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杰
摘 要: 为提升计算机的网络性能,更好地避免拥塞现象的发生,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控制。鉴于此,对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在TCP拥塞控制中主要采用TCP Tahoe,TCP Reno,TCP New Reno以及TCP Sack四种方法,其中TCP New Reno对快速恢复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对TCP协议中的Reno进行可视化处理,实行对网络拥塞的有效管理。而IP拥塞控制方法则分为FIFO,FQ和WFQ,RED以及ECN四种类型,通过队列调度管理方式实现了对网络拥塞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 网络拥塞; 优化技术; 控制技术; TCP/IP协议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15?0038?03
Research on TCP / IP computer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YU Xue?jie
(Office of Compu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he congestion phenomenon,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effective technical control. In view of this, the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s based on TCP/ IP protocol are analyzed. Four methods of TCP Tahoe, TCP Reno, TCP New Reno and TCP Sack are used for TCP congestion control; in which fast recovery algorithm was improved by means of TCP New Reno. The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can be performed through the Reno in TCP protocol to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ongestion. The IP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FIFO, FQ/WFQ, RED and ECN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network congestion by queue scheduling management pattern.
Keywords: network congestion; optimization technique; control technology; TCP/IP protocol
0 引 言
网络存储空间、带宽容量、处理器自身性能以及网络结构不合理等都有可能造成网络拥塞的现象发生,具体表现为数据信息包接收延误、丢弃概率增加、上层应用系统的性能降低等。现阶段,TCP/IP协议是互联网采用的主要数据流,因此,目前对网络拥塞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TCP/IP协议上。现在比较典型的网络拥塞控制机制是应用于互联网设备、基于TCP的拥塞控制方法和用于端系统以及基于IP的拥塞控制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TCP拥塞控制和IP拥塞控制的几种常见算法,通过对比分析指出这些算法的优缺点,并对这些网络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优化升级。
1 网络拥塞的原因分析
网络拥塞主要是指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量超过了现有的容量,从而造成过载状态。因为在互联网络中,势必会在某一些通信子网中存在较多的分组,这样就会降低网络的通信性能,也就是网络拥塞现象。当计算机传输到通信子网中的分组数量在标准容量范围内,这些数据信息将会全部送达目的地,而且送到的数量与发送的数量成比例。但是,一旦网络传输的数据信息量急剧增加,造成路由器瘫痪,就会出现分组丢失,并且会导致情况持续恶化。在网络传输数据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拥塞范围也会持续扩张,以至于几乎没有分组能够送达。造成网络拥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存储空间限制
网络信息的传输端口都有一定的存储空间,如果输入数据流增多,就需要暂时保留在存储空间内等待输出。此时如果端口的数据转发速率低于数据包的到达速率,存储空间就会由于传送不及时而被占满,此时后面到达的数据包就会被丢弃。虽然可以通过增加存储空间缓解输出端口的压力,但是伴随着存储空间的无线增加会造成数据包在转发过程中虽然已经超时,但是源端仍然会因这些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被丢弃而要求重发,这样不仅严重降低了互联网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使网络拥塞现象更加严重。
1.2 带宽容量的限制
根据香农理论,信息源的发送速率必须小于或者等于信息通道的容量,此时网络才能正常运行。但是如果网络带宽容量无法满足高速数据流的输入,即源端带宽大于链路带宽时,会造成数据包在网络节点中积压,形成网络拥塞。
1.3 处理器性能的局限性
处理器性能无法满足高速链路的需求,影响其工作效率,从而造成网络拥塞。除此以外,在互联网中由于网络结构的不合理等原因也会造成网络拥塞现象。网络拥塞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拥塞过程图
2 TCP/I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
控制网络拥塞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某一方面入手无法有效地控制网络拥塞,有时甚至会加重拥塞,因此必须把网络拥塞当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网络拥塞的控制当作一个反馈系统,该系统主要输入网络拥塞的各种信息,而输出的则是端系统对发包速率的调整,此时端系统的发包速率影响着网络拥塞的程度。下面主要从TCP和IP两个方面分析网络拥塞控制的算法研究。
2.1 TCP拥塞控制方法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该协议主要是为广域网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通过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实现传输的可靠性。因此 对于TCP的拥塞控制一直都是网络拥塞研究的重点内容。
