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对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创新

2014-08-28 22:03张军
金融博览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践者科斯交易成本

张军

斯对经济学的贡献,不在于他发表了什么分析技术,不在于他对很多问题做了实证研究,也不在于他发表了多少篇论文,重要的是他的一生至少在看待经济学最基本的这些问题上,有了非常不寻常的原创性的创新的想法,所以我觉得科斯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家。

厂商理论的开拓者

上世纪80年代末,科斯的思想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他的影响力就更大了。他的几篇论文,比如《厂商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几乎每个从事经济学的中国人都读过,可见他在中国的影响之大。

科斯本人并没有出版过很多书,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为数不多的论文里面,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他在美国出版了一本论文集,很快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流传。我见到最早的科斯著作是1948年出版的《英国的广播:一个垄断的研究》。此后,我没有看到过他有其他的书出版,但是他在不同的年代有过一些重要的论文,比如他有一篇文章讲英国的灯塔制度,另外他还专门研究过英国的广播频率的分配问题,还有一些讨论经济学基础问题的论文。

不过我想他最重要的思想,还是体现在他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所发表的几篇重要的论文当中,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两个研究成果,这两个研究成果载入了经济学的思想史。第一个成果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概括为交易成本,换言之,科斯可能是第一个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的经济学家。过去经济学只有生产成本的概念,没有交易成本的概念。他在1936年发表《厂商的性质》,首次回答了一个问题:如果市场可以在资源分配上做得很好的话,为什么经济里面还有大量企业存在?企业和市场到底是什么关系?科斯之所以认为企业存在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重要的是他不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入手,而是认为在交易领域里也存在着成本,而这个成本是被经济学、经济学家忽略的。在抓住交易成本这个概念以后,他能够回答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所以才有1936年的文章。这个文章是划时代的,有了这个文章才有了后面的关于厂商经济学的发展,才有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他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在交易成本和厂商理论这个领域,此后也有多个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实,这一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也可以获得新的解读。互联网时代,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企业的边界在缩小,市场范围在扩大,用经济学界的话说,to buy or to make(自己做,还是去市场购买)。我常爱举一个例子,每年毕业季,哈佛大学就花钱租用桌椅板凳来举办毕业典礼。现在很多咨询公司的办公楼和桌椅板凳也都是租用的。从这个意义说,企业和市场是相互替代的,因为有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越大,企业替代市场的倾向越强。企业和市场的区别是,企业是长期合同,市场是短期合同。

互联网时代,交易费用降低,就是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市场,所以企业可以变得很小。即便我们所能看到的大企业,也只是表面上的大企业,它内部都是市场与合同,而非传统公司的等级制,所以企业变成了合同的集合。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必那么大,可以很迷你,单个的小企业也可以依靠合同进行联络。

法和经济学的开创者

科斯的第二个贡献是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的问题》。这篇论文讨论的是外部性问题。经济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外部性了,但是科斯1960年的文章是划时代的,因为这篇论文是经济学家第一次把法学和经济学问题放在一起讨论。他开创了经济学与法学联姻的一个新天地,这就是后来形成的法和经济学这门学科。事实上这门学科的影响相当深远,在1960年的这篇论文里,他讲外部性问题的时候,可以说是从法学家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也可以说是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但是他最后落脚到经济学的层面上。科斯考察了大量的案例和法官的判罚的文本资料,最后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就是产权是法律界定的,法律界定的产权无论有效还是无效,从某种意义来讲都不重要,只要这些权利是可以交易、交换的,最后这个权利的分配会按照市场的原则分配到使用权利最有效的这一方,而不管初始的法律对这个权利的界定是怎样的。也就是说,法律对权利的界定是不重要的,对最后的结果也是不重要的。这句话被解读成“科斯定理”。

不过科斯定理是有争议的,因为它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科斯定理是强调产权不重要呢,还是强调产权重要?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解读。我想,不管产权重要还是不重要,科斯定理是重要的。因为科斯在经济学家的队伍当中是第一个用经济学眼光去看待法律,也可能是法学家当中第一个用法律的眼光看待经济学的,所以他的影响力在经济学和法学界同等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法和经济学”这门学科可以得到经济学家和法学家两方面的欣赏和发展。

制度的最佳实践者

科斯这一生,我认为是非常普通、毫不传奇的一生,但是他一生实践着一样东西,用他的学生辈的经济学家,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的话说:“科斯一辈子在研究制度,不仅如此,他自己也是制度的最佳实践者。”

我理解这句话有三层含义:第一,他研究制度是去了解真实的制度。比如说他研究英国的灯塔,他就去调查英国历史上的灯塔到底是谁经营的;比如他研究垄断的问题,他就调查英国广播公司,所以说他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经济学家,一个实践者。

第二,科斯在芝加哥立足以后,他的后半生在默默无闻地编辑着一本杂志,这本杂志叫作《法和经济学》。我们都知道办好一本杂志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制度,科斯不仅参与创办,而且还参与杂志的编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第三,科斯有非常完美的婚姻和家庭。婚姻和家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制度之一,科斯去世之前的几年,虽然自己身体不佳,但他以将近百岁高龄,还到医院照料夫人,可见他在家庭、婚姻上是多么的忠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他也是婚姻制度的最佳实践者。

经济学家中的幸运者

科斯在晚年一直说要访问中国,但最终没有成行。他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对中国经济所发生的变化,对中国的改革兴趣十足,而且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

2008年,经科斯先生倡议并亲自过问,在芝加哥大学举办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这个会议开得非常成功,科斯先生与会和很多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家见面、交流。

科斯的思想到底对中国经济有多大的影响,这在今天还很难评估,但是有一点,今天中国经济学家在思考中国经济所发生的变化的过程当中,都在使用交易成本、产权这样的概念,我想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比科斯更幸运,因为交易成本和产权这两个概念在一个13亿人口的国度里正在成为被经济学家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这是对科斯最有价值的一个纪念。

猜你喜欢
实践者科斯交易成本
努力做ICC OPINION的实践者
“自然小语”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周鹏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做“守纪律、讲规矩”的坚定实践者
真实世界的法律金融学——金融法研究的科斯方法
阿里巴巴并购新浪微博的动因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
中国决策者更应读懂科斯
“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