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网络影响下近代广东侨乡聚落结构与节点

2014-08-27 12:53郭焕宇
中国名城 2014年8期
关键词:网络节点

郭焕宇

摘 要:广东侨乡在近代时期形成后,在多重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下,聚落空间的结构日趋复杂化。侨乡聚落空间形成高整合度的多层级空间层次结构,即“都市-县城-墟镇-乡村”多层级城乡体系。对应于移民网络、经济网络、资讯网络和社团网络等社会关系网络的节点,侨乡聚落的节点多样化,出现多种新型功能类型的建筑。侨乡聚落形成多重性的内在空间关系,空间节点具有多重功能,链接多重社会关系网络;同时,多重社会关系通过多重形式的空间路径实现链接。

关键词:节点;路径;网络;侨乡建筑;侨乡聚落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8-68(5)

聚落形态及其空间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空间化、物质化、具体化呈现。参照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关于“空间”、“网络”等概念的理解,可以针对聚落空间的建构来解释其空间结构体系。[1]

广东近代时期开始形成的侨乡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形成多重关系网络,是“一种联系跨界、跨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多线、多群体、多层面的复杂关系网络”。[2]由移民网络、经济网络、资讯网络和社团网络等类型关系网络叠加构成。

城乡空间发展中的点线面要素,即聚落空间中的节点、路径、网络,表征为以聚落为空间节点,水、陆交通及其他线性形态要素为空间路径建构的空间网络;而在聚落内部,各类型建筑或其他具有标志性、结构性作用的景观要素作为空间节点,互为联系,形成具体的空间格局。

在多重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下,近代侨乡聚落空间的结构日趋复杂化,具体表现在城乡聚落多层级的空间层次结构、多类型的空间节点及多重性的空间关系等方面。

1 侨乡聚落形成高整合度的多层级空间层次结构

1.1 “县治-墟镇-乡村”三级体系向“都市-县城-墟镇-乡村”多层级城乡体系转变

在社会关系层面,侨乡与海外社会藉由移民、经济、社团等类型网络发生联系;就空间关系而言,由于跨国界限的客观存在,侨乡与海外侨居地之间日益频繁的人口、资金、物资等社会资源的流动转移,需经由层层递进、密切联系的空间路径来实现。多层次的社会联系促成聚落整合及空间结构的复杂化演变。

明清时期,县以下的行政体系推行堡甲制度,聚落体系为县治-墟镇-村落三级,长期未有根本变化。港口型大都市崛起和墟镇大量出现,是清末民国初年广东侨乡现代城乡体系建立的重要特征。香港、广州、汕头三大都市,对外直接面向海外,对内与各级城、镇、村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使之互为链接,纳入广阔的世界性资源网络体系之中。国内与海外,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和频繁,“都市-县城-墟镇-乡村”多层级的城乡空间体系形成。

1.2 经济联系带动整合城乡关系

国内与海外社会的移民、经济、资讯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包括移民的输出与回流、侨汇资金的汇兑、海内外资讯的互通等等,正是藉由各种有形、无形的路径,在空间维度构建起乡村、墟镇、城市以及海外侨居地的双向次第连接,区域内整合程度不断增强,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空间网络。中心城市和广大墟镇是城乡空间发展的关键,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层面的辐射作用。

侨乡社会形成以后,源源不断的侨汇资金是维系并推动侨乡社会发展的经济命脉。侨汇由海外进入国内,多经香港转汇。香港是当时广东侨汇的重要枢纽和最大的汇兑中心,系美洲、东南亚海外侨汇与广东各地区之间的重要转汇地,而广州、汕头作为当时广东最重要的两大港口型都市,在全国七大港口之列,分别成为广府侨乡地区和粤东侨乡地区(含潮汕、兴梅客家地区)的区域性都市中心,周边的地方城镇是联系乡村聚落的次级中心。三个大型都市是广东省近代侨汇资金流动的关键节点:侨汇主要由香港转至广州、汕头,再分别汇至广府和粤东潮客地区的各级县市、乡村(表1)。在侨汇高峰时期,仅1930年1年内由美国寄往香港的侨汇已多达119300000美元,这些侨汇相当一部分转至广府地区。[3]

