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生成,演绎魅力的科学课堂

2014-08-30 04:24薛梦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8期
关键词:方糖回形针磁力

薛梦

一、抓探究失误生成严谨执教

错误中总会有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比较深,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学生的智慧,充分展示出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们会惯性地排除万难,唯恐在教学中出现失误,然而当我们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失误”,那么这时我们就当抓住失误,让失误有所生成。

四年级上册“溶解得快与慢”研究“碾碎物质颗粒大小是否能加快物质的溶解”,教学时为学生准备了方糖,采用对比实验规范水量、水温、方糖等条件一致加以探究,但学生的探究出现了多种不同结果:1.碾碎的方糖和整块方糖溶解的速度几乎差不多。2.整块的方糖比碾碎的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甚至更快。面对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事实”悖于理论。此时如何处理这样的尴尬,刚好看到原先准备的冰糖,于是以冰糖为材料,严格控制材料,通过研磨碾碎冰糖颗粒及整块冰糖进行对比,结果为“碾碎冰糖颗粒能加快冰糖的溶解”,至此学生对之前的预测才恢复了信心。由于时间限制课堂上我与学生共同总结了结论为“对于部分物质,碾碎其物质颗粒大小能加快其溶解的速度。”课后通过研究,发现可能因为方糖结构松散,用其进行研究效果欠佳,所以研究时应该采用单晶冰糖效果明显些。而正是这失误给了我一个警醒,我们应当准备充分,严谨至教,当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失误我们应该灵活化解,努力做到严谨科学化。

二、练智慧对话生成教育机智

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的必然选择,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交流是打造高效课堂关键,我们应当充分地把握好每一次谈话,让每一次谈话有所生成。

来看顾超老师执教的“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师早有准备地抛出问题“在一块磁铁上吸上另一块磁铁,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会怎样变化?如果继续吸上磁铁,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展示各自的预测。课堂上顿时呈现了几种不同思维的碰撞——“老师,我们组觉得吸回形针的个数(磁力大小)会随增加相吸磁铁数量的倍数而成倍增加”;“我们组觉得继续增加相吸磁铁的数量,磁力大小肯定会变大的,但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块磁铁可能会把第一块磁铁的磁力吸掉点,这样它们的总磁力应该不会成倍地增加”;“我们组觉得后面增加的磁铁会把前面磁铁的磁力吸掉,这么多磁铁的磁力会相互抵消,使总的磁力反而减少。”此时顾老师也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观点,继续他的对话“如果预测增加磁铁数量磁力大小也会随之增加,那么实验操作时在第一次挂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可以怎样挂回形针?如果磁力大小是减小的,那么可以在第一次实验时挂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怎样挂回形针?”师生在又一次地对话中总结而出“实验时可以根据预测在第一块磁铁吸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直接进行适量地增、减。”此时的学生已然蠢蠢欲动,他们急切地渴求证实自己的预测,学生的主动探究,当然使他们更专注于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他们的发现也就水到渠成了。更可贵的是,经历了猜测与实测间的差异,学生的记忆是更为深入的,理解是透彻的。

三、行创新治教生成魅力教学

1.更新实验材料。合适的科学实验材料是顺利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如果我们不断创新实验材料,我们的课堂也会流光溢彩。

“热是怎样传递的”相比传统教学,浙江一位名师更新传统材料使用了“蜡烛环”完成实验探究——同等大小、厚薄均匀,学生通过在一定距离处挂上多个蜡烛环亲眼见证“热的传递”,有效地避免了因凡士林涂抹的量不等而引起的实验误差,且学生直接悬挂烛环,操作简便,实验结果更为科学严谨。

2.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当我们抓实此细节,以创新地理念设计教学,我们的课堂也会焕发无穷的魅力。

3.改变探究活动。五年级下册“用水测量时间”,“如何证实‘水流的速度是变化的呢”教材原探究活动难度较大,既要考量学生的科学操作、小组合作的规范,又要考量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所以课堂上重新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探究活动:两个一样的塑料瓶,在相同位置,用工字钉扎一个大小相同的孔。往瓶子里分别倒入小半瓶、和大半瓶的水,同时拔下工字钉,观察现象。活动中,学生能明显看到水位高的瓶子,流出来的水流急,轻而易举地“看到”了水流速度的变化。通过进一步追问,学生还能总结获得:水流的快慢与水位的高低有关系,水位高,水流出速度快。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方糖回形针磁力
磁力文件夹
磁力珠
制作磁力小车
磁力不怕水
蚂蚁星来的顾客
漂浮的回形针
火烧方糖
火烧方糖
自己挂住的回形针
双别回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