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璀莹
摘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中国思想建设和现代市场发展现实共同提出的重大课题。虽然取得预期效果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然要求,而这一内在规定却在现实教育活动中受到多重挑战,为应对挑战,需要在坚持思想教育的同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社会责任塑造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培育国家认同相结合,以实现对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困境的超越。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困境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94-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1]。十八大报告清晰地指出了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然而,如何将这一宏伟目标转变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成为接下来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效果”困境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
取得预期效果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防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极端化个人主义和极端化利己主义的利益追逐行为对社会规则和秩序的侵害具有重要意义[2][3];是使企业员工得以超越单纯的个人优先意识而对包括企业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在内的“集体性”利益有所关注的必须手段,以便形成现代社会中良好的“道德性”个人基础[4][5]。从我国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来,中共中央多次部署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以塑造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条件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形成国家的经济改革、现代企业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互补。
21世纪以来,执政党和学界逐渐意识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涉及党对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权[6]、促进以主流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进行政治社会化这一庞大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涉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问题,还涉及组织机构乃至基本教育方式创新等问题,从而具有丰富的内涵,其自身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
由于经济和社会变迁具有的持续性以及变迁本身的复杂性,这也意味着企业也是其中一种不断变革和调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因此也要求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以取得时效性为基本目标,并与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帝国主义化”的市场原则主导下,社会的公共政策和治理机制具有明显的“效率”和“利益”倾向,从而造成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领域的矛盾、混乱,积累了大量的社会危机要素。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加强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成为避免社会过分突出“利益”导致的“上下交争利”局面的必然做法。在此意义上,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规范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和企业培育的必要机制。
然而,以取得预期效果为目标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远比认定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确定预期的教育目标艰巨,其核心的要素是在利益和价值观念已经多元的人群中形成某些共同的政治意识,特别是某些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政治观念和政策导向的接受和认同,实际上就是主流政治价值和观念的传播[7],培育目标人群在精神和行动两个层面形成对国家政治生态以及取向的积极认可和理性的支持,即构建出主流政治观念教育机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纯灌输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对象所接触的信息渠道和思想意识更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与目标对象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更为平等和均衡,教育模式也由政工组织及其外围机构单向的主导向政工组织与其他思想观念传播主体的竞争转变。也就是说,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既有的优势基础上,必须积极寻求在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的相互竞争中体现出自身的优势,从而取得相应效果。党和国家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就是对上述社会变迁趋势的回应。其中,如何实现在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市场导向中实现教育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二
取得预期效果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间不仅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预期效果既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动力又是基本的评判标准。在党内和学界就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成共识并在如何积极推进这一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8][9][10]。作为推动工作的结果,使我国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组织架构和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然而,作为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教育活动预期的目标规划相比则未能完全落实。
第一,虽然相关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地营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吸引企业员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11][12]。但在现实中,个人的私人化倾向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的矛盾总是能够体现出来。对业务和广义业绩的关注是企业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活动,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收益导向的管理体系,在个人从观念和现实利益两个层面建立起与企业的密切关联。由于上述关联对于企业各个相关部门乃至个人的现实收益具有直接作用,所以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对宏观意义上的物质利益的极端重视倾向日益严重。对个人物质利益的极端重视破坏了对于“公共”和“总体”层面的关注,把原本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和行为置于个体利益选择之下。这样,关注“公共”和“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与个人利益关联日益稀薄的外在领域。
第二,21世纪以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出现了企业员工对社区活动愈发倚重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在企业员工的精神和社会生活中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社交生活对企业员工社会和精神生活的介入,固然在提供精神慰藉、形成社会支持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社交生活所依循的小群体行为逻辑和行为方式往往将企业员工对国家层面的政治认同消解为对小群体的认同。依循个人利益而展开的小团体系列关系与现代市场经济中对于组织内部的整体性需要和组织合理运行所必须的理性诉求相互矛盾,但在实践中却相互联系在一起。当企业中存在多个“小群体”社交团体的情况下,彼此间的差异往往会削弱企业员工对更大意义上“整體”观念的接受[13][14]。
第三,不同层级群体之间会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的认知方面存在某些差异。在经济社会持续变迁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对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的认知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并成为指导个人行动的重要因素,由此加强了对国家大政方针和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关注。但是在这种关注的倾向中同样具有某种利己主义的成分。这些个人或者群体是以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权利的维护为出发点,特别选取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对于个人物质利益增值或有利的部分;同时,一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时常因为与教育对象的现实物质利益关联性较为薄弱而难以获得应有关注。由此形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对于教育内容之间关注重点和选取角度之间的张力。在部分企业员工以获得企业某种形式的关注并谋取某种对于个人利益为导向,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体现出了某种工具主义特征。