比较而言,县市城镇尤其是墟镇对其周边村落的影响则更为直接。近代广府地区墟镇数量大幅增加,城镇化程度最高。据诸史统计,光绪年间广东墟市发展到1635个,为明代3.7倍。广州府所在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占全省墟市四分之一左右;粤北和粤东北墟市少而分散,发展不平衡。[4]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编修的《新宁县志》记录,全县墟镇53个,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编修的《新宁县志》记录,增至 77个,发展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仅台山墟市就已超过100个。[5]在多层级城乡空间体系下,侨乡墟镇发展的特点及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墟镇设固定店铺,成为乡村农产品外销输出和城市商品输入的中转地;墟镇分布密度大,服务半径缩小,如江门的新会、台山主要墟镇的平均服务半径在2-3公里左右。可见墟镇的发展增加带动了区域建设,实现了区域整合。

2 侨乡聚落的节点多样化

移民网络、经济网络(含金融网络、商贸网络等)、资讯网络、社团网络(含宗亲社团网络、宗教社团网络、行业社团网络等)等是近代侨乡主要的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国内侨乡网络和海外华侨华人网络,形成双向互动的网络路径。对应于社会关系网络的节点,表现在城市、村镇空间,即出现多样功能的建筑,成为空间节点。

2.1 作为移民网络主要节点的旅店建筑

旅店建筑以广州、汕头两城市最为集中。因二地分别是粤中广府和粤东潮客华侨往返国内的必经之地,其次是地方城镇,如江门五邑、梅县、潮安等地。

广州市的酒店业,以五邑籍美国华侨投资的居多,如1927年开业的新亚大酒店,1932年开业的新华大酒店,1937年落成的爱群大厦等(图1)。在30年代中期,长堤及西濠口一带酒店林立,成为集中接待过往华侨的主要地方。这些酒店设施先进,建筑规模庞大。爱群大厦更是被誉为“开广州建筑的新纪元”和“南中国建筑之冠”。五邑地区也曾兴建一些中大型酒店建筑,如江门新亚酒店,采用了风行侨乡的西化建筑语言,首层骑楼,顶层为穹顶式塔楼,入口设双柱及拱券装饰。endprint

汕头市内旅店可分为酒店、客栈和旅馆三种,酒店如商平路乐天酒店、小公园中央酒店、永平路四海酒店和永平酒店、居平路中原酒店、外马路卧龙酒店等,规模较大,住宿条件好,以洋人居多。客栈和旅馆,住宿条件次之,以至平路下段最多。客栈多为潮汕人经营,且专营过往华侨客人,旅馆多为客家人经营,兼顾华侨以外的旅客生意。

这些酒店建筑的侨资背景,洋化的建筑形式及其在华侨群体中广为传诵的口碑名声,使其建立起联系侨乡与海外的关系网络,不仅为往返国内与海外的华侨提供食宿便利,有时还兼营侨汇、交通购票业务,在移民网络的运转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作为经济、资讯网络主要节点的银号、侨批馆、邮局、银行等

银号、侨批馆等场所是经营侨汇资金汇兑业务的主要节点。在近代广东,广府、潮汕、梅州三个侨乡地区经营侨汇业务的机构在名称、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上有所差别。

侨汇资金多与家书信笺合并一同递送,在广府地区人们称之为“银信”,潮汕和客家地区则称为“侨批”。侨汇业务并不仅仅限于资金汇兑,还同时伴随着书信资讯往来。广府地区,参与华侨银信递送业务的机构主要有香港金山庄与内地的银号、商号、邮政机构、银行。广府华侨集中分布的北美洲、澳洲,距离遥远,难以依赖水客实现银信的高效转递,而在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式金融机构完善,所以银行在广府地区的侨汇中起着主要作用,分布于城镇,形成金融汇兑网,银号、邮局和水客作为补充,在银行未有分布的墟镇和乡村发挥作用;潮汕、客家地区在二战前金融机构寥寥无几,国内外银行在侨汇中作用有限,主要依赖批局、商行和水客,银行直到战后才逐步发挥作用。[3]

