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2014-08-27 19:38高玉平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14年5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高层建筑医院

高玉平

【摘 要】加强医院建筑高层化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医疗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是讨论在医院建筑高层化后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医院 高层建筑 消防安全管理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fire safety of high-rise hospital buildings i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ospital manage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ensure medical saf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in the hospital after the high-rise building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n hospital.

【Key words】Hospital; High rise building; Fire safety management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化医院建筑也向着大型化、高层化发展。但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扑救难度大,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也将加大,这就给医院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医院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医院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大,易燃物品集中,重点部位、维修施工作业常需动用明火,场所内人员吸烟等,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

2、医护人员、病员、陪伴、探视亲友人员密集,加之住院病员大多行动困难不易疏散。

3、部分医护人员、招聘员工、外包单位工作人员的防火安全意识薄弱,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对本岗位的火灾危险辨识风险评价意识不够。一旦发生火灾时,由于自防自救能力较差而不能及时控制初起火灾,给医院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

4、在诊疗过程中多种易燃易爆物品被大量使用,同时各种大型检查设备、电加热器具等现代化医疗和电气设备用电量大、设备总价值高。据统计医院现在90%的设备为电气设备,且有部分设备需要长时间(24小时)运行。

5、资金投入不够,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运行受到制约。任何好的管理运行模式都离不开充足资金的保障。由于,医院扩建、人数不断增加,资金缺口较大,导致消防管理“无米下炊”,使得消防管理的正常运行受到制约。

因此,如何做好医院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医院、患者和社会的重大课题。

二、医院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及特点

在我国,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的规定,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非单层民用建筑和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称为高层建筑。医院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下列特点:

1、发生火灾概率较大

医院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较为复杂,电器设备繁多,用电量较大,一些医疗设备必须长时间运行无法关闭等问题,很容易发生火灾。而医院高层建筑现代化程度高,易燃物较多,引燃后不易扑救,如果管理出现漏洞,建筑物内火灾自动系统不能正常启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会成倍的增长。

2、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医院高层建筑物建筑高度越高,内部结构越复杂,发生灾害是安全疏散越困难。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垂直疏散距离长,疏散到地人员需要时间较长;二是疏散人员集中困难,医院病员、陪伴不熟悉消防疏散路线,病员大多行动困难,疏散转移难度较大,在疏散通道内容易出现拥挤踩踏情况;三是医院高层建筑大多为了节能使用玻璃幕墙等全封闭模式,火灾发生时火势和烟气迅速向上蔓延,烟气只能通过防排烟设备进行排出,如果设备故障,将增加疏散救援难度。

3、火势蔓延迅速。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风道、电缆井等竖向井道,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烟囱效应,烟气最大可达6—8m/s,使火势迅速蔓延。建筑物越高,形成风速越大,风速越大,火势的蔓延速度越快。

4、火灾扑救难度较大。现在的医院在建筑设计上,为了美观节能外立面大多采用玻璃幕墙等材料进行全封闭,当医院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消防队员使用的灭火救援设备往往无法通过窗户建立救援通道,向内进行救援。所以,扑救高层火灾需要利用室内设施。

三、医院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1、完善管理,健全机制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认真履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各项防火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对高层建筑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大部分的火灾是由于人的疏忽大意或操作上的不当造成的。因此,医院应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四级”管理,即:医院、科室、班组、个人。个人每天上下班对诊疗责任区物资设备及电源关闭情况进行安全检查;班组负责人每天对责任区进行检查;科室责任人每周对本科室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自查;医院主管安全领导每月组织一次相关职能科室对全院的安全大检查。同时,加强保卫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协调相关部门整改,不能整改的及时上报医院,并全程跟踪督促隐患的整改。在检查中,做好检查记录、影像资料的取证收集工作,把预防工作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使防火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将防火工作做到层层抓、大家管的齐抓共管局面。

2、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定期维修保养制度

认真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和保养,确保其在火灾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医院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消防设施,更应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疏散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和消火栓等,都应该有专业、有资质的消防公司进行周、月、季、年定期的严格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上报医院保卫部,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维修,确保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建立档案记录每次检查情况。

3、做好监控人员培训,加强消防安全意识

任何先进的消防设施、设备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监控人员要熟悉各类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懂得如何排除置一般性故障,协助消防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维修,及时发现、排除影响设施设备运行的不安全因素,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坚持做好值班记录。

4、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宣传教育是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要求,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贴近实际,突出针对性。对医院新进员工,安全知识教育是岗前培训的必修课程,为新员工讲授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能,确保所有新进员工先培训后上岗。对特殊岗位人员(如电工、电梯工、锅炉工等)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100%,并定期组织这些特殊广为人员学习,不断提高特殊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贴近生活,突出丰富性。以国内外医院的重大火灾事故作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案例来提高感染力和说服力,更利于教育员工吸取事故教训,使员工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安全。贴近群众,突出实效性。创新宣传的形式,发放宣传资料、进行防火安全知识竞赛等不同的形式,加强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医护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会安全”,从而有效的减少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5、科学制定应急疏散预案,重视义消队伍演练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为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做出的详细安排,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

结 语

在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时,一定要考虑病人的行动能力。一是科学设定疏散程序。发生紧急情况时,对于能正常行走的病人应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有序的从疏散楼梯进行疏散,不能正常行走病人应在医护人员的组织下进入楼层避难区暂时躲避,等待救援,同时要安排义消队员人员在场进行保护和安抚病人情绪,防止不能正常行走的病人在疏散时抢道,造成混乱,影响疏散。二是合理分工。要将高层楼内的所有现场医护职工、清洁人员纳入组织体系中,并且要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三是在每层的疏散通道明显位置设置疏散路线的指示图,标明火灾发生时的疏散方向。四是加强对医护人员和义消队伍的应急疏散预案程序的培训和演练,让每个医护人员熟悉预案程序,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知道疏散楼梯的位置,会引导病人疏散,会扑灭初起火灾。在应急演练过程中,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应急预案。从而,使预案符合实际,在发生火灾时,能马上启动,从而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责任编辑:丛 军)

参考文献:

[1] 孙伦 建筑消防设施工程技术

[2] 易军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运行机制的探讨和研究

[3] 周玉良 医院日常管理中的消防安全隐患及高层病房人员疏散对策分析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管理高层建筑医院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