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源于巧妙切入

2014-08-25 11:36曹庆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切入点悬念文本

曹庆奎

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优化这个过程,增强教学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选准最佳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文本中统摄全篇的关键性的细节作为切入点,建构有价值的主问题,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助于学生深入地领会文本的内容,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几种解读文本的切入方法。

一、咬住标题悟精髓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它能透射出文章的精髓。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标题是破解全文密码的钥匙,如果以它们为切入点,并辐射全篇,最易实现整体教学。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标题是全文的关键所在,它的题眼是“讽”和“纳”。在阅读教学中,可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根据题眼可以把文章分成哪两个部分?学生得出结论: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教师可以设置两个问题:(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教师提示:“讽”是用暗示、比喻一类的方法,委婉地进行规劝。阅读文本后,学生发现邹忌是利用自己亲身经历来“讽”的。为了进一步赏析邹忌的讽谏艺术,教师随机引入《古文观止》中的评价:“千古臣谗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2)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概括出要点:“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最后“战胜于朝廷”。以解析标题带动学生阅读文本,以阅读文本促进学生理解标题,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可谓事半功倍。

二、紧扣文眼品神韵

文眼是揭示全文旨意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有时会以一言一句出现,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它是文章的心灵窗户,捕捉到它,就可以透过文眼走进文本,亲近主旨。

《散步》是一篇情词真切的散文,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整个世界”四个字大做文章,巧妙提问:请在“世界”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并描述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教师交流,得出的结论是:这是尊老爱幼的世界。“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做出了走大路的决定,体现了“尊老”的美德,母亲改走小路的决定,体现了“爱幼”的美德,可见,这是充满责任的世界。“我”和妻子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教学重点迎刃而解。抓住文眼就能品出文章的神韵,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三、围绕线索巧探究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将有关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线索的作用是使作者的思路清晰分明,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一线串珠。没有线索的文章,即使内容再好,也只是一盘散沙,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教师应围绕这个纲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品味文字的含义,探究文章的旨趣。

《我的老师》是现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回忆了小学时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文章以“我”对蔡老师感情的变化为主线,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条线索提问:文章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涵在字里行间,请你找出本文的情感线索,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快速阅读后学生发现了这条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教师追问:文章通过哪几件小事来表现“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假发怒、教跳舞、观蜜蜂、教读诗、看写字、排纠纷、梦寻师。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七件小事详略的处理和次序的安排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概括出了与蔡老师有关的事件,理解了首尾呼应的写法,也理清了师生感情加深的过程,体会了作者对蔡老师的一往情深,真是一举多得。

四、结合悬念深挖掘

悬念就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悬念的设置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读者迫切关注后事的发展。它一般先抓住读者的心,再慢慢地放开,这一抓一放之间,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变化就深深地烙在读者脑海中。教师要以这些悬念为切入口,分析故事情节,进而探讨作品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体现莫泊桑特色和功力的佳作。故事情节富于变化,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关键在于设置了悬念。小说的开端部分,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菲利普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悬念引导学生探究:于勒到底是谁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一家那么热切地盼望他回来呢?一连串的问号让学生迫切地急于阅读下文。小说的发展部分,重点写于勒在海外做生意发了财,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由恐怖变为希望。教师抓住悬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曾经是灾星的于勒为什么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美妙的梦境能否实现?这些问题再次把学生的胃口吊足。在梳理情节结构时,抓住悬念深入挖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五、聚焦矛盾重推敲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矛盾对立,来达到更深层次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善于从文本的矛盾处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积极的思考中深入理解作品的魅力,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提纲挈领地对文本进行全面剖析,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文章末尾舟子竟然还出现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矛盾点发问:这是否矛盾?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经过讨论发现:看似矛盾,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足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作者文人雅士的孤傲。教师提问:作者选择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舟子是怎样评价他的?学生从文中提炼出一个“痴”字。教师追问: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却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作者到底痴迷于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要点: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抓住矛盾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推敲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这样的阅读教学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研读文章的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一定的深度,有很强的辐射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最佳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标题处凝眉,在文眼处深思,在线索处驻足,在悬念处想象,在矛盾处惊叹,寻求到教与学的捷径,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使学生既能欣赏到文本表面的风景又能领略到文本背后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赵墩中学(221352)

猜你喜欢
切入点悬念文本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