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知及其引导策略

2014-09-01 05:44王莉荣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政治

王莉荣

【摘要】针对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知现状,分析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教师如何有效引导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知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33-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实现问题是科学地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基础性问题。为了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2年至2013年,本课题组依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就高职生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识问题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概括和归纳,以便深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改革,更好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调查内容、对象与方法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知,往往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效用和意义的看法与观念构成,通常反映出学生思想政治利益需要,以及学生实现自己利益需要的能力、行为方式方面的需求,并以“相信什么、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的方式存在学生的意识体系当中。价值认知实际上是学生权衡轻重、得失的天平或者尺子,是学生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标准。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总共设计了28个问题,包括2个问答题,51个选择题。核心内容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价值认知与评价、态度与需求。内容涉及课程功能、属性、教学手段与方法,学习动机与目的、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师的评价和建议等。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调研范围与对象主要是广西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及5所高职院校的大一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50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930份,占全部回收问卷的97.8%。样本的基本情况为:理工科学生320人,文科类学生630人。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意见,丰富、完善调查资料,我们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研采用匿名方式,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高职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认知的调查结果

(一)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属性、功能的认识及判断

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教师、教学情况以及自身感受的评价(见表1)

表1 高职生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属性、功能的

认识及判断表

项目 有(%) 没有(%) 一般(%)

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必要性 70 10.7 19.3

老师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48 30 22

老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30 50 20

老师上课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 29.5 60 11.5

老师上课照本宣科,无的放矢 35 48 17

课堂上学生大多在做其他的事情 55 30 15

对老师课堂讲到的问题与提问,经常认真思考 35 50 15

课后,感觉有收获 50 30 20

表1中的数据表明:第一,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判断持肯定态度,但仍有19.3%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这种模棱两可的选择。第二,学生对思政课的老师评价不高,因为对教师教学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不到半数,或认为老师理论深度不够,或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教学能力不强,或不够亲切友好。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不高或不满往往会导致学生消极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三,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不大,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55%的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情。现实中,的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专业课或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有的甚至玩手机,看小说,睡觉。访谈中学生认为影响他们的兴趣程度的因素依次为:所学内容(34.4%)、教学形式(25.7%)、社会环境(22.9%)、教学方法(17%)。对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好,老师也讲得好,听起来有趣,因而喜欢;不感兴趣的同学认为有些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听起来枯燥无味,因而不感兴趣。所以,兴趣程度对大学生学习的态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数据显示仅有50%的学生感觉课后有收获,也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2.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与动机的判断

在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与动机的判断上,56.7%的学生选择为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43.8%的学生选择为了“增进对执政党及社会的了解”;33%的学生选择为了“提高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0%的学生选择“学校规定必须上”。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现实性目的明显。

综上所述,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偏差。一是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课是统治的需要,是“政治教化”,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倾向于此。可以说,相当的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还是简单地停留在“上政治课”,“理论灌输”的层面上。二是狭隘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寻常的知识性课程,“智育”功能大于“德育”功能,知识传授重于品德意志的培育。三是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弱。这表明,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属性、课程功能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课程价值的认识及感受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包含“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下文简称形势)三门必修课程和一些相关选修课,每门课都有自己特殊的任务,但思想政治理论课万变不离其宗,即转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提升人认识世界,改选世界的主体性。调查表明,高职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兴趣存在不平衡现象,其中对侧重于思想教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与政策”课程认可度较高,选择“非常有必要”与“比较有必要”的都超过了56%,表明大学生并不是简单地“排斥思想政治教育”。选择“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两者总和的比例依次为“法律基础”(70.1%)、“形势”(60.4%)、“概论”(56%),对“概论”课37%同学认为理论太抽象、深奥、内容偏多偏难。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不够的问题在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过程等环节都有体现。

(三)对课程教学组织的期望及评价(见表2)

表2高职生对课程教学组织的期望及评价

项目与内容 选项及百分比(%)

非常赞同 基本认可 不太赞同 完全反对

课程内容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12.2 58.1 25.7 4.1

课程较好地做到了政治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17.2 44.8 36.4 1.6

突出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具有强烈的德育性 30.8 58.3 9.2 1.7

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体现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18.5 43.4 36.5 1.6

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需求 16.1 36.1 47.7 0

课程的内容容量适当,涵盖面广,符合高职实际 1.7 48.6 33.4 16.4

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讨论法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30 40 25

表2中的数据反映出两大问题:一是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属性和课程内容的是理解和认同的,但仍有36.5%、47.7%、33.4%的学生在认为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不能体现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学生的基本思想政治需求契合度不高,访谈中有的学生不希望课程太政治太深奥而缺乏亲切感,有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应兼容而汇集百家之长,除学习马克思主义外,应引入西方其他思想。二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成为学生最不欣赏的教学方法。74.7%的同学要求增加视频教学内容和采用多媒体教学,30%的学生要求就某一社会现象、事件开展专题讲解。

