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其对策分析

2014-08-30 14:28李焕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4期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

李焕坤

摘要:青少年过度沉溺网络容易形成网瘾,危及身心健康。受网络信息的欺骗容易使青少年遭受犯罪侵扰,网络更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平台。应该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更应该从宏观上加强立法和网络监管,阻止其形成网瘾。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网络监管;家庭关怀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11-02

网络,作为高科技信息手段,可以更为迅速的传递各种信息,更可以大大开阔人们的视野,满足人类的知识需求。但如果利用不当,可能导致青少年沉溺网络,形成网瘾进而危及其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其走上犯罪道路。可以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好会带来极大危害,尤其是针对广大的青少年,更是要合理利用,否则后患无穷。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1.网络成瘾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谓网络成瘾,主要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完全沉溺其中,进行虚拟的交流与互动,长期脱离社会,从而导致机体和各种功能如人际交往功能等的丧失或受损的一种过度行为。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主要群体,由于抵制能力的欠缺和对事物判断能力的不足,往往导致他们很难分清是非;再加上他们大多处于青春期,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极端好奇又容易寻求刺激,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甚至网络色情恰恰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于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此步入歧途,执迷不悟。严重的网络成瘾可能导致青少年从身体上到精神上的健康状况欠佳,一般表现为精神依赖、渴望,然后发展到躯体上的依赖,比如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等。

2.不良甚至是恶意信息的欺骗与影响。部分青少年由于轻信网络中的部分虚假宣传与不良信息,误以敌为友,落入圈套,而被骗的不在少数。比如一些虚假信息,蛊惑青少年能够不劳而获、轻松赚大钱等等,致使一些青少年信以为真,荒废学业而去进行所谓的“闯天下”,而被骗入传销窝点等等。或者通过网络聊天等方式,结交一些狐朋狗友,久而久之慢慢步入歧途,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或者通过聊天认识所谓的“白马王子”然后与其见面而引狼入室的情况也频频出现。

3.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平台。众所周知,通过网络进行的犯罪往往具有数字化、虚拟化的特征。即使被发觉,也容易销毁证据,最终难以被定罪量刑。网络犯罪的这种特征往往驱使着一部分智商相对较高、精通计算机技术的青少年通过各种手段盗取银行卡密码等形式获取钱财。曾有一青少年通过网上破解别人的银行卡密码,窃取一笔钱财后,便通过网络组织一团伙以此为业,疯狂地从别人的银行卡中支取现金,然后挥霍掉,经常出入高档酒店和购物中心,直至引起警方注意。网络俨然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渠道。更有甚者,一些青少年因为缺少上网费用,从而铤而走险走上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所以网络既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手段,也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二、如何消除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究竟如何消除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甚至是危害,笔者认为应该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更应该从社会角度入手,从宏观上加强社会的立法和网络监管,阻止青少年形成网瘾。

1.加强学校生活的多样化,促使青少年抬升自信心。要想阻止青少年形成网瘾,学校应该努力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因成绩的落后而认为某学生一无是处,所以剥夺了其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或者对其故意冷落,从而使其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进而破罐子破摔,过早地被贴上问题少年的标签。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网络,不沉溺网络,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有效发挥成绩落后生的其他特长,让其在各种活动中能够有一个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从而提升其成就感,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反过来又能促进学习的进步。

2.加强家庭关怀,确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其家庭温暖。家庭作为心理的港湾,在一个人的内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尤其一些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家长,更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尤其不能经常动辄训斥、打骂,让孩子对家庭失去依赖从而沉溺网络,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里。既不能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更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发挥失常而大动干戈,应该耐下心来帮助孩子寻找失败原因,进行补救,而不是讽刺挖苦甚至故意冷落,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温暖,从而在与网友的聊天中寻找温暖,最终上当受骗。

3.加强引导和监督,避免出现监督空白或缺失。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利用网络,合理控制其上网时间,给其推荐优秀网站,而不是把网络作为孩子单纯打发时间的玩具。并且不能把电脑置于孩子自己房间,避免自控力较差的孩子长时间上网而不能自拔。另外,针对一些寄宿学生,家长应该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和交流,时刻关注学生在校动态,避免孩子因为沉溺网络或结交一些不良朋友误入歧途。另外在金钱上也不能过分溺爱孩子,给其高昂的生活费用,使其在负担学习费用之余而因大量过剩钱财而为其上网奠定基础。

4.加强网络立法和社会监管力度,规范“网吧”经营。对于阻止青少年沉溺于网吧,形成网瘾,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青少年因为网络而形成的不良习惯或弊端,世界上各国都在努力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并且十分注重立法工作,我国也不例外。早在2002年8月14日国务院就通过《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个规定已经成为规范上网行为和“网吧”建设的重要依据。当然该规定仍然存在不足,对于网络的管理仍不够到位,仍需继续完善,以保证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上网提供更好的过滤作用。对于一些不良网站应该进行有效的屏蔽,直接标注青少年不宜之类的宣传语,以阻止青少年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

[1]熊仿贤.上网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J].湖南教育,2004,(14).

[2]曾仁生.对网络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5).

[3]杨书玲.浅析中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硅谷,201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