传统的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Van Jacobson提出的 “拥塞避免”算法、“慢启法”算法以及一个用于估计周转RTT的算法等。可以说这些算法为后期TCP网络拥塞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至于后期的TC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都是在这些算法上进行的升级和改进。目前主要有TCP Tahoe,TCP Reno,TCP New Reno以及TCP Sack四种类型。TCP Tahoe分为加性增和乘性减、慢启动以及快速重传三个部分。加性增和乘性减主要是通过对拥塞窗口值增加或者减少的方式实现对网络拥塞的控制;而慢启动则是在数据发送的初始化阶段对数据包进行慢速率的发送,但以指数的速度快速增加其发送速率来避免初始化阶段由于发送窗口过小造成的带宽浪费;而快速重传则主要针对丢失包,在不必等到重传超时的情况下就可以立即发送。TCP Reno可以说是TCP Tahoe的升级优化,与TCP Tahoe相比TCP Reno拥有快速恢复功能,可以将拥塞窗口减半从而进入拥塞避免阶段;TCP New Reno则更加避免了TCP Reno在快速恢复阶段出现的重传超时,更好地提升网络性能;TCP Sack是在检测到网络拥塞的丢失包后,对这些数据进行选择确认后有选择性的重传。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比较见表1。
表1 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类型\&优点\&缺点\&TCP Tahoe\&建立了TCP拥塞控制的基础,避免了拥塞崩溃的发生\&没有快速恢复,轻度时,
拥塞窗口减小,降低吞吐量\&TCP Reno\&增加了快速恢复,轻度拥塞时保持较高的拥塞窗口\&检测到丢包,重传所有
丢失与检测到所有丢失包\&TCP New Reno\&利用一个ACK确认部分发送窗口,避免过多的重传\&在高速网络中不能
有效利用带宽\&TCP Sack\&检测到拥塞时,选择性的重传包,避免不必要的重传\&需要修改TCP接收端,
实现复杂\&]
2.2 IP拥塞控制方法
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col,IP)主要是为计算机网络互联过程中的通信而设计的一种协议,因此可以说,在互联网中IP规定了计算机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时所遵守的规则。典型的IP拥塞控制方法包括FIFO,FQ和WFQ,RED以及ECN四种类型。先入先出原则(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顾名思义就是对先到达的数据包进行优先服务,被广泛用于队列调度的管理方式中;FQ和WFQ,即公平排队原则(Fair Queuing)和加权公平排队原则(Weighted Fair Queuing),通过识别对话例如数据流的形式,并将其按照对话形式进行分组,确保传输容量被这些独立的对话公平分享,加权公平排队可以在网络拥塞发生时自动稳定网络运行,减少分组重发;随机检测算法(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包括监控队列长度和丢弃数据包两个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路由器中的数据包队列长度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空间占满之前随机的将一些数据包丢弃,从而减少进入输出端口的数据信息量;显示拥塞指示算法(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cation,ECN),在发送端可以更好地得到拥塞通告,避免不必要的丢包事件发生。I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见表2。
表2 I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类型\&优点\&缺点\&FIFO\&简单且易于实现\&会导致全局同步和
公平性问题\&FQ和WFQ\&可实现链路的公平分配\&需要维护每个数据流的
状态,实现复杂\&RED\&早期预测拥塞,有利于
处理突发数据流\&参数确定较难,而且
稳定性存在问题\&ECN\&通过标记,不是丢包通知
拥塞,避免不必要的丢包\&不兼容ECN的连接,会忽略通告信息。通告信息本身可能丢失\&]
2.3 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主要是对在端系统中,对信源进行有效控制,在拥塞发生和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很有可能传递拥塞信息反馈在数据传输完成后才到达发送源端。而IP则主要集中在网络中,通过感知网络拥塞的发生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区分不同的发送源端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队列调度方法实现对带宽的公平使用,因此,适用于短期的网络拥塞控制。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见表3。
3 结 语
综上所述,TCP/IP是为广域网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Internet的稳定性、易定性、各流之间享用带宽的公平性、使用效率及拥塞控制等问题,从而为Internet提供可靠、健壮的端到端通信。因此TCP/IP网络拥塞控制就成了拥塞控制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TCP和IP拥塞控制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拥塞控制方法都是基于传统的控制理论衍生出来的,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理论分析工具进行指导。希望今后在网络拥塞控制研究中引入智能控制理论,解决好拥塞算法分布性、复杂性以及对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表3 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
[\&TCP拥塞控制\&IP拥塞控制\&实现位置\&端系统\&网络内部\&延迟\&较大\&无\&不同数据流间的公平性\&难以实现\&可以实现\&长期拥塞\&可以处理\&无法处理\&短期拥塞\&可以处理\&较好处理\&]
参考文献
[1] 赵晨.基于无线网络的TCP跨层拥塞控制机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2] 邵永刚.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3] 孙旭.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研究[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11.
