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永钢
一、 要有学习语言的意识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思考,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哪些辅助材料,可以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平台。如有位老师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时,出示了一幅挂图,问学生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说画了大树、猴子、太阳、狮子。接下来老师就问学生,狮子吃到猴子了吗?进而引出一段儿歌。这个教学环节中,那幅挂图起的是什么作用?仅仅只是为了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吗?显然,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这幅图,引导学生学习把话说得具体、生动。有一定发展学生语言意识的教师,可能会让学生把图上画的事物连起来说说;具有比较强的语言发展意识的教师则会让学生说说,那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什么样的猴子,什么样的太阳,什么样的狮子,还可能会引导学生想象那轮红日和什么东西比较像。接下来,再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连起来说说。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写作时,为什么困难在于写不具体?首要的问题就是句子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把句子说得具体、生动”。
再如,课堂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一位教师在教学六上《爱之链》一课时,教师请学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想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乔依乐于助人?一个学生抓住“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这两句话,分析道:“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乔依帮助老妇人是不惜一切的。”显然,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对的,但是表达意思的用词是有问题的——过于夸大,不切实际。教师如果不加以纠正,就放弃了训练学生规范表达的机会。意识先于行为、决定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形成教材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平台的意识。
二、 要寻找学习语言的支点
学习语言,落实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好支点。以《狼和小羊》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怎样才能落实“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这一目标呢?落实这个目标的支点在哪里?就在于两组关键词:描写狼的两个词语,“故意”“气冲冲”;描写小羊的两个词语,“吃了一惊”和“喊道”。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叫“故意找碴儿”?对于小羊来说,狼是它的天敌,拥有绝对的优势,吃掉小羊是轻而易举的。为什么在吃小羊之前还要“故意找碴儿”?(2)“吃了一惊”是什么意思?小羊为什么会“吃了一惊”呢?(3)怎样才算是“气冲冲”?狼为什么“气冲冲”?(4)听了狼的话,可怜的小羊为什么要“喊道”?它的心情是怎样的?以这几个问题为支点,既能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好角色的心理活动,读好狼和小羊的语言,还能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和积累语言的平台。
再如三上《拉萨的天空》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抓住自己喜欢的句子体会天空的蓝。教师问了这样几个问题:从第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掬”是什么意思?把蓝天当作什么?水和蓝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人们对拉萨的天空感觉怎样?从学生的回答来看,理解得很肤浅,读得也不到位。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在于学生没有切身的体验,教师出示的挂图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无法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到拉萨天空的“蓝”呢?我们可以在这一段最后两句话中“做文章”。这两句话中有这样一个词——“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贴”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什么词?换成那几个词好吗?这样,学生就可以由“贴”体会到拉萨的天空之所以如此之蓝,一个主要原因是拉萨不仅没有污染,而且海拔高,和天空这么近,以至于白云可以“贴”着山顶。也正因为这个“贴”字,作者才会感觉到“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那么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这样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能培养学生斟酌语言表达的意识。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新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