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手术的影响

2014-08-29 15:54王磊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4期

王磊娜

【摘要】 目的 对腹部纵横切口二次剖宫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评估何种手术方式更为安全。方法 择期二次剖宫产患者142例, 其中腹部纵切口组(A组71例), 腹部横切口组(B组71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均采用原手术切口, 进入腹腔后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指标:腹腔粘连程度、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的影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才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 腹部纵切口;横切口;二次剖宫

目前, 随着剖宫产及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 剖宫产术大大降低了母婴的病死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在解决困难的阴道分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 各种原因导致剖官产率居高不下, 大多数医院报道大约在40%~60% , 部分医院甚至达到70%~80%, 导致二次剖宫产率也呈上升趋势[1]。如何选择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 减少远期并发症已成为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分析本院的两种不同腹壁切口的二次剖宫产病例, 比较其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的二次剖官产病例142例:年龄25~35岁, 平均年龄30.4岁;孕周37~40周;孕次2~3次;二次剖官产距首次剖宫产最短2年, 最长10年;首次剖宫产之前无腹部手术史, 均为常规子宫下段剖官产术;二次剖宫产指征为瘢痕子宫, 均未试产。按原手术腹壁切口不同分成两组:A组首次剖宫产行腹壁纵切口71例;B组首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7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满意。

1. 3 手术方式及观察指标 A组切除原纵形瘢痕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B组切除原横形瘢痕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根据两组的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来分析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min), 手术总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及切口愈合情况。

1. 4 判断标准 腹腔粘连程度分四类:①无粘连;② 轻度粘连:子宫原瘢痕处与临近组织膜性粘连;③中度粘连:膀胱或腹膜与子宫广泛粘连;④重度粘连:肠管或膀胱与子宫严重粘连 [2]。用面积法估计出血量:以15 cm×20 cm纱布吸血量为10 ml计算。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切口处瘢痕与子宫肌层均匀一致为愈合良好, 较正常肌层薄为愈合不良。

1.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切口愈合情况,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 2 对中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 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选用腹壁纵切口是传统方式, 而腹部横切口由于术后瘢痕纤细、恢复快等原因是近年来多采用的方式,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的直线上升, 针对再次妊娠需要二次剖宫产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而且不同腹壁切口方式的远期并发症及对再次手术的影响也逐渐呈现, 这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 回顾第1次手术需要的手术方式问题。如何选择首次剖官产的腹壁切口方式, 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问题。

临床过程中发现首次剖宫产选择腹部横切口时易致中、重度粘连发生率高, 导致二次剖宫产开腹困难, 有时甚至需要切断腹直肌才能进腹, 损伤较大, 出血较多, 而且延长切口不容易, 对于二次妇科肿瘤手术也增加难度。而下腹壁纵切口进腹时对腹直肌损失小, 导致粘连率低, 进腹容易, 出血少, 且延长切口方便, 对于二次剖宫产或者是二次妇科肿瘤手术也提供方便。

本研究中对于无腹腔粘连及轻度腹腔粘连的患者, 腹部纵切口二次手术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都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多, 而切口愈合情况却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差。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说明在这些患者中腹部横切口对比腹部纵切口对二次手术的患者对比来说更简短手术时间, 术后恢复更快, 切口愈合更好。本研究中对于中度和重度腹腔粘连的患者, 腹部纵切口二次手术的总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都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腹部纵切口愈合情况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差, 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这些患者中腹部纵切口对比腹部横切口对二次手术的患者对比来说总手术时间短, 娩出胎儿时间快, 尤其在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急需要手术患者, 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而且术中出血量少, 对产妇术后康复也有帮助[3]。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对有可能再次、二次或更多次手术的孕妇, 在行第1次剖宫产术之前, 应该充分做好医患沟通, 告知腹壁两种切口的利弊。在基层医院, 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对于二次手术中、重度粘连的发生率高, 本研究中大部分中、重度粘连第1次手术均来自基层医院, 占95.7%(67/70)。因此第1次剖宫产尽量选择腹部纵切口, 这样对于二次手术提供便利条件, 手术操作安全性大, 并发症少, 不易造成脏器损伤, 而且胎儿娩出容易, 新生儿窒息率低, 也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在市二级以上医院, 条件设备都很健全的医院, 因技术水平、器械设备良好的情况, 对于二次手术中、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低的情况下, 第1次剖宫产选择腹部横切口, 可以即达到美观, 又达到二次手术也风险低、安全的情况, 也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红丽, 蒋年志.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观察及护理.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1):100-102.

[2] 姜翠玲. 149例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7):15-16.