在一些侨眷及侨汇业务集中量大的地区,侨批馆分布于墟镇或乡村内部。因此除传统的宗祠建筑外,经营侨批的批馆建筑,成为乡村聚落的又一中心标志建筑,凸显重要的经济地位,澄海隆都镇仙地头村南面辟建的明德家塾是许福成批局开设在当地的侨批馆,该批局由许若明、许若德兄弟在暹罗(泰国)开办(图2)。建筑名号及建筑的从厝式形制格局与近代潮汕侨乡村落的大型民居形制相仿,除居住功能之外,明德家塾更是辐射乡里,处理侨汇的中心,是当地侨眷联系汕头、香港和南洋地区的重要节点。近代普宁的9家侨批业商号,包括流沙墟永昌盛、永昌利,泥沟村永兴盛、许和和,华溪村陈裕光,垾塘村吴财合,梅林墟赖瑞通、官民益,云落墟郑锦发,均在墟镇或村落内设馆,其中最早的和合祥(后分为永兴盛和许和和两家),就分别在泰国曼谷、香港、汕头及泥沟村设有批馆。

类似将银号设置于乡村内部的现象在广府侨乡罕见,究其原因,其一,潮汕侨批经营业务与新式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不同,更主要依赖于家族网络。经营者通过自身的宗亲、地缘关系进入乡村开展业务十分便利;其二,广府一带墟镇分布密度高,辐射半径小,与乡村联系便捷,因而汇兑机构一般设置于墟镇足以顾及周边村落。

侨汇往来直接关系家庭生活境况,华侨家庭倍加重视。因而,分布于广大侨乡村落、墟镇的侨汇汇兑场所,在经济、资讯的往来流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成为这些聚落空间经济活动的中心节点,其建筑形象突出,是侨眷家庭物质和精神的寄托。

2.3 作为商贸网络主要节点的商铺

侨乡地区商贸的繁荣与侨资关系密切。一方面是侨汇支持侨眷消费,刺激侨乡市场的繁荣,吸引大量粮食、物资等洋货进口;另一方面则是海外华侨生活需要,大量土特产品从侨乡内地经由港口出口国外。在侨乡城市、墟镇大量出现规模不等的商业街区,并成为联系海内外商贸网络的空间节点。

商业店铺及街区主要有商贸转运和商业消费等功能类型,因而其分布多为交通通达便利之地,以连接商贸网络,充分实现商品资源和消费人群的流动。

作为侨乡形成期的重要的商贸物资的周转集散地,粤东侨乡繁荣商贸网络之重要节点,潮汕地区澄海县的樟林古港是典型代表。樟林是清康熙至咸丰年间潮汕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也是潮梅所属各县民众出海南下的港口。当地著名的陈黉利家族、金财合家族等,最初都由此乘红头船过番。樟林埠全盛时期有八街六社,既是南北、海内外货物的运输集散地,又是潮汕海上贸易的枢纽,史称粤东通洋总汇。由于海运业、商贸活动繁荣,清嘉庆七年(1802年)增建新兴街,全长187.3米,共有货栈54间,每间面宽约5米,进深约16米。另有观海楼(永定楼)一座,码头一处。[6]以新兴街为代表的樟林埠商业街墟,直到汕头开埠以后才逐渐衰弱,货栈、铺面建筑留存至今,成为侨乡商贸历史的见证。

商业消费型的侨乡墟镇、城市更为普遍。在侨乡所属各城市、邑县、墟镇,侨汇充实时期各类海外舶来品充斥商店,包括各类生活用品、建筑材料,还有汽水、咖啡之类的新鲜消费品,林林总总,玲琅满目。汕头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在华侨注资推动下,汕头市“四安-镇邦”,“四永一升平”和小公园三大商业网形成。大小店铺、酒店茶楼林立,永平酒楼、南生公司等大型商业建筑一度成为城市建设的标志(图3)。

城、镇成为侨乡聚落群的各级经济中心。骑楼是侨乡城镇主要的建筑形式,线性集中分布,充分符合商业活动的需求,并产生聚集效应。近代广东侨乡的各级城镇乡村,以骑楼建筑形成的商业街为节点,联系国内外的城市、乡村,形成了繁荣的、高密度的商贸网络。

2.4 作为新式社团网络(宗教性)主要节点的教堂

乡间传统的民间信仰活动,并无严格的团体组织,只是一种具有地缘关系基础的民俗活动,而基督教在侨乡传播,则与教会团体关系密切。

广府华侨及侨乡群众与笃信基督教的美洲国家联系密切,一些华侨还主动回乡创建教堂。在江门台山的台城,1890年,旅美台山籍华侨赵子良将西方基督教传入台城;1906年,华侨捐建了台城第一座哥特式宗教建筑台城礼拜堂;1926年,旅美华侨集资兴建了耶稣圣心堂,将天主教传入台城。[5]江门开平在建国前有26间教堂(另有3间信息记录不明确者),多为海外华侨创建,分布于多个墟镇:三埠镇新昌的天主教堂,赤坎的对洁会礼拜堂(龙背教堂),蚬冈墟和赤水墟的中华基督教福音堂,三埠镇新昌和荻海的中华基督教礼拜堂等。endprint

