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霞
摘 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是很多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概念教学,提供丰富而典型的素材,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呈现概念间的联系,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丰富概念教学的方法,从而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理解;思维能力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事物的一般和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抓好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一、提供丰富而典型的素材,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教学是较为枯燥、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体现在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上。从认知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有价值的不仅是概念本身,而且包括在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观念与能力。
(一)创设情境,借助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学习概念。数学来自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引入概念,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熟悉的生活情境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住关键词设疑,是理解概念的点睛之笔。为使学生达到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和巩固,达到概念教学的最优化,我运用情境、问题、操作、猜想等方法,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让学生更深刻地明白概念的“来龙去脉”。如教学“图形的周长”时,我指导学生抓住理解的关键之处:只有当这个图形围满一周时,它一周的长才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样,学生理解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记忆深刻,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后面的学习之中。
(三)以问题引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以问题引入,也是概念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问:“应该选哪一个队员去发点球呢?”学生通过交流,明确了不能只关注“罚中次数”一个量,因为另一个量“罚点球总数”不完全一样,我们应该一起关注这两个量,也就是求出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总数的几分之几。小组计算后,教师又质疑:“现在能一眼看出该派谁发点球吗?”这个环节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数的意义来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生经小组研究计算,交流答案时讨论每一个通分的结果表示谁占谁的百分之几,从而总结出了百分数的意义。
二、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呈现概念间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之中,并与其他概念有着区别与联系。教师应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设计不同的环节,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体会概念间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一)“数形”结合,理解概念。利用“数形结合”,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直观的“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许多有联系的概念孤立地停留在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归类。用线段图、树形图、集合图等,可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清概念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并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达到深化概念的目的。
(二)运用变式,内化概念 。“变式”是指本质属性不变而非本质属性发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使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割、拼、摆,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通过转化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强化概念理解的环节中,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中不对应的一个高和一个底,并要求大家求出它的面积。通过交流分析,学生明确:运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相应的底和高。接下来,学生能迅速找到相应的底和高,并求出面积,还能求未知的底或高。运用变式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从而真正掌握概念。
(三)加强比较,明晰概念。对于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析,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因此,运用比较策略是小学生掌握概念的重要方法。在进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对于“分船模”的例题,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对于“分航模”,学生却感到困扰。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单位“1”的含义,它可以指一个物体,也可以指一类物体的集合体。三年级学生初学“分数的认识”时,把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上述例题都是把许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分船模的例题是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是一个物体;而分航模的例题是平均分成若干份,一份是几个物体。对于这些区别,学生要理解和运用,从而掌握概念,真正明白分数的意义。
概念的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认知过程。因此,我们要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丰富概念教学的方法,从而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康家集学区对坡小学,甘肃 临洮 7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