[3] 夷玲, 陶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9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44(8):566-569.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

【摘要】 目的 对腹部纵横切口二次剖宫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评估何种手术方式更为安全。方法 择期二次剖宫产患者142例, 其中腹部纵切口组(A组71例), 腹部横切口组(B组71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均采用原手术切口, 进入腹腔后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指标:腹腔粘连程度、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的影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才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 腹部纵切口;横切口;二次剖宫

目前, 随着剖宫产及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 剖宫产术大大降低了母婴的病死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在解决困难的阴道分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 各种原因导致剖官产率居高不下, 大多数医院报道大约在40%~60% , 部分医院甚至达到70%~80%, 导致二次剖宫产率也呈上升趋势[1]。如何选择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 减少远期并发症已成为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分析本院的两种不同腹壁切口的二次剖宫产病例, 比较其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的二次剖官产病例142例:年龄25~35岁, 平均年龄30.4岁;孕周37~40周;孕次2~3次;二次剖官产距首次剖宫产最短2年, 最长10年;首次剖宫产之前无腹部手术史, 均为常规子宫下段剖官产术;二次剖宫产指征为瘢痕子宫, 均未试产。按原手术腹壁切口不同分成两组:A组首次剖宫产行腹壁纵切口71例;B组首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7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满意。

1. 3 手术方式及观察指标 A组切除原纵形瘢痕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B组切除原横形瘢痕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根据两组的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来分析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min), 手术总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及切口愈合情况。

1. 4 判断标准 腹腔粘连程度分四类:①无粘连;② 轻度粘连:子宫原瘢痕处与临近组织膜性粘连;③中度粘连:膀胱或腹膜与子宫广泛粘连;④重度粘连:肠管或膀胱与子宫严重粘连 [2]。用面积法估计出血量:以15 cm×20 cm纱布吸血量为10 ml计算。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切口处瘢痕与子宫肌层均匀一致为愈合良好, 较正常肌层薄为愈合不良。

1.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切口愈合情况,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 2 对中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 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选用腹壁纵切口是传统方式, 而腹部横切口由于术后瘢痕纤细、恢复快等原因是近年来多采用的方式,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的直线上升, 针对再次妊娠需要二次剖宫产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而且不同腹壁切口方式的远期并发症及对再次手术的影响也逐渐呈现, 这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 回顾第1次手术需要的手术方式问题。如何选择首次剖官产的腹壁切口方式, 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问题。

临床过程中发现首次剖宫产选择腹部横切口时易致中、重度粘连发生率高, 导致二次剖宫产开腹困难, 有时甚至需要切断腹直肌才能进腹, 损伤较大, 出血较多, 而且延长切口不容易, 对于二次妇科肿瘤手术也增加难度。而下腹壁纵切口进腹时对腹直肌损失小, 导致粘连率低, 进腹容易, 出血少, 且延长切口方便, 对于二次剖宫产或者是二次妇科肿瘤手术也提供方便。

本研究中对于无腹腔粘连及轻度腹腔粘连的患者, 腹部纵切口二次手术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都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多, 而切口愈合情况却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差。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说明在这些患者中腹部横切口对比腹部纵切口对二次手术的患者对比来说更简短手术时间, 术后恢复更快, 切口愈合更好。本研究中对于中度和重度腹腔粘连的患者, 腹部纵切口二次手术的总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都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腹部纵切口愈合情况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差, 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这些患者中腹部纵切口对比腹部横切口对二次手术的患者对比来说总手术时间短, 娩出胎儿时间快, 尤其在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急需要手术患者, 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而且术中出血量少, 对产妇术后康复也有帮助[3]。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对有可能再次、二次或更多次手术的孕妇, 在行第1次剖宫产术之前, 应该充分做好医患沟通, 告知腹壁两种切口的利弊。在基层医院, 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对于二次手术中、重度粘连的发生率高, 本研究中大部分中、重度粘连第1次手术均来自基层医院, 占95.7%(67/70)。因此第1次剖宫产尽量选择腹部纵切口, 这样对于二次手术提供便利条件, 手术操作安全性大, 并发症少, 不易造成脏器损伤, 而且胎儿娩出容易, 新生儿窒息率低, 也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在市二级以上医院, 条件设备都很健全的医院, 因技术水平、器械设备良好的情况, 对于二次手术中、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低的情况下, 第1次剖宫产选择腹部横切口, 可以即达到美观, 又达到二次手术也风险低、安全的情况, 也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红丽, 蒋年志.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观察及护理.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1):100-102.

[2] 姜翠玲. 149例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7):15-16.

