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明
那些成功人士总是迎着羡慕嫉妒恨的虚伪目光,有时候忘乎所以,有时候又无所适从。
最近我的编辑老师们都被韩寒、郭敬明们堵住了嘴。茶余饭后,张口闭口,都是《小时代》、《后会无期》这样的字眼。媒体同仁们也不怎么体谅人,整天票房东、票房西地在那玩数字游戏,他们倒不亦乐乎了,却不时地让同龄人躺枪。
我从十年前就知道,有一种成功叫韩寒和郭敬明。那时候,我甚至为他们所代表的那种个性而点赞。但凡遇到批驳他们的家长、老师,都会以不屑应之。但如今,当我把这种“成功”看得司空见惯之后,他们却转而变得惊诧了。风水轮流转,也无怪乎这种时空转变而带来的思想冲击。
我不知道在心理学上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就是说,当周围的人不断地重复一个话题之后,会给听者造成无形的压力。如果恰好他们说的人、事你没有听过,哪怕他们说的只是一点八卦韵事,你没听过或知之甚少,就难免有OUT的感觉。
既然连他们谈郭敬明与韩寒,我就不得不去电影院也随波逐流地脑补一下他们各自的神作。以备下次探讨时我也能适时插上两句。但一开口就发现,我根本没有插话的空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吃完麦当劳早餐走进办公室,把要校对的书稿呈送给领导们之后,坐下来准备接受又一波的“新生代现象”洗礼。
编辑老师先是说了两位作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赚了10亿票房,继而感叹:这么年轻,第五代导演都拼不过他们。一本书就能卖几百万册……哦对了,小张,你们都是“80后”吧?什么时候你也挖掘一个这个级别的作家,一年我们搞定5本,全年的奖金就有着落了。
八竿子打不着好不好啊?不过让我略感欣慰的是,那些教导我们不要像韩寒学的长辈们,终于开始让我们向韩寒看齐了。他们用十年的时间终于转变了自己的看法,就像他们不曾有过偏见一样。
坦白讲,1980年代出生的人一般都是不需要心灵鸡汤的,不管是从哪个领域出发,都能随手扒拉出一堆同龄成功人士,供汝膜拜或狂喷。我曾经看到过一段电视台的采访,是有关刘翔奥运退赛之后市民们的看法。一个北京出租车司机面对镜头,苦大仇深地说:“他欠我们的。”看得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我其实很想问,他那样想的根源是什么?他要求一个陌生人去完成他自己认为的那种神圣使命的理由又是什么?
对外人外事外物指手画脚,己所不欲偏施于人,成了特色。于是,就有那么多人需要你去证明给他们看,就有那么多人总想证明给别人看。
《后会无期》里,钟汉良演的那个骑行中国的摩托客说:“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他的妻子,在他们骑行的路上死于意外,他一个人继续两个人的旅程。电影里,他爬上一颗巨石,仰望着天空对着两个东极岛民大声说:“你们的偶像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卫星。”境界立马不一样了。
一个理想的人生,是为自己吹过的牛皮而奋斗终身的人生。有些人活成了面子,有些人活成了里子。有些人在意结果,有些人在意过程。只有那些活得真实的人,才能强大到把成功、理想为噱头的激励主义圣经踩在脚底。
但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所谓的“证明自己”演变成了炫富、显比的代名词。那些趁早的出了名的年轻人和早早就成了富二代的小开们,总是迎着羡慕嫉妒恨的虚伪目光,有时候忘乎所以,有时候又无所适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