[4] 尹翔.异构网络环境下拥塞控制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 王宏伟.TCP/IP网络拥塞控制中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6] 夏仲平,蒋泽军,王丽芳,等.对Windows TCP/IP协议栈的一种简化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8):93?96.
图1 网络拥塞过程图
2 TCP/I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
控制网络拥塞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某一方面入手无法有效地控制网络拥塞,有时甚至会加重拥塞,因此必须把网络拥塞当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网络拥塞的控制当作一个反馈系统,该系统主要输入网络拥塞的各种信息,而输出的则是端系统对发包速率的调整,此时端系统的发包速率影响着网络拥塞的程度。下面主要从TCP和IP两个方面分析网络拥塞控制的算法研究。
2.1 TCP拥塞控制方法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该协议主要是为广域网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通过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实现传输的可靠性。因此 对于TCP的拥塞控制一直都是网络拥塞研究的重点内容。
传统的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Van Jacobson提出的 “拥塞避免”算法、“慢启法”算法以及一个用于估计周转RTT的算法等。可以说这些算法为后期TCP网络拥塞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至于后期的TC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都是在这些算法上进行的升级和改进。目前主要有TCP Tahoe,TCP Reno,TCP New Reno以及TCP Sack四种类型。TCP Tahoe分为加性增和乘性减、慢启动以及快速重传三个部分。加性增和乘性减主要是通过对拥塞窗口值增加或者减少的方式实现对网络拥塞的控制;而慢启动则是在数据发送的初始化阶段对数据包进行慢速率的发送,但以指数的速度快速增加其发送速率来避免初始化阶段由于发送窗口过小造成的带宽浪费;而快速重传则主要针对丢失包,在不必等到重传超时的情况下就可以立即发送。TCP Reno可以说是TCP Tahoe的升级优化,与TCP Tahoe相比TCP Reno拥有快速恢复功能,可以将拥塞窗口减半从而进入拥塞避免阶段;TCP New Reno则更加避免了TCP Reno在快速恢复阶段出现的重传超时,更好地提升网络性能;TCP Sack是在检测到网络拥塞的丢失包后,对这些数据进行选择确认后有选择性的重传。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比较见表1。
表1 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类型\&优点\&缺点\&TCP Tahoe\&建立了TCP拥塞控制的基础,避免了拥塞崩溃的发生\&没有快速恢复,轻度时,
拥塞窗口减小,降低吞吐量\&TCP Reno\&增加了快速恢复,轻度拥塞时保持较高的拥塞窗口\&检测到丢包,重传所有
丢失与检测到所有丢失包\&TCP New Reno\&利用一个ACK确认部分发送窗口,避免过多的重传\&在高速网络中不能
有效利用带宽\&TCP Sack\&检测到拥塞时,选择性的重传包,避免不必要的重传\&需要修改TCP接收端,
实现复杂\&]
2.2 IP拥塞控制方法
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col,IP)主要是为计算机网络互联过程中的通信而设计的一种协议,因此可以说,在互联网中IP规定了计算机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时所遵守的规则。典型的IP拥塞控制方法包括FIFO,FQ和WFQ,RED以及ECN四种类型。先入先出原则(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顾名思义就是对先到达的数据包进行优先服务,被广泛用于队列调度的管理方式中;FQ和WFQ,即公平排队原则(Fair Queuing)和加权公平排队原则(Weighted Fair Queuing),通过识别对话例如数据流的形式,并将其按照对话形式进行分组,确保传输容量被这些独立的对话公平分享,加权公平排队可以在网络拥塞发生时自动稳定网络运行,减少分组重发;随机检测算法(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包括监控队列长度和丢弃数据包两个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路由器中的数据包队列长度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空间占满之前随机的将一些数据包丢弃,从而减少进入输出端口的数据信息量;显示拥塞指示算法(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cation,ECN),在发送端可以更好地得到拥塞通告,避免不必要的丢包事件发生。I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见表2。
表2 I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类型\&优点\&缺点\&FIFO\&简单且易于实现\&会导致全局同步和
公平性问题\&FQ和WFQ\&可实现链路的公平分配\&需要维护每个数据流的
状态,实现复杂\&RED\&早期预测拥塞,有利于
处理突发数据流\&参数确定较难,而且
稳定性存在问题\&ECN\&通过标记,不是丢包通知
拥塞,避免不必要的丢包\&不兼容ECN的连接,会忽略通告信息。通告信息本身可能丢失\&]
