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对比

2014-08-29 15:41张海洋厉冰杨玉兵宋展王张海洋厉冰杨玉兵宋展王耿泽耿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

张海洋 厉冰 杨玉兵 宋展 王张海洋 厉冰 杨玉兵 宋展 王耿泽耿泽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方法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9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则予以开腹手术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1周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显示研究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特点, 具有较高安全性, 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在胆管梗阻基础上, 因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严重胆道感染疾病, 属于腹部外科一种危急重症。本文选取9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龄32~75岁, 平均年龄(58.5±3.6)岁。患者均存在多年胆管炎发作史, 由B超或CT检查确诊。两种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均属于急诊入院, 自入院起则实施血常规、凝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及胸片检查, 且采取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插管。手术后患者均接受抗炎、补液、利胆及护肝等方法治疗, 按照实际情况通过鼻胆管实施胆道冲洗。患者体温降低, 血象保持正常、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予以胆道探查取石术。术中尽可能将结石全部取出, 若肝内结石较多, 经一次操作后并未取净, 则置入T管引流, 术后通过胆道镜再次取石。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方法治疗, 术中尽可能量取净结石, 完成手术后置入T管引流[1]。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两组患者实验室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研究组无切口感染患者, 对照组则有4例发生切口感染, 发生率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3例(6.7%), 对照组15例(33.3%),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残石率3例(6.7%), 对照组4例(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两组患者术后1周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论

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外科治疗时,需尽量除去病灶, 结石完全去除, 解除狭窄, 通畅胆流, 避免胆道感染。胆总管切开往往只会对胆管远端梗阻进行解除, 无法满足高位胆管梗阻实际治疗所需, 若需解除肝内胆管梗阻需予以足够左右肝管探查情况, 结石取出。所以手术过程中, 术中胆道镜具有较为明显价值[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于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 导致感染性休克乃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症状,存在极高死亡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往往发展较为快速, 死亡率达到33.6%, 尽可能及早胆道减压引流, 是有效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根据患者不同病程予以合理手术时机,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确诊AOCS患者, 术前需动态观察持续24 h,若存在休克和(或)精神症状前需予以手术治疗, 治疗时间越早所得到效果也更为明显。已发生休克患者不可着急实施手术治疗[3], 应先进行积极抗休克治疗, 保护脏器功能、抗感染治疗,病情一旦稳定或好转,是施行胆道减压引流手术的适宜时机,但有时为避免延误抢救的良好时机,也应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进行急诊手术。对于有反复多次胆道手术史及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的,不应因其病情复杂,过分强调术前准备,而延误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 李峰, 肖帅, 周筱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三镜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 2010,16(7):771-773.

[2] 赵卫东, 李伟, 张威庆, 等.急诊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48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1,51(7):72-73.

[3] 庄东海.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2,52(45):67-68.

[收稿日期:2014-04-1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方法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9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则予以开腹手术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1周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显示研究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特点, 具有较高安全性, 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在胆管梗阻基础上, 因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严重胆道感染疾病, 属于腹部外科一种危急重症。本文选取9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龄32~75岁, 平均年龄(58.5±3.6)岁。患者均存在多年胆管炎发作史, 由B超或CT检查确诊。两种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均属于急诊入院, 自入院起则实施血常规、凝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及胸片检查, 且采取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插管。手术后患者均接受抗炎、补液、利胆及护肝等方法治疗, 按照实际情况通过鼻胆管实施胆道冲洗。患者体温降低, 血象保持正常、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予以胆道探查取石术。术中尽可能将结石全部取出, 若肝内结石较多, 经一次操作后并未取净, 则置入T管引流, 术后通过胆道镜再次取石。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方法治疗, 术中尽可能量取净结石, 完成手术后置入T管引流[1]。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两组患者实验室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研究组无切口感染患者, 对照组则有4例发生切口感染, 发生率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3例(6.7%), 对照组15例(33.3%),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残石率3例(6.7%), 对照组4例(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两组患者术后1周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论