侨乡教会建筑的出现带来新的建筑风貌,而宗教社团的影响力,还会吸引信众聚集居住,带动一个城镇区域的发展。广州东山的开发就与清末民初教会的传播有关。基督教美国南方浸信会外国传道部(简称美南西差会)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897年)在七星岗顶建造教堂、培道女子学校、传道士住宅,在木棉岗建造东山神道学校(后迁往寺贝通津)。同年由浸信会华人教徒和海外华侨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创办的培正书院也从广州城内迁入东山。[7]受此影响,早期定居东山的归侨、侨眷多为基督教徒。如纽约赖神浸信会(华人教会)的信徒冼锡鸿定居东山后,凭藉其在侨界信徒中的影响,吸引众多华侨落户于此。

在潮汕及客家侨乡地区也有不少案例。如潮安县庵埠镇,商业繁荣,集中了天后宫、佛教寺院、天主教、基督教教堂等多处宗教信仰场所,影响周边村落。在梅县水车镇某侨乡村落,村内某一房派族人笃信基督教,村外镇上的教堂成为该房派信众参加基督教宗教团体,进行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这些家庭而言,教会社团及其教堂建筑则以其宗教吸引力,成为其活动的中心。

3 侨乡聚落形成多重性的内在空间关系

从构成空间网络关系的点、线、面要素来看,一方面,空间节点具有多重功能,链接多重社会关系网络。遍布于侨乡地区的银号、批馆、银行、邮局、会馆、商店、旅店、祠堂、宗教建筑,关联各种社会关系网络。而这些建筑节点的功能属性往往是多重的,符合当时社会关系网络复杂化的现实情况。如侨汇业务的递送网络,涉及银号、批馆、银行、邮局、商店乃至旅社进行协作,是由于侨汇业务空间跨度太大,几乎没有独家店面可以单独完成递送任务。建国前梅县地区各县正式挂牌的侨批局有59家,此外,没有正式登记挂牌而实际兼营的也有不少,[8]大部分的钱庄、银庄也经营侨汇业务,一些客栈、旅馆的经营者,本身就是水客出身,因此会同时兼营侨汇、船票代购业务。可见当时侨乡的实业家,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经营业务,充分发挥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多重联系作用。

另一方面,多重社会关系通过多重形式的空间路径实现链接。侨乡社会关系网络多重交织和叠加,对应于聚落空间,表现为通过多重形式的线状要素——交通路径,实现了侨乡聚落内部点状要素空间节点的链接,进而在更大范围实现了侨乡聚落之间的空间联系。

侨乡地区聚落群分布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呈现由线性特征向网络特征演变的复杂化趋势。主要是由于侨资注入,近代广东侨乡地区交通建设力度加大,不仅侨乡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通达快捷,而且水路、公路、铁路多类型交通形式形成互补、互联的交通网络,聚落沿交通路径密集分布,形成空间网络。如华侨投资兴建了潮汕铁路和新宁铁路,新宁铁路沿线设站多达46个,加之多条公路贯通,台山县境内北部和中部地区集中出现大量墟市。可见,在侨资引领的侨乡建设背景下,节点和路径所控制的区域形成空间网络系统,实现了由简到繁的结构演进。

总之,近代广东侨乡在多重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下,聚落空间形成高整合度的“都市-县城-墟镇-乡村”多层级城乡体系,是侨乡与海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深刻互动的结果,对应于移民网络、经济网络、资讯网络、社团、宗教网络等社会关系网络的节点,旅店、银号、侨批馆、商铺、教堂等建筑出现并成为聚落空间节点,这些具有多重功能属性的建筑关联多重关系网络,反映侨乡社会关系网络多重叠加、交织的关联情况。

(注:历史上广东省行政区划曾多次调整,本文研究地域范围主要包括广东省的广府、潮汕及客家三大汉族民系侨乡地区,未涉及1988年划出设省的“海南行政区”。)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0.

[2] 郑一省.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1): 35-45.

[3] 林家劲.近代广东侨汇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 广东历史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广东历史地图集[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147-148.

