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4-08-25 11:40许加平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习惯课文阅读教学

许加平

阅读教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有很大帮助。那么,在课堂中应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对学习感兴趣和自认为重要的内容,能唤起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学习的效率高、效果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探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例如,笔者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时,就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本段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这个问题总括性较强,它涵盖了全段的内容。笔者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将要点分成几点:第一,从描写的对象看,既有植物、又有动物。第二,从描写的范围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第三,从观察的角度看,还可细分为:①从视觉角度写了哪些好看的景物;②从听觉角度写了哪些好听的声音;③从触觉的角度写了哪些好玩的事;④从味觉角度写了哪些好吃的。第四,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第五,从用词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通过以上的启发引导,学生很自然地得出质疑的答案,并且懂得了百草园确实是个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的乐园。

如果学生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阅读的动力,从而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责任感,从而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精选阅读材料,掌握阅读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将文本的理解真正了然于心,完全做到胸有成“文”,这样学生的心中就有源源不断之“活水”。

阅读材料在内容上应该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刚开始就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有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再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学生消除了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会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上都比较适应。

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同时自主思考。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读书观,如果教师在读书的源头把好关,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在阅读中“雅俗共赏”“博览群书”的习惯。

阅读教学要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此,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应侧重科学的阅读方法指导。比如“五步阅读技巧”,就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文,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对整篇课文诵读一遍,并进行圈点勾画;第二步,着重理解课文中的难点;第三步,仔细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第四步,对课文中重要的内容逐段地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和检验;第五步,复习阶段,尝试找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弄清尚未解决的问题,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通过这“五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还从整体上让学生感知了课文。

此外,《新课程标准》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中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愿意与人合作。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

总之,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恰当地安排阅读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的指导上有所侧重。这样因材施教,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达到最佳,学习效益就会提高。

三、激发阅读情感,养成阅读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有没有激发,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都会唤醒、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感激发上是很有创意的。教学者批情以入文,“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记得笔者在教学《背影》时,是带着饱含深情的朗读入手的。笔者在朗读过程中,读到感人处,竟不禁声泪俱下,在下听的学生竟有许多不约而同的呜咽起来。显然,这样深情的朗读,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是可贵的、成功的。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堂上,激励学生,训练创新思维,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在教学《出师表》一课时,学生普遍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刘禅一片忠心,可彰日月。可有许多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就是愚忠,认为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这些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这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低层的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这些都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拨开沙石,顿见珠玑,透过现象,发掘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已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领悟能力了。创新阅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它注重情感体验,需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这种阅读方法使学生容易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家长要言传身教,当好楷模。学校努力营造读书氛围,让读书成为时尚,让书香飘满校园;父母身体力行,让读书成为良好的习惯,这样父母的言行自然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利用时间读书。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养成长期自主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取得高效的重要保证。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抓住学生的特点,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优化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这样的“活水”才能真正达到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中心学校(734000)

猜你喜欢
习惯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