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全面收益呈报模式探析

2014-08-26 22:36刘建中张美
会计之友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

刘建中 张美

【摘 要】 根据收益呈报模式的发展历程,将收益呈报模式分为传统的收益呈报模式和全面收益呈报模式,文章通过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指出全面收益呈报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有用目标,并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全面收益的最佳选择,根据我国目前收益呈报存在的养老金等内容的不完整和结构上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提出相应完善思路及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收益呈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3-0017-04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会计收益模式愈来愈呈现出局限性,此时对新的收益呈报模式产生了需求,对它的需求让后人不断思考如何更加准确可靠地反映这些会计事项,以确定合理、可行的收益呈报模式。从总体上看,传统会计收益的局限性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会计收益的局限性

传统会计收益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原则,用以“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的消耗与现时的收益进行配比,这种配比关系在“时间”方面并不完全合理,最后提供的收益也不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影响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传统会计收益主要报告了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影响,未来事项由于在时间、风险、金额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未将其纳入已报告的收益中,信息使用者是利用“历史信息”面向未来作出决策,影响其决策效果。罗伯斯·斯特林教授于1984年发表的《公司正在报告无用的数字》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进行了批判。

(二)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

早在18世纪初期,美国已经形成了证券市场,此时证券市场尚未成熟,到了20世纪,美国证券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财务报告信息使用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公司的管理人员向证券市场职业投资者转变,证券市场的变化推动了会计目标的变革,进而影响收益呈报模式。另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证券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都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行的收益报告模式已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收益呈报模式。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

20世纪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及石油危机导致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出现较大的波动,金融行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明显提高,此时,出现了以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为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要随着基础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而变动,而且,在取得和计算时会有一种杠杆作用。在取得衍生金融工具时,通常不会或者发生少量的现金流出;在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期间,其价值波动幅度较大,这种杠杆作用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给传统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结算金额取决于未来期间合约的变化,即使是有利的变化,未来带来经济利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衍生金融工具违背了传统资产或者负债的确认条件。第二,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不能满足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要求,在取得和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期间,通常发生较少的现金流出,如果把“较小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历史成本,显然不能解释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价值,所提供的信息含量大打折扣,甚至会误导投资者。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前一年的净资产有4亿多,报告上反映的“良好业绩”却隐藏着“倒闭危机”,因此,将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未来风险与收益”纳入财务报告势在必行。FASB及I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都主张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现将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大量的信息在附注中披露显得冗杂,又提出在表内确认的设想。1990年,理查德·布雷登就提出历史成本报告无法准确揭示企业的金融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四)会计目标的转变

关于会计活动的目标,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受托责任观,另一种是决策有用观。要实现会计目标,必然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可靠性强调的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真实地反映各种交易或者事项;相关性强调的是企业提供的信息要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要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不否定历史信息的预测价值)。

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发生的会计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能会产生冲突。按照传统的实现原则来确认收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价格波动较大的资产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却被排斥在报表之外,如果金额较大或是影响较大,达到了重要性水平,那么最后所提供的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收益信息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目前确定的会计要素来看,并未将人力资源、内部经营形成的品牌、管理者的才能等这些有重要价值的要素在表内确认,使得传统业绩报告难以反映企业的盈利价值,因此,从传统的会计收益向全面收益转变势在必行。

总之,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自身会计活动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收益模式对实现决策有用会计目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会计目标的转变对收益呈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收益已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收益。

二、全面收益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学基础

18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收益就是纯收入的意思,用公式表示就是总收入减去尚未被侵蚀的资本,这种解释和资本保全的思想相一致。

20世纪,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认为收益包括两个方面:真实收益和精神收益,真实收益就是指增加的财富,精神收益就是心理上的满足程度。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基础的全面收益更加接近于真实收益。

诺贝尔奖获得者希克斯认为收益是在期末和期初保持财富等同的前提下,能够获得的最大消费额度。

根据以上的分析,经济学上的收益既考虑了过去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也考虑了资产现时价值变动的结果,会计上全面收益的理念和经济学上的真实收益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越多的收益项目采用现值计量(这也是收益呈报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收益就越趋近于经济收益,市场和信息使用者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企业的股票价值。

(二)会计学基础

理论界关于会计收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本期营业观”,另一种是“损益满计观”。本期营业观主张只有当期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才能反映在收益表中,非正常的活动未反映在收益表中,能够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这种观点和受托责任观相一致;损益满计观与本期营业观相比,除了包括本期正常经营活动带来的收益,还强调非正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也要纳入收益表中,美国SFAS No.130《报告全面收益》要求不仅要提供业主交易的收益,也要提供业主交易之外的任何资源的变化,提供更加真实的收益信息,有助于实现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三)财务学基础

会计学和财务学密切相关,会计学计量的收益数据为财务学分析企业财富是否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财务学中的“干净盈余理论”也为全面收益提供了理论支撑。1995年,费尔萨和奥尔森在《经营和理财活动的计价和干净盈余会计》中提出了“干净盈余理论”,该理论为通过利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数据来评价企业价值提供了数学模型。费尔萨和奥尔森认为在理想的状态下,“股利流”是影响企业价值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企业所有者全面收益的变动只能由收益或者净红利引起。根据干净盈余理论,企业应当尽可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的价值,充分发挥收益表对投资者评价企业价值的作用,降低投资者通过其他途径评价企业价值所花费的代价。干净盈余理论直接影响公允价值及现值的计量属性。总之,干净盈余理论认为全面收益比传统收益更能为投资者评价企业价值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全面收益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目前,关于会计计量属性,有的国家强调以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作为辅助计量属性,有的国家强调报表项目尽可能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多数国家采取折中的方法,即采用混合计量属性。各国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概念都很相似。

