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宏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信仰,龙舞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多姿多彩的龙舞文化博大精深,它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由娱神到娱人的过程。在不同形式的龙舞表演背后都是一段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保护和传承并发扬龙舞精神。
关键词 龙舞 龙舞运动 龙舞表演 文化价值
一、龙舞运动的简述
众所周知,龙是中国古代崇拜的一种神物,它神奇而威严,能呼风唤雨保证五谷丰登。人们把“龙”奉为神灵,每逢求雨祭祀就要迎舞模拟的龙。日久天长,这一仪式演变成一种舞蹈表演和娱乐形式,成为流行于全国的民间舞蹈——龙舞。“龙舞”又称“舞龙”、“龙灯会”、“耍龙”、等,龙舞缘于农事所需。远在先秦时期舞龙祈雨就已开始,到汉代,龙舞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舞蹈形式。龙舞的形式讲究颇多:在何种情景下,应该舞动何种形式的龙都要经过劳动人民细心的编排,并多有一定的规则次序,绝不是盲目的舞动。龙舞运动在超越社会形态、文化传统、图腾崇拜的同时,已由一般的祭祀表演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娱乐、喜庆、健身和竞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现在,人们又赋予《龙舞》以新的含义。借助“龙”这个舞蹈道具,极大地延伸人的舞姿,把人的感情与龙的雄伟、龙的翻江倒海的气势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象征中国人民英勇豪迈的性格和气魄,表现出中华民族欢乐炽热的感情。《龙舞》在许多欢庆节日,如春节、元宵、国庆、端午,成为传统的演出项目。并开始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迹。
二、龙舞运动表演形式
龙舞是对龙的一种形象化和具体化,其表现形式受它所要表达对象的限制,因而,龙舞表演形式是随着龙形态的发展而发展的。龙舞运动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其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到清代已达到相当高度的艺术水平。通常所见的龙舞有“龙灯”和“布龙”两种。所谓的“龙”,一般是用竹,木、纸、布等扎成,由三节至十几节不等,大多为单数。骨节中燃灯烛的,称:“龙灯”。舞动时,一人拿彩绸扎成的“宝珠”,在前引龙起舞。龙灯多在夜晚舞动。“布龙”则不燃灯烛,轻便灵活,一般在白天舞动。
舞龙的动作侧重于花样和技巧。在龙舞的表演中,舞龙珠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既是舞者,又是舞龙的指挥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掌握龙舞的全部套路,并能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表演场地的大小、观看人数的多少来把握表演套路。龙头是体现龙的气势和神韵的关键部位,舞龙头很讲究技巧,龙头的俯仰摇摆决定后面的人怎样跟舞。由于龙头重达几十公斤,所以舞动它的人一定要身强力壮,有的甚至要求舞龙头的人体重要在100公斤以上,另外还需两三个身材相当的人在旁轮换。舞龙身的人要紧密配合龙头起舞,关键是动作协调到位。舞龙尾的人一定要善于跑动,因为龙的生气就靠“摇头摆尾”表现,龙头原地稍微一摇,龙尾就要大幅度摆动,“龙头一步,龙尾十步”,舞龙尾必须要跑得快,不然就不能充分表现龙的活力和气势。龙舞运动由于地域、民族间的差异性,各地区对龙这一图腾文化的表现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龙舞作为龙文化的代表,其差异性最为显著。中国的龙舞形式异彩纷呈,各有特色,有近百种之多,如用稻草、柳枝扎成的“草龙”;用长板凳作架子,装饰成龙形的“板凳龙”;在草龙上插满香火的“香火龙”;不断向龙泼水求雨的“水龙”;用荷花、蝴蝶等各种花灯组成的“百叶龙”;还有头、身、尾互不相连,由女孩子们各持一段,舞动起来才成龙形的“段龙”等等。
三、龙舞运动的文化价值
龙舞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首先,龙舞运动作为一项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和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与锻炼,而且更能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它还能增进对各民族文化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能激发起民族的自强和自豪感。其次,龙舞运动不仅能起到了化解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的作用,现在也能起到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龙的传人》这首歌曲中唱道:“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这个“他们”就把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在内。由于各民族人民都是“龙的传人”,有着相同的信仰,从而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增强民族凝聚力。最后,舞龙运动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促进了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凝聚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感情,而且对外也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龙文化”。不但积淀和弘扬了传统中国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随着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龙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对世界的吸引力更加强大。
此外,龙舞运动,虽然大多都有明显的指向功用,但是绝非全然。劳动人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农闲时表演龙舞,在节庆时表演龙舞,没有任何功利可言,仅是表达一种喜悦,是烘托气氛,喜庆娱人。如四川雨坛彩龙,原先仅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元宵期间表演,现在发展到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也表演,特别是在每年春节后的第一场表演,一般都选择在第一个赶集日,大彩龙“排街”欢舞时,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摆设香案,挂红放炮,迎接大彩龙来拜年。
四、结语
中华民族以龙为图腾,把信仰负载其上,并将其视为祖先,这标志了一种人文理念,是人文理想,更是中华民族寻得的一种颂扬精神崇拜物的动态形式。因此,我们应更好的去保护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和发扬它们的独特文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它意向化地置换成了中华民族合力凝聚。奋力开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每年吉庆,岁时节令,龙舞成了华夏民族最常见的娱乐方式。舞起它,人们神清气爽,心情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