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龙
很久以前,我对身边的传统不甚理解。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悟出了其中的一些深意。
一次出完差,我叮嘱司机离开时一定要把房费结了,小伙子十分不解:“把房费结了?”我们是客人,他们招待我们,房费还要自己结?何况我们不是一般的客人,我们来自上级机关,来这里也完全是为了他们的事情。如果让一个老农来看待这件事,也的确如此。可是,我们不是老农,先辈之所以定下这样的规矩,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不能怪小伙子,他入伍时间不长,在他们苏北农村走亲戚不可能掏房费。“照您这么说,那我们不是还得出饭钱?”他抬杠似地问。“应该出,只是现在都不出了。”我清楚地记得那年生产队长领公社干部到我家吃饭,吃完饭公社干部将饭钱压在饭碗下。几十年了,这一幕记忆犹新。堂兄如今当村长,干部都到他家吃,年终结账,嫂子总抱怨贴的酒菜太多。还有一个人坚守着吃饭给钱的传统,他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金国,不管到哪里,吃完饭他都在饭碗下压5块钱。
过去,部队每年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做好事成了大家的习惯;每年都要组织几次捐款,伴乐总是那首动人心弦的《爱的奉献》;每年都要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每年都要上街打扫马路清理垃圾,真心对自己说要把驻地当故乡……我在基层当政工干部那两年,常常代表组织去给新婚干部送关怀,还给千里之外的官兵家属寄过钱。很多很多的好传统,我们都记得,他们都晓得。那些举动,一定曾经照亮别人的心房。
新人不了解过去的传统,逝去的先辈也许心急如焚;了解传统的人也不一定愿意坚持传统,并非所有人都把传统当回事。然而,不知道过去便无法面向未来,靠优良传统起家的人们不该失去对传统应有的尊重。
那些传统真的很有深意,只要稍微想一想,立刻就会觉得温暖感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