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2013年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不仅在技术、商业、文化、社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清华大学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利用先进的大数据理念、与国际接轨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跨学科合作的优势,在“幸福中国”领域作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
在当今中国社会,幸福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从自然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探讨幸福的研究还不多,用大数据方法来研究幸福的案例几乎还没有。“清华幸福中国指数”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探索“幸福”这一主题。本研究采用行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2013年新浪微博的大规模全数据,是一次有创新意义的科学尝试,其研究结果将对社会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我们通过对Google图书近两百年来的词频统计,经过心理学的大数据分析发现,人类自18世纪初期开始,在两个重要的心理维度上出现了滑坡,一是生活目标、信仰、意义的持续下降,二是人类所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发生了滑坡。其可能的原因是过去两百年来,人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程度都在不断上升,而这些信念的变化加重了意义感的缺失,减少了积极情绪体验,使人们的幸福感下降。这些思潮的泛滥可能是由于经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现代化进程所致。
一、中国梦是幸福的梦
心理学家Greenfield在2013年的研究中发现,美国人在城镇化进程中,于20世纪20年代末实现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持平,这代表美国人在工业化上又迈进了一步。但工业化也带来了很多生活和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不确定性,使得幸福感下降。而中国在2012年实现了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挑战和上世纪初美国人所经历的社会文化挑战相似。20世纪初美国历史学家James Adams首次在他的《美国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一书中创造了“美国梦”一词,这个词的出现便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2013年,习近平主席也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这些梦想其实就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种最高的需求,也是团结、鼓励、支持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柱。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相通,就是积极心理学对时代的最核心的社会贡献和社会影响。积极心理学对中国的重要性的提高,是历史的进步,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更是中国心理学界的责任。
为了实现这一重大使命,清华大学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在幸福领域做了许多具体研究工作。实验室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前任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Martin Seligman的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国际合作,在幸福的大数据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原创性和国际前沿性的研究进展。
二、幸福感的行动效应
我们根据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特点,结合幸福科学的经典理论,构建了一套可以用以测量幸福程度的中文心理词库。这个词库中的维度除了积极情绪、意义、投入、关系和成就等传统维度外,还加入了有关事件的维度。与西方比较而言,这是中国人较为独特的表达幸福的方式。即,我们某种程度上可能是“行胜于言”,我们不会用词语来表达我们的幸福,但会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的幸福。这个行为新维度的加入也是建立在我们研究团队对于中国人幸福事件的系列研究基础上的。同时,中国人的幸福表达也经常通过新近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表情符号来体现。
1.幸福指数有一个拐点吗
用这样一套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分析基础上的词库,我们扫描了新浪微博2013年全年的数据,得出了一些前沿性的研究结果。根据对各地微博注册用户的幸福词库扫描,我们计算了中国所有地级城市的幸福指数,并绘制出了“清华中国幸福地图”。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用大数据的方式对全国所有地级城市进行幸福指数计算的研究。用这些城市幸福数据对其他经济社会、指标进行预测,均得出了良好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麦耶斯(Myers)在分析了1991年世界人均国民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后,提出了一个“拐点理论”。即,个人的财富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个拐点: 在贫穷国家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一定数额时,财富与国民幸福感的高相关性就消失了,而人权、社会平等等指标的影响则开始增大。
如今在美国,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美元,是幸福感的分水岭。这项调查出自美国马里斯特学院依据所列出的“十大幸福指标”,电话采访来自不同年龄层的1235名美国人,要求调查对象依据这十项指标,给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打分所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5万美元是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分水岭——年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人,钱挣得越多,就越感开心;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的人,钱挣得越多,未必越感开心。
美国人的“幸福拐点”是家庭年收入5万美元,那么中国人的“幸福拐点”又是多少呢?
我们的幸福中国大数据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幸福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的关系,最幸福的城市里既有杭州、广州这样发达的大城市,也有很多欠发达城市。而北京、上海都没有进入最幸福城市的前50名。为了精确地描述幸福与经济的关系,研究团队绘制了各城市幸福指数与人均GDP的关系图,结果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在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感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存在着一个转折点,人均GDP超过这个点后,幸福感将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很快提升。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就不能再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了,而必须开始考虑能够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其他因素。
2.幸福感的时间效应
另一个有趣的研究是社交媒体上的幸福时间效应。我们基于新浪微博全年数据绘制了2013年全年的幸福及其各个维度的走势图。研究发现,影响广泛的负性事件,会对微博上的幸福指数造成一些冲击,比如3月5日的长春盗车杀婴案、4月16日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4月20日的雅安大地震。而一些积极事件,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幸福的积极波动,如11月10日广州恒大夺冠等。其中,一些大的事件还会对幸福的各个维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雅安地震,它造成了一个积极情绪上的低谷,但同时也带来了关系和意义维度的高峰。这是心理学家首次证明亿万级水平上的大规模心理同步效应。
3.幸福感的节日效应
在走势图中,我们发现了节日的心理效应。网民的情绪变化并非像人们直觉上所认为的放假就幸福,节日对情绪的影响不仅是由放假带来的,还是由节日本身的意义带来的。类似春节、中秋节等具有历史沉淀和心理意味的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要比元旦、国庆等现代节日更多;同时,那些具有心理意义的非官方节日,如情人节、感恩节等即使没有放假,也会形成走势图上的高峰;一些心理意味较淡的节日,如五一等,虽然放假,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却没有前述节日大。由此可见,节日带来的幸福感,是由放假和社会心理价值所共同带来的,在某些节日里,社会心理意义所产生的幸福感甚至超过了放假所产生的幸福感。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于节日,不能仅从调休、交通等经济角度去考虑,也要从心理意义等角度去考虑。
4.幸福感的周效应
我们通过对一周中每天的探索发现,中国人在周六的正面情绪最高、负面情绪最低,周六是一周中人们最为快乐的一天,这符合之前心理学家用小规模问卷调查获得的结果,也符合人们的直观感受。
我们认为,谈论幸福、研究幸福是有积极作用的。我们发现,当人们谈论幸福时,本身就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指数,并且幸福也可以传染给别人,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水平。同时,对人类的积极心理,如幸福、道德、文化、创新等问题进行科学化的大数据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证明这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可以用大数据的科学方式进行研究的。
注:本文根据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在第三届澳大利亚积极心理学大会的发言稿整理。
栏目编辑 / 黄才玲.终校 / 梁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