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会
现在许多家长和小学生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感觉语文学起来比较吃力,语文成绩也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小学语文呢?
当前,人们都感到语文教材难了,其实不然,教材改革只是把知识面拓宽了,其改革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在掌握好基础词汇、简单句型造句之后能顺理成章地应用它们去描述事物、叙述事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扩大自己的视野。这需要家长和教师明白教材编写的目的,适度地引导学生去获知课堂以外的知识,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此外有些家长和教师存在一些误区,过分强调拓展课外知识而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字、词、句练习不够扎实,造成语文知识层面这栋大楼盖不牢固,感觉越往上盖也越难。所以,家长和教师要严把基础知识质量关,让孩子把教材需要掌握的字、词、句掌握牢固,在此基础上训练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要会听,听得准确,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说”要说得清,即逐步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读”有三方面要素:①阅读方式:朗读与默读。②理解文章,即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③掌握文章脉络,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主要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经历从说到写、从读到写两个过渡,都是要通过书面语言有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事物的内在联系。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去练习,从小段落开始,然后加上所感、所想和个人观点。作文修改时采用学生先改、教师后改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一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授课当中贯穿进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这些能力,并且潜移默化地养成这几种能力锻炼的好习惯。
有些学生感觉语文学起来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感觉语文知识特别烦琐,内容比较散,什么都该学、处处是重点但又感觉总是抓不到重点,学起来特别茫然。语文知识重在积累,能力重在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去培养耐心的品质,慢慢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就能消除他们畏惧的心理,从而爱上语文。哪些方法可以呢?我们不要采取传统的学习方法,硬让学生去背、去写,而是通过先读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文章(这些文章来自课文及课外读物),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引导他们主动掌握好字词的同时,从而感知其中的情感和领悟其中的道理。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智力和认知能力还未达到较高的层次,家长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可以以比较形象的形式、游戏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去获取这些知识。
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和态度不太正确,学习语文纯粹是以学习字词为目的,感觉学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习和了解祖国的文化和历史。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和生活中与语文有关的机会去启发学生,让学生端正学习语文的态度,以获取知识和提高自己素养的平常心看待这门学科。
总之,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和家长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多用鼓励、奖励的方式去增强他们的信心,并教给他们一些正确学习方法,让他们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学生只要以端正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我认为学好语文是水到渠成的事。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留府乡小冯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