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早读,读出快乐

2014-08-27 12:56崔晓燕
考试周刊 2014年50期
关键词:早读课美文名著

崔晓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课是朗读语文的主阵地,其巩固知识、培养语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历年的苏州市中考中,许多题目都是与“读”紧密相关的,如“古诗文默写”、“文言文句子翻译”、“名著阅读”等,特别是“作文”,其分值将近占总分的一半。只有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早读课的收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一是早读目标不明确,早读内容过于单一,不是齐读就是自由读,气氛沉闷,学生深感枯燥和疲乏。二是有的教师干脆利用早读课讲练习,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喉咙冒烟,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恹恹欲睡,使全天的学习生活一开始就陷入沉闷中。

以上两种情况我都经历过并深有体会,所以我时常思索如何让早读课快乐起来。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早读课上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与努力,略有成效。

一、“诱读”美文,读出兴趣

“诱读”,就是教师给学生朗读一些篇幅较短的美文,读完加以简单的评论(评论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评感悟、评人物、评写作技巧与方法等),从而让学生产生读文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具有向师性。他们倾向于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要想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诵读精彩的文章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自己中学时代两位国文老师讲课时写道:“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正是慷慨悲歌,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不用说,这首词至今我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住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感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由此可见,教师的“诱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每教一届初一新生,就会在每节早读课上利用三至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朗读一篇文章,文章大多来自于近期出刊的《读者》、《青年文摘》等。今年刚好教初一,第一节早读课上,我给学生读了一篇题为《低起点成功》的励志文。读完,我就告诉学生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与坚持,初中阶段的学习同样如此。听了我的话,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以后的每节早读课,我都会给学生读《读者》上的文章。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课间、自习课上有不少学生在看《读者》。同时也接到了几个家长的电话,说他们家孩子变化真大,小学时不喜欢看书,家中有不少好书从来不看,要看就看一些漫画书、脑近急转弯之类的。上了中学,孩子主动要求看《读者》,并在家看得很投入。其实,这样的情况每届都有,有的学生还把自己看到的美文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贴在自己的本子上。三年下来,本子换了一本又一本,好文章当然也读了不少。

就是因为教师在早读课上读了文章,没花多少时间,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自己付出了很少,却让学生收获了很多,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二、诵读古诗文,读出语感

诵读简单地说就是熟读成诵。诵读是中国人特有的读书方式,也是千百年来语文教学的传统。《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提出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等。”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文章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得其妙处,特别是文言文。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学生文言语感不强且无停顿断句的赏识的能力,而中考课外文言文的句子翻译是考试的一个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除了让他们在早读课上诵读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外,我还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中的十分钟时间读与语文教材配套的《古诗文诵读》。每学期一册的《古诗文诵读》选的均是名篇美文,情理兼备,易于记诵;再加上每篇诗文后均有注释提示,有利于学生理解。当然,无目标地读是不行的。我在让学生读之前,先告知他们本次诵读的目标,然后让他们自由诵读五至八分钟,最后利用二至五分钟,采用集体背诵、小组比赛、男女生赛读、个别抽背等多种形式,检查当堂早读的诵读效果。为了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热情与兴趣,我每个学期都会在班内举办一次古诗文诵读比赛,背诵最多最熟练者当选“诵读之星”,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有一次,因事忙忘了买奖品,我灵机一动,就把我大学时的一本《古代文学作品选》作为奖品给了那次选出的“诵读之星”。本是权宜之计,可这位学生翻着那泛黄的纸张、读着书上用繁体字印刷的文言文,如获至宝,看得如痴如醉,课后还拿这书不断向我请教不懂的内容。见她如此,其他学生也时常露出羡慕的眼光。此后,他们暗自较劲,积极背诵古诗文,均以获得那本《古代文学作品选》为荣。我的那套《古代文学作品选》早就作为奖品给了学生。而学生给我的回报就是诵读水平的提高、古诗文阅读语感的增强、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明显提升了。面对考试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也不感到困难了。

三、赏读名著,读出能力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有明确要求:“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本名著。”近几年来,苏州中考中出现的名著阅读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目之一。究其原因,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大致浏览了名著内容,并没有深入细读。有的学生甚至只是背背名著导读,根本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名著。

读名著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学期要读完语文书上推荐的名著和苏州市推出的名著阅读考级书目中的名著。但课内是没有大量时间去读名著的,语文教师只能通过课内赏读名著来带动学生课外去阅读名著。我把课内赏读时间安排在早读课上,一星期安排一次。先让一位同学回家准备,然后在早读课上上讲台,对名著片段进行赏读。初一阶段,要求低一些,可以大声朗读一段自己认为十分精彩或有所触动的某个片段,并简单说说精彩在哪里。到了初二、初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后,可以逐步提高要求,上讲台可以评人物、赏人情人性、析语言等。上一届学生在初二时,我要求他们品评《水浒传》中的人物,有一学生就借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的“百家讲坛”节目中鲍鹏山老师新说水浒中评论武松的观点“怒虎神人”、“施恩图报”来评武松,于是班内掀起了一股“水浒热”。在传统观点和新观点的不断碰撞中,引发了学生重读《水浒传》、细读《水浒传》的热情。还有不少学生迷上了看“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讲红楼梦等。不少家长高兴地向我反映孩子的变化:假期喜欢看的动画片、爱情剧不太看了,迷上了《百家讲坛》,看了以后还拿出看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重新翻看,甚至看了好几十遍。学生的这些变化,是与早读上的“赏读”分不开的。三年下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眼,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当然,早读课上除了教师“诱读”,学生诵读、赏读外,还要有效利用时间为语文课服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任务,安排常规的对课文预习的“裸读”、复习课文的背诵、默写等。总之,早读课应在快乐中进行,可以灵活机动顺应教学的需要,也可以形式多样,读出文章的精彩。

语文教师要重视早读,要吹响这清晨第一声号角,激起学生对语文乃至每一天学习的渴望与热情,引领学生快乐地掌握知识。让早读快乐起来,读出兴趣、读出语感、读出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读课美文名著
美文欣赏
美文阅读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