[3] 夷玲, 陶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9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44(8):566-569.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

【摘要】 目的 对腹部纵横切口二次剖宫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评估何种手术方式更为安全。方法 择期二次剖宫产患者142例, 其中腹部纵切口组(A组71例), 腹部横切口组(B组71例)。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均采用原手术切口, 进入腹腔后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指标:腹腔粘连程度、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的影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才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 腹部纵切口;横切口;二次剖宫

目前, 随着剖宫产及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 剖宫产术大大降低了母婴的病死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在解决困难的阴道分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 各种原因导致剖官产率居高不下, 大多数医院报道大约在40%~60% , 部分医院甚至达到70%~80%, 导致二次剖宫产率也呈上升趋势[1]。如何选择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 减少远期并发症已成为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分析本院的两种不同腹壁切口的二次剖宫产病例, 比较其对再次手术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的二次剖官产病例142例:年龄25~35岁, 平均年龄30.4岁;孕周37~40周;孕次2~3次;二次剖官产距首次剖宫产最短2年, 最长10年;首次剖宫产之前无腹部手术史, 均为常规子宫下段剖官产术;二次剖宫产指征为瘢痕子宫, 均未试产。按原手术腹壁切口不同分成两组:A组首次剖宫产行腹壁纵切口71例;B组首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7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满意。

1. 3 手术方式及观察指标 A组切除原纵形瘢痕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B组切除原横形瘢痕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根据两组的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来分析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min), 手术总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及切口愈合情况。

1. 4 判断标准 腹腔粘连程度分四类:①无粘连;② 轻度粘连:子宫原瘢痕处与临近组织膜性粘连;③中度粘连:膀胱或腹膜与子宫广泛粘连;④重度粘连:肠管或膀胱与子宫严重粘连 [2]。用面积法估计出血量:以15 cm×20 cm纱布吸血量为10 ml计算。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切口处瘢痕与子宫肌层均匀一致为愈合良好, 较正常肌层薄为愈合不良。

1.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对无或轻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切口愈合情况,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 2 对中或重度腹腔粘连患者, A组与B组对比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 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选用腹壁纵切口是传统方式, 而腹部横切口由于术后瘢痕纤细、恢复快等原因是近年来多采用的方式,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的直线上升, 针对再次妊娠需要二次剖宫产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而且不同腹壁切口方式的远期并发症及对再次手术的影响也逐渐呈现, 这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 回顾第1次手术需要的手术方式问题。如何选择首次剖官产的腹壁切口方式, 已成为目前关注的问题。

临床过程中发现首次剖宫产选择腹部横切口时易致中、重度粘连发生率高, 导致二次剖宫产开腹困难, 有时甚至需要切断腹直肌才能进腹, 损伤较大, 出血较多, 而且延长切口不容易, 对于二次妇科肿瘤手术也增加难度。而下腹壁纵切口进腹时对腹直肌损失小, 导致粘连率低, 进腹容易, 出血少, 且延长切口方便, 对于二次剖宫产或者是二次妇科肿瘤手术也提供方便。

本研究中对于无腹腔粘连及轻度腹腔粘连的患者, 腹部纵切口二次手术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都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多, 而切口愈合情况却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差。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说明在这些患者中腹部横切口对比腹部纵切口对二次手术的患者对比来说更简短手术时间, 术后恢复更快, 切口愈合更好。本研究中对于中度和重度腹腔粘连的患者, 腹部纵切口二次手术的总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都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腹部纵切口愈合情况比腹部横切口二次手术的患者差, 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这些患者中腹部纵切口对比腹部横切口对二次手术的患者对比来说总手术时间短, 娩出胎儿时间快, 尤其在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急需要手术患者, 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而且术中出血量少, 对产妇术后康复也有帮助[3]。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对有可能再次、二次或更多次手术的孕妇, 在行第1次剖宫产术之前, 应该充分做好医患沟通, 告知腹壁两种切口的利弊。在基层医院, 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对于二次手术中、重度粘连的发生率高, 本研究中大部分中、重度粘连第1次手术均来自基层医院, 占95.7%(67/70)。因此第1次剖宫产尽量选择腹部纵切口, 这样对于二次手术提供便利条件, 手术操作安全性大, 并发症少, 不易造成脏器损伤, 而且胎儿娩出容易, 新生儿窒息率低, 也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在市二级以上医院, 条件设备都很健全的医院, 因技术水平、器械设备良好的情况, 对于二次手术中、重度粘连的发生率低的情况下, 第1次剖宫产选择腹部横切口, 可以即达到美观, 又达到二次手术也风险低、安全的情况, 也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红丽, 蒋年志.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观察及护理.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1):100-102.

[2] 姜翠玲. 149例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7):15-16.

[3] 夷玲, 陶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9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44(8):566-569.

[收稿日期:2014-0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