从国家和执政党的角度来讲,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政治认同、强化执政合法性、凝聚国家意识的重要内容。任何国家都必须通过适当的政治社会化形式实现国家的维系和持久发展,从而形成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目标指向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逻辑,希望建立主流政治价值观念主导的意识形态格局。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划过程中,重视对理念和思想本身的认知[15][16][17]。然而,在企业内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主要由具体的政工机关和人员实行,从而体现出自身的某些特殊需求。部分企业政工人员主要关注作为手段的教育形式和传播的方式,相对较少关注如何在具体的企业条件之下真正实现理论和观念的传播。一些企业政工人员在教育活动中重视“形式”的倾向容易以口号化乃至符号化传播取代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化的同时既导致教育效果的不稳定,又导致真正需要传播的理念处于缺位状态。
国家、企业政工干部和企业员工三者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关注重点之间的张力导致了相对消极的结果。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对此领域的资源投入,但政工干部在教育活动中却存在将教育活动形式化、内容口号化的倾向。这种矛盾突出地体现在政治理念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和内容遗失。而普通企业员工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利益并非直接相關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消极应对的方式。“教化努力不得不越来越依靠组织的刚性束缚,在科层制度的层层过时过程中,从时间上、形式上和激励上加以硬性约束。”[18]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中愈发疏离而渐次演变为某种仪式化的行动。这导致了一方面国家和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对员工进行动员并对参与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以吸引员工参与;另一方面导致了以集体性的政治冷漠对待国家和企业的政治教育的现实。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形成国家、企业、员工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与预期效果之间的投入产出比过大。
三
虽然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较为普遍的“效果”困境,但仍然可以从某些特殊途径探寻推进方式,从而实现一定超越。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环境发生的变化趋势,以长远的眼光来审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适时创新,具体包括:
第一,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相互结合的途径。在构建公共性倾向方面,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塑造存在较大重叠区域。无论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还是企业社会责任构建都是以克服企业员工和企业自身单纯的自私行动为自身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在克服单纯自私行动方面可以探索两者结合推进的机制。随着现代市场经济规范的日益完善,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公众对企业产品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社会形象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和市场保又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19][20][21]。因此具有长远目标和宏伟规划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应增加在自身行为中超越企业直接经济利益的内容。为实现自身的持久发展,企业必须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在履行自身社会责任需求的推动下,企业自然需要在社会公共福祉增殖方面,投入资源、技术和人员,这些投入在客观上可以发挥加强企业员工对于社会国家的“整体性”的认知和认同的作用,可以在事实上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企业履行自身社会责任行动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在企业层级将自利与利他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更为积极的推动因素,在实际的意义上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随着企业组织和任务内容的不断变迁和调整,与相关业务和行动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可能,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体需求。
第二,树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清醒意识,扎实推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积极扩大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企业应该以强化和扩大既有的方式、平台的成效作为提升教育效果的基本点,而不是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教育途径方面,一味地创新毕竟不是持久强化之道。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企业持久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当前条件下,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危机应对所必需的价值观念培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较好效果,就会大大有利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危机应对;如果效果不佳,则必然也会累及其他思想价值观念的培育,不利于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在强化传统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艰巨挑战和某些关键性不利条件,认识到个人乃至于企业的自私化倾向仍然会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较大干扰的持久性因素。因此,必须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确定坚定而清晰的原则,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
第三,在积极培育企业员工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认同的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对国家和社会认同的淡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背景性原因。但是,对国家、社会认同的培育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互相强化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未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当前既有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未将此作为突出的隐含的目标确定,体现出阶段性和现实针对性强的特征,即能较为灵活地完成阶段性任务,而长远规划的意识不足。构建系统性具有长远谋划的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应该坚持“国家好、才能个人好”[22]的思想,强调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个人利益谋求与总体利益的协调,以企业的实际为基础,明确总体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
[2]贺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罗洪铁,王丽.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陈正桂.基于个人和社会向度的道德教育——对西方集中相关道德教育理论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2).
[5]李卫平.大众传播与无意识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6]梅荣政.从五个高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00(6).
[7]赵虎吉.重构政治价值: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属性与发展逻辑[J].学习与探索,2011(1).
[8]耿树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学刊,2007(6).
[9]黃菊,蓝江.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0]易彪.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析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4(2).
[11]陈列强,朱巧玲.文化认同驱动因素实证研究:企业利益相关者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12]王莉,孙建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6).
[13]刘进.论绩效管理与员工主动性[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6).
[14]张秀华.工程共同体的结构及维系机制[J].自然辩证法,2009(1).
[15]申维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J].求是,2012(20).
[16]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17]龚群.论核心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8]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J].开放时代,2011(10).
[19]刘建花,杨蕙馨.基于Fishbein合理性为模型的消费者相应企业社会责任的机理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0).
[20]冯照桢.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21]赵艳荣,叶陈毅,李响.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2(9).
[22]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人民网,(2012-11-30).http://cpc.people.
com.cn/n/2012/1130/c64094-1974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