(四)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活动类型和学习方式

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类型呈现出多元的趋势,依次为:实践探究类53%、表演体验类、谈话辩论类。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自主学习50%,探究学习48%,合作学习47%,接受学习25%。

(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的建议

学生对以下几方面都有比较强烈的建议和要求:一是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特别是课外实践教学的比例(88.2%);二是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强授课的生动性、趣味性(91.2%);三是改革考核模式,实施以侧重能力素质为主的考核(80.2%),25%的学生建议取消考试。

(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要求

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90.7%),又要能够掌控课堂的节奏和局面,寓教于乐(85%),有责任感(90%),热情亲切,能够融洽地进行师生交流(80%),还要富有人格魅力,使课堂内容显得有品质(80%)。可见,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普遍都比较高。

三、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一)功利性突出、理想性弱化

高职生的理想信念与本科学生相比务实色彩更为强烈,理想追求更多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应对,功利性趋势日渐突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关注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效用性,而非知识的真理性。在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数高对对毕业后考公务员或作管理人员有帮助。29.5%学生认为“基础”课的学习能帮助解决人际关系和学习方面的困惑,能掌握一些法律常识,有助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数据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定位首要目的不在于“学”,而更多的是立足于个人职业前途命运和需求的满足,理想信念追求层次较低,缺乏长期性与持续性。

(二)注重个体需求,忽视社会要求

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有助于今后更快更顺利地融入社会。但调查表明,当代高职生是非常个性、自我的一代,他们更关注自我能力的发展,他们虽然也关心政治和社会,但更多的是具体的政治现象和事件,关注具体的实际问题,“我”想从老师的授课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我”不喜欢说教、不喜欢老师“一言堂”, “我”希望“我”的组织、演讲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很少能从政治的角度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进行思考。在自我发展中没能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责任相结合,社会价值兼顾不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发展大学生政治意识的社会功能则基本上不在意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过于注重个体需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关注,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内在支撑。

(三)偏好目的效率取向,排斥思想理论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思想性的特点,使得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往往是远景式地概念描述和逻辑阐发,即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多的也是“原理+例子”,但大学生的需求特点则是具体、感性、关系到眼前利益。他们特别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自我感受,对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不太关注,崇尚使用较高效率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拒斥思想理论。即使对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虽然存在较多的困惑,但由于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缺乏一定的政治认知,因此,认识也大都停留在自发的感性阶段。高达80%的学生希望轻轻松松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娱乐化倾向也十分明显。

(四)缺乏成才渴望,无意自觉发展

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生都有求真求善和发展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政治需求,但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心态却是被动无奈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真信、真懂、真学、真用的学生为数不多,68%的学生表示课后不会主动去学习,而能学以致用的更寥寥无几,相对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率也较高。逃课的理由,15%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高中的重复太多,没必要再学,34.7%的学生表示有更重要的活动要参加,还有14.8%的学生认为这些课听不听无所谓。由此可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发展的认识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更高的政治成才的渴望,无意自觉发展,其视野、精神状态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职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知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实现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两者契合度不高的原因:一是课程的属性还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思想政治需求,二是学生中个体的思想基础、理论素养、学习目的与动机、成才期望值等方面思想差异的存在,三是课程教学特点与学生需求的差距。

四、教师的引导策略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的实现受到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个人能力和魅力以及学生参与能力和动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要求,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论阐述现实化

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往往拘泥于教材,偏重理论讲授,而理论的抽象难懂、概括性强等特点,讲授不太容易保持学生的长久注意力,导致“抬头率”、“出勤率”不高,学生将其归为枯燥类。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纯粹的理论体系,其中的每个观点既包含丰富的理论内容,也包含着客观现实的依据,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中的反腐败问题,我们既要承认腐败现象的客观存在,又要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更要讲清楚腐败的危害性以及中国共产党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决心、政策、措施及取得的重大成果。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感到信服,从而增强对党的信任和信心。总之,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科学概括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要学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结合现实实践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用学生感触到的、具体的、生动的、实在的案例来分析、论证、说明理论观点,在教材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由此达彼的桥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可信”“管用”,进而激发“真学”的意愿。

(二)教学语言通俗化

教学语言既是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工具,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教师讲课应设法使语言通俗化,使学生愿意听,听得进。愿意听即要求教学语言形式要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用语和表达习惯,把深奥抽象难懂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学生容易理解。听得进即教学语言逻辑性和形象性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精选案例可以使教学语言简约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和掌握基本原理,但并非所有的案例都能发挥形象通俗易懂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加工,使其集趣味性、知识性、形象性、启发性于一体,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内容选取热点化