2.3 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主要是对在端系统中,对信源进行有效控制,在拥塞发生和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很有可能传递拥塞信息反馈在数据传输完成后才到达发送源端。而IP则主要集中在网络中,通过感知网络拥塞的发生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区分不同的发送源端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队列调度方法实现对带宽的公平使用,因此,适用于短期的网络拥塞控制。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见表3。
3 结 语
综上所述,TCP/IP是为广域网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Internet的稳定性、易定性、各流之间享用带宽的公平性、使用效率及拥塞控制等问题,从而为Internet提供可靠、健壮的端到端通信。因此TCP/IP网络拥塞控制就成了拥塞控制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TCP和IP拥塞控制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拥塞控制方法都是基于传统的控制理论衍生出来的,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理论分析工具进行指导。希望今后在网络拥塞控制研究中引入智能控制理论,解决好拥塞算法分布性、复杂性以及对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表3 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
[\&TCP拥塞控制\&IP拥塞控制\&实现位置\&端系统\&网络内部\&延迟\&较大\&无\&不同数据流间的公平性\&难以实现\&可以实现\&长期拥塞\&可以处理\&无法处理\&短期拥塞\&可以处理\&较好处理\&]
参考文献
[1] 赵晨.基于无线网络的TCP跨层拥塞控制机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2] 邵永刚.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3] 孙旭.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研究[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11.
[4] 尹翔.异构网络环境下拥塞控制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 王宏伟.TCP/IP网络拥塞控制中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6] 夏仲平,蒋泽军,王丽芳,等.对Windows TCP/IP协议栈的一种简化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8):93?96.
图1 网络拥塞过程图
2 TCP/I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
控制网络拥塞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某一方面入手无法有效地控制网络拥塞,有时甚至会加重拥塞,因此必须把网络拥塞当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网络拥塞的控制当作一个反馈系统,该系统主要输入网络拥塞的各种信息,而输出的则是端系统对发包速率的调整,此时端系统的发包速率影响着网络拥塞的程度。下面主要从TCP和IP两个方面分析网络拥塞控制的算法研究。
2.1 TCP拥塞控制方法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col,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该协议主要是为广域网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通过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实现传输的可靠性。因此 对于TCP的拥塞控制一直都是网络拥塞研究的重点内容。
传统的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Van Jacobson提出的 “拥塞避免”算法、“慢启法”算法以及一个用于估计周转RTT的算法等。可以说这些算法为后期TCP网络拥塞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至于后期的TC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都是在这些算法上进行的升级和改进。目前主要有TCP Tahoe,TCP Reno,TCP New Reno以及TCP Sack四种类型。TCP Tahoe分为加性增和乘性减、慢启动以及快速重传三个部分。加性增和乘性减主要是通过对拥塞窗口值增加或者减少的方式实现对网络拥塞的控制;而慢启动则是在数据发送的初始化阶段对数据包进行慢速率的发送,但以指数的速度快速增加其发送速率来避免初始化阶段由于发送窗口过小造成的带宽浪费;而快速重传则主要针对丢失包,在不必等到重传超时的情况下就可以立即发送。TCP Reno可以说是TCP Tahoe的升级优化,与TCP Tahoe相比TCP Reno拥有快速恢复功能,可以将拥塞窗口减半从而进入拥塞避免阶段;TCP New Reno则更加避免了TCP Reno在快速恢复阶段出现的重传超时,更好地提升网络性能;TCP Sack是在检测到网络拥塞的丢失包后,对这些数据进行选择确认后有选择性的重传。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比较见表1。
