训。(4)基地建设投入实现多途径(如图4所示)。一是政府投入,例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实训基地2010年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实训基地设备采购,同时实训基地得到了柳州市地方财政的不断投入,2012年投入200万,2013年投230万元。二是合作企业投入,合作企业以设备支持或用冠名的方式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训室),学校与南宁铁路局南宁通信段、柳州三个运营商、广西润建公司等合作共建通信技术实训基地。企业提供通信专业教学用传输、程控交换、基站、电源和数据等设备以及建设电信营销实训营业厅,累计投入设备金额近500多万元。三是“筑巢引凤”,在通信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有偿或无偿提供场地,整合三大运营商在学院的在网运营移动基站、传输、数据通信等设备,作为通信专业学生现场实践教学场地,及时将运营商最先进的在网运营设备引入通信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真实设备。
图4基地建设多途径投入模式
(六)改革“任务工单+实战”实践教学模式。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传输技术与设备等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基于过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将现场故障案例物化成考核用的任务工单,教师根据工单就知识的掌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利用专业与柳州联通公司、柳州移动分公司在校内共建的营销实训基地(校内营业厅),将营业厅及其延伸业务的营销活动完全融入到“电信市场营销与业务”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专业课程“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更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以实战形式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团结协作的社会能力。
(七)开发铁道通信系列教材和职业培训包,规范核心课程标准。结合铁道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与北京通信中心、南宁通信段、广州通信段等企业合作,开发铁道通信专业系列教材,该套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校本教材系统化。着重解决课程之间的交叉、衔接问题,使其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体系。(2)教材内容职业化。将国家通信职业(工种)标准和国家铁路通信工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整理优化教学资料,物化成教材体系,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两个标准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引入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从而使教材内容职业化。(3)表现形式立体化。该系列化教材的最终成果,除了主教材(纸质)之外,还辅以电子教案(软件)、综合题库(印制品)乃至网络课堂(软件,包括案例分析、操作范例、操作规程、安全守则、学习指南及技术前沿),使其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并与南宁铁路局电务处、南宁通信段共同开发通信工班长(适应性、资格性)培训包、铁路通信高级工(无线维护、现场综合通信)培训包、高铁综合通信岗位培训包等企业培训包等。
课程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了课程前言、课程内容和要求、学习情境设计、实施建议。其中课程内容和要求描述了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以及工作与学习内容,学习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业评价;学习情境设计则主要关注教学实施层面,列出工作任务、知识点、训练或工作项目、教学重点、建议学时等。
(八)引入企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在专业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中,强调:(1)考核要点源自职业标准。借鉴职业资格标准中对考核鉴定方式和规范的要求,主要做法是开展基于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在全面考核操作能力等技能之外,强化工作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等“隐性”职业素养方面的考核。如“通信线路与综合布线”课程的任务考核中,就安排有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一个接头盒中光缆的接续,同时对工作场地的清理、过程中对工器具使用和爱护都体现在了考核评分标准中。(2)考核手段同步企业现场。借鉴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程序和流程,最终在课程考核中体现为任务工单的形式。如“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课程,完全模拟企业现场来设置工作任务,从故障受理、故障排查到总结分析,全过程的考核均体现在任务工单中。再如“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的考核,在按前述思路贯彻过程考核之外,在最后的试卷考核中,也完全模拟了国家《通信工程概预算》从业资格证的考核模式。(3)直接由企业进行认证鉴定。将考核鉴定的权限完全交由企业,企业按照在岗从业人员或“准员工”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评价。如专业所开展的特有工种铁路通信工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考核认证,最终的评价完全由铁路局掌控;在与广州地铁开展的“半订单”中,在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之后,学校负责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实施,最后的学员考核由广州地铁主持实施,只有通过了这一轮考核的成员才能最终进入广州地铁公司。
三、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
(一)形成了“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通信技术专业现已基本形成的“高职通信专业‘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到人才培养活动的实施、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闭环反馈系统,该系统能实时优化、与时俱进(如图5所示)。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三三四”,即将“校企合作”这一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将企业力量引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创新了高职通信专业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开放互助、合作共赢”;完善了高职通信专业改革与建设机制——“三三制”,即通过“分析岗位要求、解读职业标准、结合职业技能大赛”等三个步骤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双师教学团队培养、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开发”等三个维度支撑教学做一体课程的实施,通过“分解企业评价标准、选用现场案例项目、引入企业考核方式”等三个环节构建企业本位评价体系;从而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举”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二)完善了“开放互助、合作共赢”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紧密型的“开放互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了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铁路企业岗位要求、检修作业规范,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建设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合作进行新技术的消化学习。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南宁通信段、柳州电信、柳州联通和柳州移动签订合作协议,企业共投入设备值近500万元、指导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
(三)打造了一支企业型教学团队。通过“引、聘、培、挂、带”,形成企业型的教学团队。其中,企业兼职教师占32.3%,行业工作经历教师占33%,高职职称教师占38%,硕士学历占67%,“双师”素质教师占71%。深厚的技术底蕴,为技术输出服务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与南宁铁路局电务处、南宁通信段合作,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发的“便携式机车应急综合无线电台”通过南宁铁路局科技成果鉴定,并与柳州联通合作开发“移动通信网络告警分析系统”,与广西象新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承接柳州广电、柳州联通、柳州移动等公司的宽带接入、网络升级改造等工程项目10余项。
(四)构建了“工学结合、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课程、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和职业综合实训课程。能力结构从基本技能、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能力、专业项目实战能力四阶递进,形成了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互为对应。
(五)建成了“教学、培训、生产”一体的实训基地。通过政府投入、校企合作、“筑巢引凤”的多途径建设通信技术实训基地,已建成1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设备总值1500多万元,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其中与柳州移动、柳州联通、柳州电信联合共建3个移动通信校内生产性实训室,由实际在网设备构成、涵盖了3G的三种主流制式;校内建设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个营业厅,均由专业教师带领专业学生主导日常运营。
(六)强化了“任务工单+实战”的实践教学模式。选取现场案例转化成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任务工单”模式;承接实际工程项目,使专业学生接受“实战”的锻炼和洗礼。区级精品课程“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物化现场实际中的故障案例成教学用的“任务工单”,仿真工作实际中故障受理、障碍处理和总结分析的全过程;区级特色课程“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蓝本,组织、设计并实施教学,最后又回到实际工程项目现场,接受实战锤炼。
