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思考——译者本土化意识培养

2014-08-30 02:38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本土化外语全球化

刘 岚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0 引言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该描述明确了“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培养目标,对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有借鉴意义。目前,国内高校已达成共识,外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与全球化意识。但是认为“国际化”就是全盘西化、外语人才培养就是单方面的吸收外来语言与文化的思想是对该理念的误读。要防止这种外语教学中一边倒的倾向,就要努力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具体到翻译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培养既具全球化视野又具本土化意识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梳理译者本土化意识的定义及与其相似、相关概念的关系,借此来探讨其培养的重要性与途径。以下主要是对译者的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译者主体性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对概念关系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1 译者本土化意识思考

1.1 译者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

本土化意识与本地化翻译都与英文localization有关,但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因此这里用本土化和本地化加以区分。前者指的是与翻译的全球化相对应的概念,翻译的全球化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导致全球文化一体化,不利于译者本土文化和多元文化氛围的保持,使全球文化呈现西方主导文化占优势的单一化和标准化,保持译者的本土化意识,即要保持翻译的民族个性;后者指的是 “跨国公司将特定产品转化成语言和文化都符合不同市场需要的产品的完整过程”(李广荣,2012),2007年本地化工业标准协会(LISA)将后者定义为“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市场中出现的差异的过程”。本地化翻译的过程,即“在本地化语境下,专业翻译人才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项目管理技术进行的复杂的专业性强的翻译活动”(ibid)。

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本土化与本地化两者所指范畴不同,前者指翻译过程中,译者为避免全球化带来的弊端而要努力保持的民族性,而后者指的是一系列对全球化的产品的语言及文化进行适应本地市场的再包装的语言服务。也就是说,本地化作为译者的一种意识,往往寓于本地化翻译之中。本地化翻译要求译者既要有放眼全球的开阔眼界,又要有着眼当地的本土化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地化翻译离不开本土化意识,本土化意识也需要本地化翻译的土壤。

2 译者本土化意识与译者主体性

既然译者的本土化意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要努力保持的民族性,需要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它与译者的主体性又有怎样的关系的?

20世纪7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给西方翻译研究吹来了新风,译者主体性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翻译理论强调的原著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译者也从受制于原著与作者的“画家”,“媒婆”,Prometheus和“翻译机器”等的形象等(屠国元,肖锦银,1998,30-31)走向“叛逆”的对原文“占有”与“摆布”的主导地位。不可否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其翻译目的,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主体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其自身因素,如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价值观、情感、意志等的影响。因此,屠国元(2003)译者主体性定义为 “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和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

从以上定义来看,译者主体性强调翻译要“满足译入语文化”,而这一点也是本土化意识的出发点。译者主体性的涵盖范围比本土化意识要更广泛,译者的本土化意识只是译者主体性当中受本土语言体系与文化影响的那一部分主观能动性,也是最具名族性的一部分。

3 译者本土化意识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既然译者的本土化意识强调克服强势文化的冲击而保持翻译的民族性,那么这就意味着译者要保持一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提出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本质的信念信心。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互为基础,相互相成。没有文化自觉就不会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难以形成真正的文化自觉,从而难以达到真正的文化自强”。

译者作为翻译这个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执行者,一方面担负着将外国文化译介到本国的任务,一方面又承担着向世界传播本国文化的使命。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要谨防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自弃,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弱化;另一种是自大自傲,对待外来文化全面排斥。一些译者,谈到先进文化言必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严重不足;一些译者缺乏民族文化经典常识的认知;一些学生缺乏对国家发展的自信;还有一些缺乏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文化宗主国意识和民族主义意识较强,缺少对外国先进文化价值的合理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长期偏重单向介绍外国文化,忽视介绍本土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本,扩大知识面,很少进一步探究产生文化差异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一直以来致力于积极学习外语语言技能和外国文化,以力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融入世界,人们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自鸣得意,却不在意母语表达上的辞不达意、语无伦次,导致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译者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外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即提高其在翻译过程中的本土化意识。

4 结语

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国内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永恒追求(张美玲,2010)。作为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培养环境,更离不开本土化意识的构建。只有在对本土语言与文化足够重视的基础上,培养外语人才的全球化思维与全球化视野,才能担负起国际交流的使命,具备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1]李广荣.国外“本地化”翻译研究学术话语的构建[J].上海翻译,2012(1):14-18.

[2]屠国元,肖锦银.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J].中国翻译,1998(2):28-31.

[3]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解释[J].中国翻译,2003(6):6-9.

[4]张美玲.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时代特质与培养机制[J].西北人口,2010(2):113-118.

猜你喜欢
本土化外语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