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学院三系,江苏宿迁223800)
(宿迁学院三系,江苏宿迁22380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深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意义都非常重大。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办学时间不长,理论和实践知识积累不足,往往对于其办学特色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高校;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即高等职业教育孕育而生。它不等同于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原有的高等教育,也不等同于过去一味强调动手能力的中等职业教育,而是秉承了两者的优势,是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完美结合。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政策之一。仅仅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各地先后创办起来的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且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其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导灵魂,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由于所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不同的地区特色,每一所优秀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办学特色,这样才能在高等职业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教育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特色一般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特点等,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或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也正是体现了事物的特色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一般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优质风貌。狭义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仅仅是指其结合自身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学校优势和办学传统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办学风貌和发展方式;广义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一般包括其类型特色——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层次特色——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层次(高等性)以及个性特色——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高等职业院校个性特色包括大学精神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办学主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特色、教学特色、人才素质特色(专业特色)、服务管理特色、教师科研特色、校企合作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和学生就业特色等许多方面。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特色,还要有鲜明的在具有一般高等职业院校共性基础上含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在宏观层面上是指区别于其他同类院校的整体办学特征或文化特征;在中观层面上是指学院某一领域的个性风貌;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学院某一方面的独到之处。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或哪一层面,都要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作为特色项目都要有丰富的内在品格和特质[1]。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最终都归结为学校独有的优质的育人环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是高质量高水平办学的重要支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精华所在,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质量的保证。
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一就是对于其办学特色的深入研究。历史证明,无论任何一种类型层次的教育形式都必然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发展的历史不长,教学理论以及配套硬件设施都先天不足,所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就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形成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办学特色来求生存谋发展。如果一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特色很不鲜明,不具有比一般高等教育院校更多的特色和优势,就会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有必要,通过对办学特色的深入研究,可以大大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研究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迫切要求。目前,办学特色已被我国国家教育部纳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系统,作为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办学特色是一种无形的实力,它直接影响着一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我国自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的竞争和就业岗位的竞争,其核心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看各大高等院校能否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不可替代的、理论和实践能很好结合起来的全方面人才。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准确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经费的投入、管理模式、课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全方位地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办学服务方向的地方性。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实时地调整办学结构,针对地方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才能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为地方经济的腾飞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只有牢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才能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植根于地方的优越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服务的地方性首先体现在为农村、乡镇企业、城市中小型企业积极地培养和输送全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发展乡镇企业和城市建设急需的大量的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人才缺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着乡镇企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
2.办学性质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常规建设之一就是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到直接的作用,所以必须得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和市场经济密不可分,专业设置必须把为市场经济服务这个方向作为立足点,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着手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时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数量以及规格,做到对人才的需求心中有数。比如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连续多年按照上述方式设置了5系2部,开设了18个专业,如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等,涵盖了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等五大学科门类,成长为一所以建筑、财经类专业为龙头、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3.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适应性。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决定了它在专业设置上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以拓宽专业口径,切实地抓好老专业的改进和新专业的创办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也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既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也有别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层次全方面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哪种人才是由市场需要哪种人才来决定的,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在专业发展上,也不能盲目地开设各种专业,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作出科学的人才预测,把握住专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
4.办学模式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想与社会、经济接轨和双向交流,培养学生扎实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适应能力,有利于院校的创收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面向经济市场,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坚持走教学、科研、实习、生产、经营、服务为一体的办学路子,使其中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结合且高效运行的一个整体[2]。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是以职业为主体,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专业技能和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本领,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各种企事业单位建立多种联办的关系,广开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社会的各项教育资源来培养学生。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还要积极地建立高质量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迫切地需要建立比普通的高等院校更具有实践特色的实验基地。这样的实验基地应该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需要,其实践设备设施及技术水平要有示范性,同时要具有人才、社会和经济效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不仅要具有校内实习基地,也要建立一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
5.办学形式的多样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层次的多样性、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办学主体的多样性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几个方面[3]。它首先体现在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需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分流,在绝大多数地区要坚持把层次重点放在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上;其次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高度重视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形式多样的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目标很专一,时间相对很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需求。以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在办学过程中,秉承“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与鱼化龙教育集团所属高校紧密协作,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该院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式办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推行一专多能、多证并举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院根据社会及学生对学历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在办学机制不变的基础上,分别和南京审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专转本形式的本科教育。学生在入校后,先经过大学专科课程的学习,符合条件的可按照联合办学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继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毕业后,除了取得大专毕业证书文凭之外,还可以取得联合办学学院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
[1]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N].中国教育报,2001-10-01(3).
[2]聂嘉恩.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之探索[D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3]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新形势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探究
刘梅
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174-03
刘梅(1982-),女,江苏宿迁,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