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张爱玲的《谈吃与画饼充饥》。
张爱玲给世人的印象是:微仰着头,扶着腰际,眼尾斜斜地扫过来,高傲孤绝似乎远隔于俗世之外。但她的饮食文字却无意中拉近了读者对她的感观,平添了几分亲近。
这期,让我们一起在舌尖上品味张爱玲,也许品出的不光是美食,亦有人生中各种说不尽的苍凉滋味。
安徽:合肥丸子与粘粘转
张爱玲虽然没到过安徽,但她却与安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张爱玲的曾外祖父就是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即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嫁给了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李家的一些仆人也随之到了张家,饮食之风便受到影响。
张爱玲熟谙安徽美食,但给张爱玲留下深刻印象的安徽特色美食只有两样:合肥丸子与粘粘转。
所谓“合肥丸子”其实就是糯米圆子。做合肥丸子时,先要煮熟一锅不硬不烂的糯米饭,凉了后捏成一个个小团,把调和好的肉糜放进米团里捏拢,大小和汤圆差不多,然后把糯米团放在蛋汁里滚过,再放进油锅煎熟,其外皮金黄酥脆,丸心滋润鲜美。这道菜唯有张爱玲的奶妈何干会做,因为何干就来自合肥乡下。
张爱玲弟弟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中回忆说,姐姐喜欢吃合肥丸子,连带引得全家人都爱上这道菜。张爱玲自小嘴就刁,对合肥丸子却有浓厚兴趣,看来是非常合她口味。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蒸蒸日上,今天合肥丸子的品种丰富多了,丸心也不只是张爱玲当年偏爱的肉糜,还有荸荠、豆腐、挂面、莲藕、绿豆、萝卜等。
另一种让张爱玲难忘的安徽吃食是“粘粘转”(音),它是安徽无为州的一种特色小吃。李菊耦到张
家后,李鸿章将无为州的田产给她作为陪嫁。在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张爱玲忆及姑姑老想吃一种叫粘粘转的食品,它是用青麦粒做成的,张爱玲说:“田上人家捎来的青色麦粒,就是没有成熟饱含浆汁的青麦粒,下在一锅滚水里,满锅小绿点子团团急转……”吃起来清香四溢。其实张家这富有情趣的吃法与当地吃粘粘转不尽相同。青黄不接的乡下五月天,人们天天盼麦熟,麦子就是不熟,于是就有人割下青麦,揉出胖乎乎的青麦粒,或放到油锅里爆炒;或拿到石臼上舂成麦片,放入糯米面中蒸熟。当地吃法只求解饿,却少了张爱玲所说的情趣。
张爱玲对这两样美食情有独钟,多半与她祖上有些瓜葛。这些瓜葛钤印心中,沉淀成现实人生的底纹,挥之不去。
天津:鸭舌头小萝卜汤
张爱玲两岁时,她的父亲张志沂通过民国交通总长张志潭的关系,在津浦铁路担任英文秘书。1923年,张爱玲全家由上海迁到天津。
张爱玲对天津童年的回忆,大抵与吃食有关:最早跟着母亲学认字,可以得到两块绿豆糕的奖励;跟着大人到戏园子看戏,落下了满地的瓜子壳;夏日坐在洋房的院子里,“喝完满满一碗淡绿色、涩而微甜的六一散,看一本谜语书”……张爱玲喜欢吃软、嫩、香、甜的食物,松子糖、云片糕、桂花蒸、酸梅汤、生煎馒头、糖醋小排是她的最爱,在张家的除夕餐桌上绝对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张爱玲晚年时频频去看牙医,这与她喜吃甜食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张爱玲还提到在天津吃过的鸭舌小萝卜汤和腰子汤。
关于鸭舌小萝卜汤,张爱玲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这段短短的文字色香味俱全,细致入微,只有真正的吃家才能体会得到其中的味道。而且正如张爱玲所说“清腴嫩滑”的鸭舌,吃起来很有些像男女之间接吻的感觉,颇有销魂味道。可惜,查遍各种天津老菜谱及民国以来文化名人关于天津美食的随笔,均不见关于“鸭舌小萝卜汤”的记载,或许,这道菜已失传;或许,这是当年张家的南方佣人们乡下的吃法,也未可知。
张爱玲天津记忆中另一种美味是腰子汤。即一副腰子与里脊肉、小萝卜同煮,里脊肉女佣们又称“腰梅肉”,大概是南京话,爱玲一直不懂为什么叫“腰梅肉”,又不是梅干菜炖肉,多年后才恍然悟出是“腰眉肉”。腰上两边,打伤了最致命的一小块地方叫腰眼,腰眼上面一寸左右就是“腰眉”了,百姓生活里这语言上的神来之笔令爱玲深深震撼,吃食中也可长不少学问。
