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7)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方法、领悟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情感、感受科学精神等.“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实验是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与概念规律课、习题课相比较,高中物理实验课相对处于薄弱的地位,这与高中物理学科特点、与课标要求相差较远.笔者认为:应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高度去认识和发挥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功能.
“伏安法”是电学测量的基本方法,在经历了“伏安法测电阻”后,学生对“伏安法”已有所认识,知道误差产生的原因和选择电流表“外接”或“内接”的依据.但是,高中电学实验无论是原理设计、操作步骤,还是数据处理、误差分析都较为复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常常是将知识“生吞活剥”,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此时,教师应积极发挥“助学者”的作用,对关键问题必须进行深度剖析,并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学习效益.本文对“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三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展示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宗旨的教学设计.
1.1 误差分析思路
实验原理不完善是系统误差的主因,其特征是用同一装置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实验结果总是同样“偏大”或“偏小”.分析这类误差应从实验原理入手,运用相关物理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本实验有两种电路,电流表外接电路因电压表分流而导致系统误差(如图1),电流表内接电路因电流表分压而导致系统误差(如图2).
图1
图2
1.2 两种分析方法
1.2.1 演算法
设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为E0和r0,测量值为E和r,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为U和I,内阻值为RV和RA.
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根据E=U+Ir,可得:E0=E,r=r0+RA.可得到结论:E=E0,r>r0,电动势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等,内阻测量值偏大.
1.2.2 等效法
等效法是物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先将相关电表与电源看成一个整体——等效电源,再运用电路规律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1:
(1)预设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等效电源模型,通过电路分析,得出结论.
(2)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将某个电表与电源看成一个整体——等效电源,再进行分析.如何在图1、图2所示的电路中确定等效电源?怎样分析?
(3)课堂交流:将图1电路取如图3中虚线部分为“等效电源”,其等效电路如图4所示.“等效电源内阻r”是RV与r0的并联值.将图2电路取图5虚线部分为等效电源,其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等效电源内阻r是RA与r0的串联值.
图3
图4
图5
图6
(4)思想方法渗透:等效电路是等效替代方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在研究电源的输出功率、分析动态电路等问题时,常用等效电路简化问题.等效替代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在运用等效电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等效替代方法,这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电流表外接时,E测
教学设计2:
(1)预设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通过误差分析理解两种电路,掌握根据被测电源的内阻值选择电路的方法.
(2)创设问题情境:实验电路的设计应考虑尽量减小误差,本实验选用两种电路,被测电源是干电池,其内阻只有几欧姆,我们该如何选择?
(4)小结:测小内阻电源适用电流表外接,测大内阻电源适用电流表内接.电池属于小内阻电源,应用电流表外接.如果仅需测电源电动势,可直接用电压表测断路电压,即为电动势的值.
(5)思想方法渗透:上述规律与“伏安法测电阻”中的电流表接法选择规律“大内小外”(测大阻值时电流表内接、测小阻值时电流表外接)是一致的.“伏安法”在两个不同实验中的规律统一性,体现了一种哲学思想——矛盾的普遍性.
图像运用是高中物理对学生的重要能力要求.利用电源的U-I图像分析问题,既直观,又易判断,应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像法.
3.1 电源的U-I图像
采用电流表外接时,因电压表的分流(IV),当电压表读数为U时,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值I0(理论值)与电流表示数I(实验值)相差ΔI,由ΔI=I0-I=IV=U/RV知,ΔI随U的减小而减小,当U=0时,ΔI=0,有E/r=E0/r0,U-I图线如图7所示.
图7
采用电流表内接时,因电流表的分压(UA),当电流表示数为I时,电源两端的实际电压U0(理论值)与电压表的示数U(实验值)相差ΔU,由ΔU=U0-U=UA=IRA知,ΔU随I的减小而减小,当I=0时,ΔU=0,有E=E0,U-I图线如图8所示.
3.2 如何掌握图像
学生掌握这个图像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忆.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寻找两个图像的共性和个性并进行联想,运用形象记忆法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掌握了电源的U-I图像后,对本实验系统误差的分析很少会出错.
图8
教学设计3:
(1)预设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形象记忆的方法,记住电源U-I图像的特征,提高学习效率.
(2)创设问题情境:我们通过分析已理解了电源的U-I图像,如何记忆更高效,请同学们从图像的形状分析,寻找其共性和个性,看看谁的发现最有价值.
(3)课堂交流:发现都是“理论图线在上”,都是一端相交,另一端“开口”,像个“喇叭”.“电流表外接”U-I图像的“喇叭”开口向上,“电流表内接”U-I图像的“喇叭”开口向下.
(4)思想方法渗透:在物理规律的实际应用中,学生如果不能准确描述物理规律,就会使问题解决的过程处于低效状态,甚至无法解决问题.因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图像特征是必须的.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形象记忆,是高效学习的思想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王高.把握原理 培养能力 提高素养——“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复习的探讨 .物理之友,2014,30(4).
张莉,钱呈祥.2014年高考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分析与拓展 .物理之友,20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