[5] 何舸.台山近代城乡建设发展研究(1854—1941)[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9.

[6] 张清秀.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338.

[7] 郑加文.广州东山近代独立式居住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8.

[8]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华侨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83.

责任编辑:于向凤endprint

侨乡教会建筑的出现带来新的建筑风貌,而宗教社团的影响力,还会吸引信众聚集居住,带动一个城镇区域的发展。广州东山的开发就与清末民初教会的传播有关。基督教美国南方浸信会外国传道部(简称美南西差会)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897年)在七星岗顶建造教堂、培道女子学校、传道士住宅,在木棉岗建造东山神道学校(后迁往寺贝通津)。同年由浸信会华人教徒和海外华侨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创办的培正书院也从广州城内迁入东山。[7]受此影响,早期定居东山的归侨、侨眷多为基督教徒。如纽约赖神浸信会(华人教会)的信徒冼锡鸿定居东山后,凭藉其在侨界信徒中的影响,吸引众多华侨落户于此。

在潮汕及客家侨乡地区也有不少案例。如潮安县庵埠镇,商业繁荣,集中了天后宫、佛教寺院、天主教、基督教教堂等多处宗教信仰场所,影响周边村落。在梅县水车镇某侨乡村落,村内某一房派族人笃信基督教,村外镇上的教堂成为该房派信众参加基督教宗教团体,进行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这些家庭而言,教会社团及其教堂建筑则以其宗教吸引力,成为其活动的中心。

3 侨乡聚落形成多重性的内在空间关系

从构成空间网络关系的点、线、面要素来看,一方面,空间节点具有多重功能,链接多重社会关系网络。遍布于侨乡地区的银号、批馆、银行、邮局、会馆、商店、旅店、祠堂、宗教建筑,关联各种社会关系网络。而这些建筑节点的功能属性往往是多重的,符合当时社会关系网络复杂化的现实情况。如侨汇业务的递送网络,涉及银号、批馆、银行、邮局、商店乃至旅社进行协作,是由于侨汇业务空间跨度太大,几乎没有独家店面可以单独完成递送任务。建国前梅县地区各县正式挂牌的侨批局有59家,此外,没有正式登记挂牌而实际兼营的也有不少,[8]大部分的钱庄、银庄也经营侨汇业务,一些客栈、旅馆的经营者,本身就是水客出身,因此会同时兼营侨汇、船票代购业务。可见当时侨乡的实业家,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经营业务,充分发挥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多重联系作用。

另一方面,多重社会关系通过多重形式的空间路径实现链接。侨乡社会关系网络多重交织和叠加,对应于聚落空间,表现为通过多重形式的线状要素——交通路径,实现了侨乡聚落内部点状要素空间节点的链接,进而在更大范围实现了侨乡聚落之间的空间联系。

侨乡地区聚落群分布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呈现由线性特征向网络特征演变的复杂化趋势。主要是由于侨资注入,近代广东侨乡地区交通建设力度加大,不仅侨乡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通达快捷,而且水路、公路、铁路多类型交通形式形成互补、互联的交通网络,聚落沿交通路径密集分布,形成空间网络。如华侨投资兴建了潮汕铁路和新宁铁路,新宁铁路沿线设站多达46个,加之多条公路贯通,台山县境内北部和中部地区集中出现大量墟市。可见,在侨资引领的侨乡建设背景下,节点和路径所控制的区域形成空间网络系统,实现了由简到繁的结构演进。

总之,近代广东侨乡在多重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下,聚落空间形成高整合度的“都市-县城-墟镇-乡村”多层级城乡体系,是侨乡与海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深刻互动的结果,对应于移民网络、经济网络、资讯网络、社团、宗教网络等社会关系网络的节点,旅店、银号、侨批馆、商铺、教堂等建筑出现并成为聚落空间节点,这些具有多重功能属性的建筑关联多重关系网络,反映侨乡社会关系网络多重叠加、交织的关联情况。

(注:历史上广东省行政区划曾多次调整,本文研究地域范围主要包括广东省的广府、潮汕及客家三大汉族民系侨乡地区,未涉及1988年划出设省的“海南行政区”。)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0.

[2] 郑一省.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1): 35-45.

[3] 林家劲.近代广东侨汇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 广东历史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广东历史地图集[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147-148.

[5] 何舸.台山近代城乡建设发展研究(1854—1941)[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9.

[6] 张清秀.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338.

[7] 郑加文.广州东山近代独立式居住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8.