在天津的6年,是张爱玲童年里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只是这种快乐很短暂,就像她小时候常常梦见吃云片糕,吃着吃着,薄薄的糕变成了纸,除了涩,还感到一种难堪的苦味。这是张爱玲的童年寓言,也是张爱玲的苍凉命数。
上海:清炒的新鲜苋菜
张爱玲8岁那年,天津家里发生了大事。据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中回忆:“1927年1月,张志潭被免去交通部总长之职,我父亲失了靠山,只好离职。他丢了这个平生唯一的小小官差,心里当然深受刺激,这才痛下决心,赶走了姨太太,写信求我母亲回国。我们于1927年春天搬回上海——因为我舅舅一家都住在上海。”
然而黄逸梵回国不久后便离婚,再次出国,这让张爱玲感受到了蜻蜓点水般的母爱,感情还没有捂热就立刻被抽离,但不得不说,她与母亲之间还是有着温软馨香的回忆。在张爱玲回忆美食的文字中,就流淌着平和得难以觉察的亲情。
八九岁的时候,张爱玲有一次吃鸡汤,吃了一口,道:“有药味,怪味道。”家里人都说没有什么。 母亲不放心,叫人去问厨子一声,厨子回说这只鸡是两三天前买来养在院子里的,看它垂头丧气的仿佛有病,所以给它吃了“二天油”,是像万金油玉树神油一类的油膏。母亲虽没说什么,可爱玲知道母亲对她的诧异与注意。她心里得意得飘飘欲仙,觉得是有生以来最大的光荣。
张爱玲在上海与母亲同住时,常去对街的舅舅家吃饭,而每每母亲都会带一份清炒的新鲜苋菜。1955年,张爱玲移居美国,生活孤独而凄凉。有一天到唐人街买菜,看到店铺外陈列的大把紫红色的苋菜,不禁怦然心动。随处可见的苋菜也让张爱玲“怦然心动”,也许,她是动了思母之情吧!
在张的笔下,苋菜是色彩丰富,性感怡人的:“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呼呼的苋菜香。”
张爱玲对苋菜的把握绝对是美食家级别的,她说:“炒苋菜没蒜,简直不值一炒。”蒜瓣在这道江南鲜味中,是充当小蜜的角色。
张对苋菜非常有画面感的这段描述,相信会一下子就勾起了读者们对儿时的回忆,把米饭染红了吃,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有乐趣,可以增加食欲。
苋菜不仅是美食,还是良药,中医认为它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止血消肿、杀虫杀菌、止痢消炎,还能防治夜盲症。清人薛宝成《素食说略》记:“苋菜有红、绿两种,以香油炒过,加高汤煨之”,这种做法也很妙,因为先炒再煨更能使之香浓,更凸显苋菜的鲜美。
各地小吃:油煎萝卜丝饼和臭豆腐
小吃、零食是张爱玲美食生活与文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戴文采在《我的邻居张爱玲》中这样说道:“女人进食并不为肚子饿,只是闲情的释放,属于趣味主义,而且愈是挑嘴愈现精致,没有办法对自己的情趣苟且,这才是零食的精神内涵。光吃零食如果是柔艳,极端挑嘴就是刚强,柔艳刚强,真正的亮烈难犯,(所以)《今生今世》书里说张爱玲‘柔艳刚强,亮烈难犯。”
张爱玲喜欢用大玻璃杯喝红茶,还喜欢吃芝麻饼。粉粉屑屑掉点芝麻渣子,非常“香风细细”。
在香港时,张爱玲还喜欢吃油煎萝卜丝饼。做法是用发酵的面粉做成面浆,垫在铁模子底部,取挤干水分与葱末拌匀的萝卜丝,放在面浆的中央,再放面浆覆盖起来。再在面饼的居中处放河虾一只,然后放在锅里油炸,出锅则两面金黄,中间虾鲜红、脆鲜,里边萝卜丝清香异常。
臭豆腐干也是张爱玲最喜欢吃的小吃之一,她曾描述自己追着买豆干的滑稽情形:“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来,噔噔奔下六层楼梯,跟踪前往,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似乎总有点可笑。”爱玲是极爱豆制品的,就连豆腐渣也有妙用:“豆腐渣浇上吃剩的红烧肉汤汁一炒,就是一碗好菜,可见它吸收肉味之敏感;累累结成细小的一球球,也比豆泥像碎肉。少掺上一点牛肉,至少是‘花素汉堡。”
用剩的红烧肉炒豆渣是暗合了美食原理的,实际上,江西有道名菜“雪花泥”,做法就是用红烧肉加豆渣炒;四川名菜里有豆渣鸭子、豆渣猪头。而且用雪菜加肉末(或火腿末)炒豆渣,起锅的时候加蒜苗,绝对是豆渣最好的归宿。
豆渣做成的菜常被雅称为“雪花”,似乎是为了掩饰其低贱。实际上豆渣是登得上大雅之堂的。大美食家唐鲁孙特别喜欢用火腿油炒豆渣,说吃在嘴里酥松香脆,比福建肉松还好吃。据说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最会炒豆渣,也是用火腿末来炒。在台湾时,胡适吃到这道菜会说既下饭,又慰乡思,还戏称这道菜是“圆梦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