IASB认为:公允价值是熟悉情况的当事人在公平的交易中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是债务清偿的金额;FASB强调公允价值在熟悉情况的、非关联的各方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是债务清偿的交易金额;我国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资产或者负债是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根据上述公允价值的阐述,笔者认为:公允价值是企业持续经营的状况下,熟悉情况的、非关联的打算交易的双方达成的交易价格(主要是估计价格)。强调公允价值最终通过估计价格来反映,主要是因为公允价值不是现实的交易价格,是以意愿交易双方的合同为基础。

全面收益的内容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和未实现的收益,它的会计目标就是决策有用,强调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理论上来讲,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其会计目标,但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在每一个时点都获得资产或者负债的可靠的公允价值信息,因此全面收益采用的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混合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能满足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要求,对物价变动较大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也不能真正反映资产的价值。葛家澍先生认为:“未来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计量方式,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根据决策有用的目标理论,需要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全面收益计量属性的最佳选择),但是面临现实会计环境,又不得彻底舍弃历史成本,所以,全面收益的计量属性应当定位于混合计量属性上。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其他全面收益中的应用

FASB认为全面收益就是一个主体与业主以外的主体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美国将已实现的损益和未实现的损益分为损益项目和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已实现的项目就是损益表项目,未实现的项目作为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目前我国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都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未实现利得,传统的净收益反映的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实现的收益,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将全面收益呈报模式作为目标,不断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将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剔除掉会计准则中不允许确认的)纳入收益表中,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准确性,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三)我国收益呈报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CASNo.30(2006)财务报表的列报中要求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至少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体现了全面收益的思想,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全面收益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从内容上讲,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确定的全面收益不完整

美国最早提出全面收益的概念,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没有赋予全面收益完整的概念,只是将收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这类收益采用的是实现原则;另外一类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这类未实现收益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目前我国的收益报告中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之和就是综合收益总额,这一点和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相同的。SFAS No.30《报告全面收益》(1997)准则中规定将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累计退休金给付义务超过退休金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在全面收益中列报,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养老金会计这一部分却仍是空白,这也影响了全面收益列报的完整性。

2.从结构上讲,全面收益报告计量属性前后不一致

在全面收益表中,综合收益总额是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其他综合收益得到的,净利润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其他综合收益采用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最后列报的综合收益总额的相关性及可靠性大大降低。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发达,公允价值信息难以及时取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缺乏可操作性,公允价值的技术问题也会影响其在全面收益报告中的应用。

(四)完善全面收益报告的建议

1.在内容上,明确并完善具体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CAS30号——财务报表的列报蕴含了综合收益的信息,目前尚未制定全面收益准则,全面收益报告还存在较大的操纵空间,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全面收益准则,明确全面收益的概念,不断完善我国的养老金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等,全面收益呈报的完善也对此产生了需求。

2.从结构上来讲,综合收益总额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基础

目前,我国的综合收益总额等于传统的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前后计量属性存在冲突,全面收益呈报是基于会计决策相关性目标提出的,所以笔者认为,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是:将调整的传统的净收益加上其他综合收益,作为综合收益总额列报。具体的调整方法是:将非货币性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重置成本计量,货币性资产(负债)一般情况下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如果面临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环境,货币性资产(负债)应当调整为实际购买力金额。在传统收益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种观点和前面所讲述的将全面收益定位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上并不矛盾,而且工作量有所降低,增加了可行度。

3.不断完善市场环境,防止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目前虽然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出台了不同的具体准则实施细则,制定了确定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具有可操作性,也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了挑战。难点就在于公允价值是在没有真实交易的前提下对交易价格的估计,通常采用的估价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无论哪一种方法的运用,都强调运用来自活跃市场的信息,所以不断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可以减少公允价值估值的偏差。

4.收益的呈报必须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修改收益的列报及披露内容时,会产生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成本,比如收益信息的产生、披露、监管部门制定规范等,所以,我们可以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革新,也可以避免对会计实务界造成巨大的冲击。

四、结论

目前我国的会计目标总体上倾向于受托责任观,收益表的呈报是在原来基本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项目,基本收益是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其他综合收益是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那么最后的综合收益既不是“历史收益”,也不是“公允收益”。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地位肯定会得到提高,可以在基本收益报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调整的项目主要包括销售存货的成本、长期资产的摊销,以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确定各期的成本与费用。此外,可以将利润表重新分类,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基础上,先提供已经实现的收益,(将原来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剔除),然后再反映未实现的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最后提供其他综合收益信息,这种收益呈报模式总体上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基础,为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收益信息。因此,要想形成完善的收益呈报模式,首先要完善全面收益理论,然后明确全面收益的范围并解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周萍.FASB和IASB财务业绩报告项目研究回顾[J].会计研究,2007(9).

[2] 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3] 葛家澍,叶丰滢.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J].审计研究,2009(5).

[4] 刘玉廷.关于中国企业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问题[J].会计研究,2009(9).

[5] 高国琴.公允价值计量、企业收益表与报表使用者——基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视角[J].财会通讯(综合),2011(9).

[6] 孔令辉.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会计研究,2010(3).

[7] 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

[8] 赵琳.全面收益理论对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影响[J].会计研究,2012(7).

[9] 路晓燕.公允价值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4).

[10] 杨吉生,何明.我国应用全面收益报告的现实意义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5).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
在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及其前景分析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分析
会计披露方式对消除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反直觉效应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刍议
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基础理论探讨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