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羊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与鉴定

2014-08-30 00:04金铎林家琪董真等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离鉴定

金铎+林家琪+董真等

摘要:2013年4月,扬州大学动物医院畜禽门诊接诊一例山羊急性死亡的病例,对其进行剖检,无菌恒温厌氧分离培养,纯化鉴别,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结果表明为产气荚膜梭菌,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05-02

产气荚膜梭菌旧名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杆菌,根据致死性毒素与其抗毒素的中和试验,将此菌分为A、B、C、D、E 5个类型,以菌体抗原进行血清型分类意义不大,菌体抗原与毒素分型之间没有明显关系,毒素至少已经发现15种,其中α、β、ε、ι、δ、θ、κ、λ、μ、υ、CPE、其他毒素、神经氨酸酶等。A型、C型、D型的某些菌株可以产生肠毒素,A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引起动物的气性坏疽,牛、羔羊、新生羊驼、驯鹿、仔猪、家兔的肠毒血症,B型菌主要引起羔羊痢疾,还可以引起犊牛、羔羊、山羊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C型菌是绵羊猝狙的病原。D型、E型菌也是导致牛羊肠毒血症和猪的腹泻[1]。笔者结合相关知识,将一例羊源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病例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2013年4月,江苏某养殖户饲养的240多只母山羊陆续产羔,羔羊在产后24~48 h开始出现剧烈腹泻,拉水样黑色稀粪,虚弱,随后死亡,死亡率达60%。剖检后发现病死羊羔严重脱水,真胃和大肠内容物呈糊状,小肠壁变薄,或黄或黑,透明,充满空气,部分肠道黏膜充血,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肝脏肿大。疑似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需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测。

1.2 细菌分离

取山羊的肠道、肝脏、脾脏、肾脏等病变组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在37℃条件下用烛缸厌氧培养24 h。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挑取血平板上的单个菌落,用鲜血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进行鉴别培养。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1.3 生化试验

利用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操作方法与判定标准参照该公司操作方法与标准)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生化指标测定,牛乳发酵活性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分离

取山羊的病变组织(肺脏)在无菌环境下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中,37 ℃条件培养24 h后出现圆形光滑、隆起、淡黄色的菌落。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出现明显的双溶血环,内环为完全溶血,外围为不完全溶血环。经过纯化培养,麦康凯琼脂板上没有菌落生长。经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菌体为直杆状,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2.2 生化试验结果

分离菌接种在生化反应管后于37℃培养24h后,取出观察,分离细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等,牛乳发酵活性试验呈阳性。结合剖检症状,确定为产气荚膜棱菌感染。

3 讨 论

该病例羊的肠道出现明显卡他性渗出并伴有出血症状,肝脏和肾脏有坏死灶。分离菌株为直杆状,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的革兰氏阳性细菌,芽孢大而卵圆。通过生化试验检验,与产气荚膜梭菌的生化反应结果一致,从而证明分离菌是产气荚膜梭菌。该病例的死亡率较高,对羊群危害较大。该病的防治重在饲养管理,保持环境,温湿度稳定。平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舍内粪便,定期用生石灰、百毒杀等消毒。不要突然更换饲料,平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以调节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平衡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效果[3]。加强对畜舍环境和粪便内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和监控有利于该病的防控,对暴发过该病的地区,需要掌握其流行形势以便于采取合理防治措施[4]。该疾病发展太快,治疗一般效果不明显。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预防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等,可用三联菌苗和五联菌苗进行免疫防治。

由于产气荚膜梭菌病常呈急性散发,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时一般遵循强心补液、解毒、镇静、调理肠胃的原则, 进行对症治疗;给予抗生素等药物, 如青霉素、四环素等,值得注意的是,磺胺嘧啶和多黏菌素类药物对产气荚膜梭菌没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的细菌却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应用这两类药物治疗产气荚膜梭菌往往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采用同型的高免血清治疗, 可收到一定的效果。在中药治疗方面,一般用能增加胃肠蠕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阻止瘟疫热毒进入机体的中药, 如黄芩黄连解毒汤加减, 煎水灌服, 每天2次,连用3~5 d, 可收到良好的效果[6]。临床上,产气荚膜梭菌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如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7],在诊断和治疗的时候应格外注意,不仅要针对单一病原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也要注意可能的继发感染。

产气荚膜梭菌是羊肠道内正常菌,正常情况下数量有限,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当或疫苗免疫失败等有关,如长期阴雨潮湿饲喂精料过多粗纤维含量较少,致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产气荚膜梭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使机体发病产气荚膜梭菌有不同的血清型[8],确诊该病应依靠实验室诊断血清型鉴定,否则可能导致误诊。

参考文献:

[1] 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张红英,卢中华,杨 霞,等. 我国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特点[J]. 中国畜牧兽医,2004(1):39-41.

[3] 李长安,王正园,常顺兰. 牛魏氏梭菌病概述[J]. 畜牧兽医杂志,2012(6):48-49,52.

[4] 郑晓丽,窦贤明,胡道俊,等. 湖北襄阳地区规模化牛场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和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3):4893-4895.

[5] 陈天寿. 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 郑晓丽,窦贤明,胡道俊,等. 产气荚膜梭菌对养牛业的危害及其防制[J]. 中国畜牧兽医,2010(8):211-214.

[7]盛卫东. 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13(2):173.

[8]梁淑珍,徐明举. 山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的诊治[J]. 畜牧与兽医,2011(11):72-73.

猜你喜欢
分离鉴定
刑事庭审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离观”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古籍版本鉴定
浅议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的主要职责
青铜器鉴定与修复初探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鉴定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