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2014-08-25 15:39朱妮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

朱妮

让时政热点走进初中思品课堂既是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考取胜的重要路径。如何在二轮复习中开展时政专题复习,发挥时政热点的教学实效值得每位毕业班教师思考。笔者认为,二轮复习中时政专题的利用,不能仅停留在时政热点的了解与考点知识的巩固上,应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作为市二轮复习示范课,通过“中国梦”主题下的素材变式,针对学生主观题中存在的人为遗漏信息、错误理解信息、孤立看待信息等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图片激趣,引出话题

1.教师展示右图,并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分享:“蓝天白云”“一个人”“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伴随着五花八门的回答,学生进入了课堂学习。

2.教师启发学生反思:主观题素材好比这幅图,一看是蓝天白云,再一看却会有新的发现。提取素材有效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拨云见日的过程。

环节二:发现问题,分享经验

1.教师呈现一则短材料(素材一),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类型(包括表格、结构图、思维导图等等),简明呈现材料的核心要义。

素材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而且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寻找学生在提取短材料有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并透过实物投影,呈现典型作业。

实物投影一:范例作业。

实物投影二:遗漏有效信息的作业。

实物投影三:孤立看待信息的作业。

实物投影四:错误提取信息的作业。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分享解题经验。

学生围绕“漏”读的问题,提出逐字逐句读材料、通过标点符号确定层次、圈画关键词(如主语、行为动词、排比词)等解决方法。

学生围绕“孤”读的问题,提出主观题素材句与句、段与段、材料与材料之间常见的联系有3W(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因果、辩证、总分等类型。

学生围绕“误”读的问题,提出不要急于动笔答题,要先逐句看后整体看的解决方法;以及借鉴语文学科概括材料,分析层次的阅读方法。

环节三:变式练习,巩固方法

1.教师呈现一则政论性文章,培养学生初步理解政论性文章(讲话)的能力。节选了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有关“中国梦”的四段内容。该素材不同于短材料,篇幅很长,但层次清晰。要求学生迅速提取文章主题词、各段落核心要义以及段落间的联系。

启发思考:比较篇幅较长的政论性文本与短材料两类素材,在审读方法上有哪些异同?提取政治性文章有效信息有哪些方法?

2.教师呈现右图,要求学生提取该图的主题词、核心要义以及核心要义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考提取图片有效信息的方法。

3.教师总结:主观题素材的类型有很多,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漫画等多种呈现形式。前面的三则素材内容相同,但呈现形式不同。在提取素材信息时,方法虽略有差异,但都应遵循“先逐个提取,再整体把握”的基本原则。

环节四:综合分析,把握联系

1.教师呈现一组材料(材料A和B),要求学生阅读这组材料,尝试把握材料之间的联系。

材料A:中国创造了同期世界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天的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满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今天,中华民族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的显著位置,赢得民族荣耀与民族尊严。

材料B:①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②雅安地震期间,举国上下,凝聚一心,

通过学习能感觉到思想政治课能够帮助自己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增强学习政治课的信心。总之,只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从学生关心的、易接受的事物入手,再鼓励学生向高的层次和境界发展,就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三、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实中,大部分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内容,不一定理解得透、掌握得好,也不一定都能落实到实际中去。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呢?笔者觉得,必须注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动机和求知欲,是不会自然涌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并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师必须根据新的社会形势,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程序的设计和教法的使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读、议、讲、练等环节上的不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以增强教学效果。

1.教师可以运用电化教学法。在讲“奴隶制的建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奴隶劳动、生产精密分工的画面以及古代城堡和殷墟平面图,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以幻灯片的形式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边投影边进行生动的讲解。这样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了有关知识。

2.教师可以运用社会小调查的形式。在讲“‘三个代表,砥柱中流”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做社会调查或查找资料,然后将调查结果在课堂上讨论,达到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在辩论中升华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的目的。

3.教师可以运用讨论的形式。首先,教师要确定好讨论的题目,这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根据课文中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对学生的见解加以整理和归纳,力求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学生在讨论之后,可以形成新的正确认识,但也有可能产生错觉,得出错误结论。也有的学生本来就存在着某些错误认识,容易在讨论中与错误的言论产生共鸣。比如在讲述“‘三个代表,砥柱中流”时,笔者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找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中共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的例子和结论。但就有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得出消极错误的结论:共产党并没有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是在搞特权、搞腐败。对这些持错误观点的学生,要坚持正面说服教育,指出腐败现象的确存在,其表现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它败坏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但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腐败,并坚持把反腐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随后,笔者利用了其他学生的调查结果,说明少数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并不能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从而指导学生理顺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讨论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摒弃错误的认识,较好地达到知识、能力和觉悟三者统一的目的。

总之,使用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和理解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教法和学法,就可以使教学内容条理化,课堂结构合理化,教学效果优质化。但是,无论教师采用哪种形式讲课,都必须注意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即讲解概念,力求形象;叙述原理,力求通俗;阐明观点,力求鲜明。

四、要认真研究学习方法,加大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力度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教师的讲,忽视学生的学,教师重教法研究,轻学法与考法研究,结果既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面对新教材和社会现实,教师除了要探索适应新教材、新形势的新教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指导学生善于读书,可以告诉学生课前要预习,课中要“专习”(即上课时对课前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要专心听老师讲,并做好笔记),课后要复习。指导学生科学记忆,可以告诉学生学习政治不能死记硬背,但又不能不记不背,问题在于会不会背;告诉学生在分析和理解观点或区别相似事物时要善于对知识进行分类、比较、鉴别,互相对比,弄清异同。比如在复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象形图进行理解记忆。列表制图应由学生完成,教师重在引导,不宜代劳。

综上所述,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就应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针对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的双边交流活动活跃起来。这样,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