[8]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华侨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83.

责任编辑:于向凤endprint

侨乡教会建筑的出现带来新的建筑风貌,而宗教社团的影响力,还会吸引信众聚集居住,带动一个城镇区域的发展。广州东山的开发就与清末民初教会的传播有关。基督教美国南方浸信会外国传道部(简称美南西差会)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897年)在七星岗顶建造教堂、培道女子学校、传道士住宅,在木棉岗建造东山神道学校(后迁往寺贝通津)。同年由浸信会华人教徒和海外华侨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创办的培正书院也从广州城内迁入东山。[7]受此影响,早期定居东山的归侨、侨眷多为基督教徒。如纽约赖神浸信会(华人教会)的信徒冼锡鸿定居东山后,凭藉其在侨界信徒中的影响,吸引众多华侨落户于此。

在潮汕及客家侨乡地区也有不少案例。如潮安县庵埠镇,商业繁荣,集中了天后宫、佛教寺院、天主教、基督教教堂等多处宗教信仰场所,影响周边村落。在梅县水车镇某侨乡村落,村内某一房派族人笃信基督教,村外镇上的教堂成为该房派信众参加基督教宗教团体,进行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这些家庭而言,教会社团及其教堂建筑则以其宗教吸引力,成为其活动的中心。

3 侨乡聚落形成多重性的内在空间关系

从构成空间网络关系的点、线、面要素来看,一方面,空间节点具有多重功能,链接多重社会关系网络。遍布于侨乡地区的银号、批馆、银行、邮局、会馆、商店、旅店、祠堂、宗教建筑,关联各种社会关系网络。而这些建筑节点的功能属性往往是多重的,符合当时社会关系网络复杂化的现实情况。如侨汇业务的递送网络,涉及银号、批馆、银行、邮局、商店乃至旅社进行协作,是由于侨汇业务空间跨度太大,几乎没有独家店面可以单独完成递送任务。建国前梅县地区各县正式挂牌的侨批局有59家,此外,没有正式登记挂牌而实际兼营的也有不少,[8]大部分的钱庄、银庄也经营侨汇业务,一些客栈、旅馆的经营者,本身就是水客出身,因此会同时兼营侨汇、船票代购业务。可见当时侨乡的实业家,注重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经营业务,充分发挥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多重联系作用。

另一方面,多重社会关系通过多重形式的空间路径实现链接。侨乡社会关系网络多重交织和叠加,对应于聚落空间,表现为通过多重形式的线状要素——交通路径,实现了侨乡聚落内部点状要素空间节点的链接,进而在更大范围实现了侨乡聚落之间的空间联系。

侨乡地区聚落群分布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呈现由线性特征向网络特征演变的复杂化趋势。主要是由于侨资注入,近代广东侨乡地区交通建设力度加大,不仅侨乡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通达快捷,而且水路、公路、铁路多类型交通形式形成互补、互联的交通网络,聚落沿交通路径密集分布,形成空间网络。如华侨投资兴建了潮汕铁路和新宁铁路,新宁铁路沿线设站多达46个,加之多条公路贯通,台山县境内北部和中部地区集中出现大量墟市。可见,在侨资引领的侨乡建设背景下,节点和路径所控制的区域形成空间网络系统,实现了由简到繁的结构演进。

总之,近代广东侨乡在多重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下,聚落空间形成高整合度的“都市-县城-墟镇-乡村”多层级城乡体系,是侨乡与海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深刻互动的结果,对应于移民网络、经济网络、资讯网络、社团、宗教网络等社会关系网络的节点,旅店、银号、侨批馆、商铺、教堂等建筑出现并成为聚落空间节点,这些具有多重功能属性的建筑关联多重关系网络,反映侨乡社会关系网络多重叠加、交织的关联情况。

(注:历史上广东省行政区划曾多次调整,本文研究地域范围主要包括广东省的广府、潮汕及客家三大汉族民系侨乡地区,未涉及1988年划出设省的“海南行政区”。)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0.

[2] 郑一省.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1): 35-45.

[3] 林家劲.近代广东侨汇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 广东历史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广东历史地图集[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147-148.

[5] 何舸.台山近代城乡建设发展研究(1854—1941)[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9.

[6] 张清秀.澄海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338.

[7] 郑加文.广州东山近代独立式居住建筑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8.

[8]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华侨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83.

责任编辑:于向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节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