当前,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产生、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社会舆论最“易感”人群之一。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就业创业难、思想上有困惑等实际问题。他们关注时事政治,渴求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在社会上正确定位。针对学生们的需要,教师应该顺势而为,既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对诸如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市场导向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关心的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收入分配改革、城镇化、反腐败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从热点问题的分析论证中体悟,提炼出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来指导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四)讲授视角新颖化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中学阶段有的已经学习过,许多学生往往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老生常谈,提不起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其实,二者并非简单的重复,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立足于使学生“知其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侧重于系统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注重理论逻辑严谨的同时更强调彰显问题意识,即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课程讲授视角必须新颖化,即要站得高,讲得实,教得活,引导正确。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应保持研究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稳定性,但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教学又必须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转换其教学思维视角,可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比较学、历史学、生态学等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理解和讲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下转第47页)(上接第35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多样化、新颖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师生双方共同组建的信息互动系统,是教与学信息的传输与交换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想取得 “入耳入脑”的实效性,必须激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往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学生,而学生难以走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桑德尔教授的伦理学系列课程“公正”,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同,都是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但“公正”教学视频被传到网上,引起了一股“桑德尔热潮”。桑德尔教授课程最大特点就是课堂中从来没有过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很多方法与手段的结合。从教学手段来说,有幻灯片投影,有PowerPoint讲稿,有演示实验,有传统的粉笔板书,有视频资料等等。从教学方法来说,其最大的亮点是情境教学方式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即通过创设虚拟情境、再现真实和构建现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参与式热情,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哲学问题的答案。一堂课下来,迈克尔桑德尔教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能集中,形象生动的讲解、交流、激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魏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2]吴兆雪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

[3]韩欲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参与式问题教学法初探[J].社科纵横,2013(1)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2012SZ020)

(责编何田田)

(三)内容选取热点化

当前,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产生、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社会舆论最“易感”人群之一。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就业创业难、思想上有困惑等实际问题。他们关注时事政治,渴求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在社会上正确定位。针对学生们的需要,教师应该顺势而为,既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对诸如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市场导向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关心的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收入分配改革、城镇化、反腐败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从热点问题的分析论证中体悟,提炼出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来指导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四)讲授视角新颖化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中学阶段有的已经学习过,许多学生往往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老生常谈,提不起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其实,二者并非简单的重复,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立足于使学生“知其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侧重于系统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注重理论逻辑严谨的同时更强调彰显问题意识,即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课程讲授视角必须新颖化,即要站得高,讲得实,教得活,引导正确。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应保持研究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稳定性,但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教学又必须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转换其教学思维视角,可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比较学、历史学、生态学等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理解和讲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下转第47页)(上接第35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多样化、新颖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师生双方共同组建的信息互动系统,是教与学信息的传输与交换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想取得 “入耳入脑”的实效性,必须激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往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学生,而学生难以走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桑德尔教授的伦理学系列课程“公正”,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同,都是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但“公正”教学视频被传到网上,引起了一股“桑德尔热潮”。桑德尔教授课程最大特点就是课堂中从来没有过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很多方法与手段的结合。从教学手段来说,有幻灯片投影,有PowerPoint讲稿,有演示实验,有传统的粉笔板书,有视频资料等等。从教学方法来说,其最大的亮点是情境教学方式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即通过创设虚拟情境、再现真实和构建现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参与式热情,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哲学问题的答案。一堂课下来,迈克尔桑德尔教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能集中,形象生动的讲解、交流、激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魏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2]吴兆雪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

[3]韩欲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参与式问题教学法初探[J].社科纵横,2013(1)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2012SZ020)

(责编何田田)

(三)内容选取热点化

当前,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产生、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社会舆论最“易感”人群之一。同时,大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就业创业难、思想上有困惑等实际问题。他们关注时事政治,渴求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在社会上正确定位。针对学生们的需要,教师应该顺势而为,既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对诸如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市场导向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关心的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如中日关系、收入分配改革、城镇化、反腐败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从热点问题的分析论证中体悟,提炼出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来指导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四)讲授视角新颖化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中学阶段有的已经学习过,许多学生往往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老生常谈,提不起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其实,二者并非简单的重复,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立足于使学生“知其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侧重于系统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注重理论逻辑严谨的同时更强调彰显问题意识,即由“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课程讲授视角必须新颖化,即要站得高,讲得实,教得活,引导正确。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应保持研究对象、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稳定性,但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教学又必须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转换其教学思维视角,可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比较学、历史学、生态学等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理解和讲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下转第47页)(上接第35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多样化、新颖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师生双方共同组建的信息互动系统,是教与学信息的传输与交换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要想取得 “入耳入脑”的实效性,必须激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往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学生,而学生难以走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桑德尔教授的伦理学系列课程“公正”,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同,都是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但“公正”教学视频被传到网上,引起了一股“桑德尔热潮”。桑德尔教授课程最大特点就是课堂中从来没有过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很多方法与手段的结合。从教学手段来说,有幻灯片投影,有PowerPoint讲稿,有演示实验,有传统的粉笔板书,有视频资料等等。从教学方法来说,其最大的亮点是情境教学方式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即通过创设虚拟情境、再现真实和构建现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参与式热情,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哲学问题的答案。一堂课下来,迈克尔桑德尔教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能集中,形象生动的讲解、交流、激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魏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2]吴兆雪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

[3]韩欲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参与式问题教学法初探[J].社科纵横,2013(1)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2012SZ020)

(责编何田田)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