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顺芳
(宜兴 214221)
“花货”又称为花塑器,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花货”是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的造型。例如,人们将松、竹、梅等形象制成了各种各样的树桩形造型,这种壶艺造型“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花货”不仅具有适度的艺术夸张性,又着意于潇洒的风格。例如,以松、竹、梅为装饰题材的壶艺,劲松的刻划呈现出枝干劲拔、针叶挺秀、气势铿锵的特点;秀竹则娴静有致、俊逸潇洒;冬梅的主干苍劲,寒中独俏,素枝闲花,以简为主,达到疏中见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气息的艺术效果。这些形形色色的艺术载体,同时也包含了独特的寓意,现以紫砂“竹寿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花货里的祝福寓意。
图1 竹寿壶
紫砂“竹寿壶”的壶身扁圆,线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均圆润饱满,惹人喜爱。壶盖上以硕大丰满的寿桃为壶钮、竹枝为把,曲折有度;壶嘴短而上翘,直指青天,刚柔并济。壶嘴处深处的小竹枝与壶腹线条完美地贴合在一起,竹叶迎风飞扬,大有乘风而去飘飘成仙之势。远远看去,小竹枝好像是在此壶上“飞”腾而起,似与桃塑的壶钮相映衬。整体看来,“竹寿壶”的造型圆润饱满、浑厚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桃,鲜果也。紫砂“竹寿壶”的壶钮上雕塑的桃子,正像是老寿星手中捧着的一只大寿桃。民间传说,能得到此桃者,必能福寿尽享、长命百岁。
除了长寿的寓意,紫砂“竹寿壶”还有桃崇拜的另一层深意。桃崇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信仰体系,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内容和影响力来看,桃崇拜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长寿意蕴、驱鬼辟邪意蕴和生殖意蕴。长寿意蕴是桃崇拜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道教长生信仰的产物。但在道教的长生信仰确立以前,桃树就作为原始生命力崇拜的对象存在了,对桃树的生命力崇拜是原始自然崇拜的一个组成部分,桃树生命力崇拜的原因在于它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桃崇拜的第二种主要表现形式是驱鬼辟邪的意蕴。桃的驱鬼辟邪意蕴实际上是超自然力信仰的产物。最初的时候,桃作为超自然力的代表,只是一种辟邪的巫术灵物。随着鬼魂观念的发生,桃又有了驱鬼的含义。作为一种原始的巫术灵物,桃枝、桃杖应该是最早的形式,后来从桃枝、桃杖演化出桃弓、桃板、桃符、桃汤、桃胶等灵物,最终形成了内容庞杂的、与桃的驱鬼辟邪意蕴相关的灵物系统。生殖意蕴是桃崇拜的第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在桃的生殖意蕴中,桃子、桃花、桃核等不同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具体来说,桃子主要象征女性孕体,桃的生殖意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人对生殖力的崇拜,具体而言是对树木生殖力的崇拜,而桃树生殖力崇拜是树木生殖力崇拜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也使我们相信拥有这把紫砂“竹寿壶”,正是拥有了美好的生活。
捧紫砂“竹寿壶”于手掌,任思绪遨游,若能在圆圆的壶身里煎煮乾坤,若能在氤氲如烟的茶香中洞悉世间万物,若能在赏玩仙桃的过程中沾些许仙气,人生如此,虽无仙风道骨,也算惬意了。更何况此桃为老寿星的寿桃所化,非有缘人不能得也。
紫砂“竹寿壶”的壶腹以竹叶装饰,蕴含着历史悠久的竹文化。竹子在中国的使用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商代,竹子被做成竹简用来写字,之后广泛流行,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汉代,人们开始利用竹子坚韧、笔直、抗压、抗腐蚀等多方面特性,把它用作理想的建筑材料。到宋代,竹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如今竹子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许多竹编、竹雕、竹刻工艺品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又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成为中国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竹文化中,更重要的是竹子的审美价值。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子是高尚、美好和幸福的象征。孔子把品格高尚的人称为“君子”,“君子”的内涵就是来源于竹子。这是因为竹子的自然特征是空心、有节、坚韧、常青,所以紫砂“竹寿壶”身上的竹子代表着炎黄子孙谦虚的品格和坚贞的民族气节。手捧紫砂“竹寿壶”,仿佛置身于满山翠竹中,看着洒满阳光的竹枝、竹叶,听着竹露的声响,人的心灵也会为这种素雅宁静的美感所陶醉。
紫砂“竹寿壶”的雕塑设计并非只是塑造了竹子、桃子的造型那么简单,更有艺术的价值。制作紫砂“竹寿壶”,力求表现活泼生动的形象以及线条的流畅,壶器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让我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竹寿壶”的祝福寓意。
[1]张珍英.浅谈自然花货“秋然壶”的“象、真、美”[J].江苏陶瓷.2012(03):59.
[2]马真福.略论宗教文化的崇拜信仰对藏族佛教信仰和习俗的影响[J].丝绸之路.2009(2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