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

2014-08-30 22:41:01刘超
考试周刊 2014年54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

刘超

摘 要: 通过重新界定和认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理论内涵,结合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综合素养,增强大学生认识和使用网络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多元的网络时代,合理地利用网络完善自我,参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生 网络素养教育

当今世界,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综合近年来网民规模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互联网发展具有从“数量”向“质量”转换、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等特点[1]。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世界已处于网络时代。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活动也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内涵

网络素养教育由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发展而来。学者们一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源于英国,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及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得到发展。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由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Leavi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Thompson)倡导并首次阐述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他们认为大众媒介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偏离传统高雅文化而走向低俗。这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学校应以系统化的课程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训练青少年抗拒这种大众媒介的文化,使其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传播学、电子媒介、网络及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大众文化的价值,开始反思对媒介强烈抵制的态度,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由训练抗拒转变为辨别能力的培养。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不是要告诉受众反对什么,而是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即教育应该培养受众解析媒介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后,媒介素养教育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和发展。学者们普遍意识到在当今社会,对媒介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认知将会影响到民主社会公民的健康发展,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出发点。网络素养教育已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面对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网络,学生要学会正确看待网络的巨大力量,了解网络的媒介特性,从而认识网络与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与公民的健康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网络对其他传统媒介的超越及其自身的风险性,极大地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促进媒介素养教育在发达国家的进一步规范,并且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就是大学生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并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意识,是一个集知识积淀、意识水平和创造能力于一体,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吸收、融合、创新与完善的能力系统[2]。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现状

由于部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缺失,在面对网络信息的泛滥时,无法掌握正确的信息,从而变得无所适从,无法辨认其中的真伪,导致网络行为和道德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较少。

高校学生将网络视为重要的信息通道,网络利用率很高。同时可以看到,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互联网使用动机的角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将与媒体接触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今天的网络多媒体功能如此强大,某些大学生热衷于接触网络媒体的娱乐节目和内容。某些大学生接触网络的第一动力是看视频、电影、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已成为某些学生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长期发展下去成为“网瘾”,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有害的。

(二)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

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应该包涵信息接触、信息检索和信息认知三个方面。据调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多大学生没有特定的搜集信息的目的和计划,他们在网上花了很多时间也没能对客观信息的访问。从信息获取的角度来看,有些学生甚至都没有登录数字图书馆获取知识的经验。从认知能力看,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大量的信息,但对这些信息背后的价值缺乏必要的了解[3]。

(三)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不够。

面对网络信息,一些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全面了解背景信息的意识。在我国,传统的大众媒体渠道管理是严格的,但非传统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尚没有形成体系,不良的信息传播极为迅速,如赌博网站、黄色网站、以暴力游戏为主的网站令人防不胜防。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信息内容很复杂,混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出现在观众面前,甚至许多有经验的成年人陷入其中都难以自拔,缺少社会经验和年龄尚小的大学生更难保证不被迷失。

(四)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信息道德和相关信息法规意识较弱。

部分学生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整篇的从网上抄袭论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加上大学生社会经验缺少,社会阅历不够,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网络媒体的规则,容易受骗。如今,网络媒体的普及,某些学生不能抵制网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成为网络经济诈骗、网络欺骗的受害者。所有这些现象表明,面对网络媒体,大学生应该具备清晰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控制能力,否则将在互联网社会中迷失方向。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平台,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重不可小觑。在互联网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方向。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的状况,笔者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对策。

(一)提高网络素养教育的认识。

网络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内容。目前学生还尚不完全理解网络素养教育,网络素养教育也远不如传统学科那样受到关注。网络素养作为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纳入高校课程设置中。目前,许多高校没有专业的教师从事专门的网络素养教育,只是开设计算机课提供技术支持。学校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强网络素养教师职业培训,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网络素养教育课。另外,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努力创造环境,营造全校重视网络素养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信息资源。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能力,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具有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培养学生网络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育平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学校图书馆在获取重要信息方面的作用,加强图书馆网站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数据库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学校应该整合图书馆、语言实验室、网络中心和其他各方资源提高使用信息资源效率,形成更高层次的信息管理机制。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的调查与研究则能更好地推测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心理状况,有助于教师和家长从问题的根本出发解决大学生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或需求,国家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进行筛选管理,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网络环境。从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网络沉迷的表现、情绪影响、传统观念等方面进行研究,帮助大学生正确确立人生目标,正确面对网络利弊。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学校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网络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以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的形式开展相关活动,学校为这些活动的发展提供便利和支持。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知识竞赛、校园DV作品竞赛、网页设计比赛、微博微信评论文章和其他形式的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互联网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潮流,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尤其是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升级换代,学校可以与相关媒体、企业和开展业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网络素养。

参考文献:

[1]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2]肖立新,陈新亮,张晓星.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4,(10):52-53.

[3]焦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1,(9):122-123.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大学生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49:58
网络时代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遵义(2018年11期)2018-06-21 03:19:06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网络时代
小说月刊(2015年10期)2015-04-23 08:51:38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