(七)开发了先进的专业规范、课程标准和培训包。主导开发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建设规范。面向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资格证书,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出专业课程体系,并对专业教学团队的配比、专业教学设施配置、学习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和考核等均进行规范。制定“列车无线调度通信”、“铁路专用通信”等6门核心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的定位和学习目标,重点规范了教学情境的设计,对评价考核、学习资源建设等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开发出融合培训、技术进阶和技能鉴定的“3T”培训包,面向在校学生和企业职员共享学习。
近年来,由于特色专业建设的推进,学生技能得以强化,专业素质大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0年以来专业学生参加区内外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3项,获奖34人次;2010年参加工信部主办的全国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和网络优化单项第二名,是广西区内高职通信类专业首次获奖;2010年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获一等奖,实现了广西区内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凭借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职业能力,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受到铁路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达到97%、一次签约率保持在95%以上,有80%以上的毕业生被铁路企业和相关企业录用。多家企业与专业开展“半订单”和“全订单”培养,现已完成订单培养20多班次。在为广州地铁培养了3届“半订单”学员之后,青岛和厦门地铁慕名而来洽谈合作,学院现已成为这两家公司在国内唯一“全订单”培养通信维护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学院。
四、进一步改革与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第一,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铁道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跟上发展趋势、跟踪技术前沿,及时将专业建设各方面融入新技术新标准,使专业培养人才规格对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的需求和要求,将成为专业课题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第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硬件平台已经搭建的基础上,如何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使专业学生在其“生产性”功能的发挥中切实受益,将成为基地建设与课程改革下一步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第三,本专业目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标准与规范的形成。为此学院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与建设,加大对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培养,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倾斜。
【参考文献】
[1]周群.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建设案例阐述[J].高教论坛,2010(10)
[2]黄欣萍.高职通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3(4)
[3]刘功民.高职教育“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通信技术)(桂高教[2011]66号)
(责编吴筱)
近年来,由于特色专业建设的推进,学生技能得以强化,专业素质大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0年以来专业学生参加区内外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3项,获奖34人次;2010年参加工信部主办的全国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和网络优化单项第二名,是广西区内高职通信类专业首次获奖;2010年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获一等奖,实现了广西区内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凭借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职业能力,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受到铁路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达到97%、一次签约率保持在95%以上,有80%以上的毕业生被铁路企业和相关企业录用。多家企业与专业开展“半订单”和“全订单”培养,现已完成订单培养20多班次。在为广州地铁培养了3届“半订单”学员之后,青岛和厦门地铁慕名而来洽谈合作,学院现已成为这两家公司在国内唯一“全订单”培养通信维护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学院。
四、进一步改革与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第一,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铁道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跟上发展趋势、跟踪技术前沿,及时将专业建设各方面融入新技术新标准,使专业培养人才规格对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的需求和要求,将成为专业课题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第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硬件平台已经搭建的基础上,如何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使专业学生在其“生产性”功能的发挥中切实受益,将成为基地建设与课程改革下一步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第三,本专业目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标准与规范的形成。为此学院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与建设,加大对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培养,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倾斜。
【参考文献】
[1]周群.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建设案例阐述[J].高教论坛,2010(10)
[2]黄欣萍.高职通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3(4)
[3]刘功民.高职教育“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通信技术)(桂高教[2011]66号)
(责编吴筱)
近年来,由于特色专业建设的推进,学生技能得以强化,专业素质大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0年以来专业学生参加区内外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3项,获奖34人次;2010年参加工信部主办的全国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和网络优化单项第二名,是广西区内高职通信类专业首次获奖;2010年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项目获一等奖,实现了广西区内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凭借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职业能力,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受到铁路企业和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达到97%、一次签约率保持在95%以上,有80%以上的毕业生被铁路企业和相关企业录用。多家企业与专业开展“半订单”和“全订单”培养,现已完成订单培养20多班次。在为广州地铁培养了3届“半订单”学员之后,青岛和厦门地铁慕名而来洽谈合作,学院现已成为这两家公司在国内唯一“全订单”培养通信维护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学院。
四、进一步改革与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第一,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铁道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跟上发展趋势、跟踪技术前沿,及时将专业建设各方面融入新技术新标准,使专业培养人才规格对接铁道通信与信息化的需求和要求,将成为专业课题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第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硬件平台已经搭建的基础上,如何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使专业学生在其“生产性”功能的发挥中切实受益,将成为基地建设与课程改革下一步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第三,本专业目前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以及标准与规范的形成。为此学院将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与建设,加大对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培养,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倾斜。
【参考文献】
[1]周群.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建设案例阐述[J].高教论坛,2010(10)
[2]黄欣萍.高职通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3(4)
[3]刘功民.高职教育“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通信技术)(桂高教[2011]66号)
(责编吴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