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外科治疗时,需尽量除去病灶, 结石完全去除, 解除狭窄, 通畅胆流, 避免胆道感染。胆总管切开往往只会对胆管远端梗阻进行解除, 无法满足高位胆管梗阻实际治疗所需, 若需解除肝内胆管梗阻需予以足够左右肝管探查情况, 结石取出。所以手术过程中, 术中胆道镜具有较为明显价值[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于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 导致感染性休克乃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症状,存在极高死亡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往往发展较为快速, 死亡率达到33.6%, 尽可能及早胆道减压引流, 是有效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根据患者不同病程予以合理手术时机,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确诊AOCS患者, 术前需动态观察持续24 h,若存在休克和(或)精神症状前需予以手术治疗, 治疗时间越早所得到效果也更为明显。已发生休克患者不可着急实施手术治疗[3], 应先进行积极抗休克治疗, 保护脏器功能、抗感染治疗,病情一旦稳定或好转,是施行胆道减压引流手术的适宜时机,但有时为避免延误抢救的良好时机,也应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进行急诊手术。对于有反复多次胆道手术史及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的,不应因其病情复杂,过分强调术前准备,而延误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 李峰, 肖帅, 周筱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三镜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 2010,16(7):771-773.

[2] 赵卫东, 李伟, 张威庆, 等.急诊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48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1,51(7):72-73.

[3] 庄东海.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2,52(45):67-68.

[收稿日期:2014-04-1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比较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方法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9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则予以开腹手术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 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1周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显示研究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特点, 具有较高安全性, 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在胆管梗阻基础上, 因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严重胆道感染疾病, 属于腹部外科一种危急重症。本文选取9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9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 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5例, 均符合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龄32~75岁, 平均年龄(58.5±3.6)岁。患者均存在多年胆管炎发作史, 由B超或CT检查确诊。两种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组患者均属于急诊入院, 自入院起则实施血常规、凝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及胸片检查, 且采取鼻胆管引流术进行插管。手术后患者均接受抗炎、补液、利胆及护肝等方法治疗, 按照实际情况通过鼻胆管实施胆道冲洗。患者体温降低, 血象保持正常、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予以胆道探查取石术。术中尽可能将结石全部取出, 若肝内结石较多, 经一次操作后并未取净, 则置入T管引流, 术后通过胆道镜再次取石。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方法治疗, 术中尽可能量取净结石, 完成手术后置入T管引流[1]。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两组患者实验室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研究组无切口感染患者, 对照组则有4例发生切口感染, 发生率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3例(6.7%), 对照组15例(33.3%),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残石率3例(6.7%), 对照组4例(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两组患者术后1周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论

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外科治疗时,需尽量除去病灶, 结石完全去除, 解除狭窄, 通畅胆流, 避免胆道感染。胆总管切开往往只会对胆管远端梗阻进行解除, 无法满足高位胆管梗阻实际治疗所需, 若需解除肝内胆管梗阻需予以足够左右肝管探查情况, 结石取出。所以手术过程中, 术中胆道镜具有较为明显价值[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于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症, 导致感染性休克乃至多器官功能不全及衰竭症状,存在极高死亡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往往发展较为快速, 死亡率达到33.6%, 尽可能及早胆道减压引流, 是有效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根据患者不同病程予以合理手术时机,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确诊AOCS患者, 术前需动态观察持续24 h,若存在休克和(或)精神症状前需予以手术治疗, 治疗时间越早所得到效果也更为明显。已发生休克患者不可着急实施手术治疗[3], 应先进行积极抗休克治疗, 保护脏器功能、抗感染治疗,病情一旦稳定或好转,是施行胆道减压引流手术的适宜时机,但有时为避免延误抢救的良好时机,也应在抗休克、抗感染的同时进行急诊手术。对于有反复多次胆道手术史及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病变的,不应因其病情复杂,过分强调术前准备,而延误手术时机。

参考文献

[1] 李峰, 肖帅, 周筱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三镜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内镜杂志, 2010,16(7):771-773.

[2] 赵卫东, 李伟, 张威庆, 等.急诊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48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1,51(7):72-73.

[3] 庄东海.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2,52(45):67-68.

[收稿日期:2014-0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