表1 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类型\&优点\&缺点\&TCP Tahoe\&建立了TCP拥塞控制的基础,避免了拥塞崩溃的发生\&没有快速恢复,轻度时,
拥塞窗口减小,降低吞吐量\&TCP Reno\&增加了快速恢复,轻度拥塞时保持较高的拥塞窗口\&检测到丢包,重传所有
丢失与检测到所有丢失包\&TCP New Reno\&利用一个ACK确认部分发送窗口,避免过多的重传\&在高速网络中不能
有效利用带宽\&TCP Sack\&检测到拥塞时,选择性的重传包,避免不必要的重传\&需要修改TCP接收端,
实现复杂\&]
2.2 IP拥塞控制方法
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col,IP)主要是为计算机网络互联过程中的通信而设计的一种协议,因此可以说,在互联网中IP规定了计算机在互联网上进行通信时所遵守的规则。典型的IP拥塞控制方法包括FIFO,FQ和WFQ,RED以及ECN四种类型。先入先出原则(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顾名思义就是对先到达的数据包进行优先服务,被广泛用于队列调度的管理方式中;FQ和WFQ,即公平排队原则(Fair Queuing)和加权公平排队原则(Weighted Fair Queuing),通过识别对话例如数据流的形式,并将其按照对话形式进行分组,确保传输容量被这些独立的对话公平分享,加权公平排队可以在网络拥塞发生时自动稳定网络运行,减少分组重发;随机检测算法(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包括监控队列长度和丢弃数据包两个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路由器中的数据包队列长度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空间占满之前随机的将一些数据包丢弃,从而减少进入输出端口的数据信息量;显示拥塞指示算法(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cation,ECN),在发送端可以更好地得到拥塞通告,避免不必要的丢包事件发生。I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见表2。
表2 I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
[类型\&优点\&缺点\&FIFO\&简单且易于实现\&会导致全局同步和
公平性问题\&FQ和WFQ\&可实现链路的公平分配\&需要维护每个数据流的
状态,实现复杂\&RED\&早期预测拥塞,有利于
处理突发数据流\&参数确定较难,而且
稳定性存在问题\&ECN\&通过标记,不是丢包通知
拥塞,避免不必要的丢包\&不兼容ECN的连接,会忽略通告信息。通告信息本身可能丢失\&]
2.3 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CP网络拥塞控制方法主要是对在端系统中,对信源进行有效控制,在拥塞发生和控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很有可能传递拥塞信息反馈在数据传输完成后才到达发送源端。而IP则主要集中在网络中,通过感知网络拥塞的发生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可以区分不同的发送源端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队列调度方法实现对带宽的公平使用,因此,适用于短期的网络拥塞控制。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见表3。
3 结 语
综上所述,TCP/IP是为广域网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Internet的稳定性、易定性、各流之间享用带宽的公平性、使用效率及拥塞控制等问题,从而为Internet提供可靠、健壮的端到端通信。因此TCP/IP网络拥塞控制就成了拥塞控制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TCP和IP拥塞控制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拥塞控制方法都是基于传统的控制理论衍生出来的,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缺乏一套系统完善的理论分析工具进行指导。希望今后在网络拥塞控制研究中引入智能控制理论,解决好拥塞算法分布性、复杂性以及对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表3 TCP/IP网络拥塞控制比较
[\&TCP拥塞控制\&IP拥塞控制\&实现位置\&端系统\&网络内部\&延迟\&较大\&无\&不同数据流间的公平性\&难以实现\&可以实现\&长期拥塞\&可以处理\&无法处理\&短期拥塞\&可以处理\&较好处理\&]
参考文献
[1] 赵晨.基于无线网络的TCP跨层拥塞控制机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2] 邵永刚.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3] 孙旭.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拥塞控制方法研究[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11.
[4] 尹翔.异构网络环境下拥塞控制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5] 王宏伟.TCP/IP网络拥塞控制中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6] 夏仲平,蒋泽军,王丽芳,等.对Windows TCP/IP协议栈的一种简化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8):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