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潘晶晶
(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居住区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绿地建设的基础,也是评定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之一。在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工作中,居住区绿化是绿地建设部分最薄弱的环节[1]。为实现 “大美龙江”的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居住区绿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的一些学者对哈尔滨市居住区绿化已做过部分研究,如徐岩岩论述了哈尔滨市不同时期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优劣之处[2];刘扬对哈尔滨市居民对于绿地的需求做了相关研究等[3]。随着时代更替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前人的研究已不能精确的反映哈尔滨市居住区绿化的现状,亟需展开新的探讨,以确保满足居民新的需求,为哈尔滨市广大居民创造舒适的宜居环境,促进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发展。
本文以哈尔滨市主城区近年来小区平均房价在一定范围内的居住区绿化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哈尔滨市居住区的大量实地预调查发现,2011年及以后建成的小区入住率不高,部分居住区绿化还未完成,不利于调研的开展,故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哈尔滨市平均房价为参考,选取小区3年平均房价不高于全市平均房价的居住区为样本进行研究(见表1)。分别为:双龙绿色家园、药六嘉园、新城花园、宜居家园、大众新城(一、二、三期)、会展家园、泰山家园、立汇·美罗湾(一、二期)。
本研究所选取的8个样本居住区分别位于哈尔滨市主城区(如图1所示):道外区、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其绿化使用年限为2~6 a。样本居住区涵盖了影响居住区绿化的各个因素,如风格方面,有中式、欧式、现代简约式以及混合式;住宅楼层方面,包含多层、小高层、高层、混合型;绿化投资力度方面,有的投入较少,有的在建设时侧重景观塑造,投入较多。
表1 2009-2011年哈尔滨市平均房价与样本居住区平均房价
注: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房地产研究中心、哈尔滨搜房网http://hrb.soufun.com/
图1 样本居住区在哈尔滨市主城区的分布
本文主要运用使用后评价(POE)方法,研究该类居住区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现状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
运用实地踏查、照片拍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样本居住区的绿化现状与居民意见,包括绿化率、植物种类、植物配置形式、绿化季相景观、绿地破坏情况以及绿化的管理养护水平。
采用行为观察、照片拍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别在工作日与休息日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各1 d,研究使用绿地的居民行为,包括使用小区绿化的居民结构组成、在居住区绿地中的活动时间、在绿地中的行为方式,以及对不同类型绿地的喜好性。重复3次,求平均值。得到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采用封闭式与与李克特量表相结合的模式,由专业人员指导居民填写,且即答即收,回收率为100%,作废问卷21份,可用率为94.75%。结果发现在绿地中活动的女性较多,也更易于接受访谈,故问卷性别结构为女性62.5%,男性37.5%,被调查者处于儿童至老年各年龄段(见表2),保证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可取性。
表2 被调查者年龄分布
3.1.1 绿化率
各样本居住区的绿化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居住区绿地面积必须是30%以上的标准(见表3)。但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小于70%时,才能充分发挥居住区绿地的环境效益[4]。且根据对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56.8%的居民未感觉到小区内外空气质量与温湿度的不同。可见哈尔滨市居住区的一半以上绿化都不能达到居民期望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度。
表3 样本居住区绿地率
注:数据来源于哈尔滨搜房网http://hrb.soufun.com/
3.1.2 植物种类
据调查显示,居住区绿化主要应用的植物大多为乡土植物,分布于20科32属37种,且常绿与落叶按照3∶7的比例种植(见表4),能维持稳定的绿化结构,没有对人有害的种类。根据对居民的问卷与访谈得知,80%以上的居民反映居住区在植物种类选择上非常相似,景色雷同,尤其花卉的应用非常少,缺乏特色。
表4 样本居住区绿化主要植物种类
3.1.3 植物配置形式
样本居住区植物与道路结合配置时多采用规则式列植,行道树与灌木枝杈不影响道路使用;与建筑结合配置时,40%的居民反映近宅处植物选取种类或配置方式不当,导致植物遮挡室内光线与居民视线,影响居民生活;与园林小品结合配置时以混合式为主,但有些小区种植密度过大,植物长势不良,或挤占其他空间,致使小品用途丧失。绿地多为水平结构上的绿化,在垂直结构上较欠缺。绿化中有60%以上采用乔灌草复层结构配置模式,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为“乔木-灌木-草坪及地被”的三层或多层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区人均绿地率的值,由此得知多数小区绿化并未达到生态效益的良好表达。
3.1.4 绿化季相景观
据调查,100%的居住区做到“四季有绿”,但只有大约10%的小区达到“三季有花”。植物色彩单一,四季景色无特点是居民反映中较大的问题。结果显示30%左右的居住区绿化做到了植物景观四季分明,特点突出,其他小区四季植物景观单调如一,有待改进。
3.1.5 绿地损坏情况
人们损坏绿地的动机一是原初设计未能满足居民需求,二是人为故意。与需求冲突的破坏行为有:在绿地中踩踏出近路、使用绿地晾晒物品、私自在绿地中圈地种植其他植物等,根据调查该类情况占全部破坏行为的35%;人为故意破坏的行为有:居民宠物对绿地的损坏、儿童对绿化植物的折摘、在绿地中随意丢弃垃圾等,占全部状况的65%。说明小区绿化在空间功能的原初设计满足大部分居民的需求,但对居民在绿化方面的宣传比较欠缺。
3.1.6 绿化管理养护水平
经实际调查与居民反映,42%的居住区的绿化管理养护情况较好,58%的小区在绿化管护方面做的较差。大部分居住区都做到了对植物的修剪整形,但不及时,次数也不够;中耕除草往往是和修剪整形一起进行的,但绿地中仍然有杂草丛生的现象;补植更新方面整体做的较差,导致绿地中出现明显的斑块状。62.1%的居民认为小区物业对绿化的管护不到位,但物业反映居民护绿意识不高,人为损坏严重致使管护效果不能有效保持。根据实地观察与问卷发现,人为损坏与管护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是哈尔滨市该类居住区绿化中最大的问题。
3.2.1 使用绿地的居民结构
居住区绿地的使用者在性别与年龄结构上有明显特征(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工作日与休息日平均量的不完全统计,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老年与儿童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设计时应考虑到这部分人群对绿地的特殊需求。
图2 使用绿地居民的性别结构
图3 使用绿地居民的年龄结构
3.2.2 居民在绿地中的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一天中在绿地中的集散时间有3个峰值(如图4所示)。第一峰值为清晨6∶00~8∶00,以中老年居多,多为锻炼身体、晨练;第二峰值为上午9∶00~10∶00,此时在小区绿地中的人群一是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二是家长带领1岁至3岁的儿童在户外娱乐玩耍;下午16∶00以后人员逐渐增多,有老年、回家的上班族、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戏耍的儿童等;第三峰值为晚上19∶00~20∶00,此时中青年人数增加,多为散步、聊天,部分中老年居民打牌和跳舞等。对居民访谈发现居民在天冷时喜欢晒太阳,炎热时希望绿化可以最大限度的起到遮阴的作用,以满足居民在户外舒适活动的需要。
图4 居民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在绿地中的人数
3.2.3 居民在绿地中的行为方式
根据观察,居民在绿地中的活动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停留状态和非停留状态。在绿地中停留的居民主要是使用体育器械或儿童娱乐设施、休息聊天、锻炼身体、娱乐游戏,约占样本绿地中活动总人数的82.2%;非停留状态的居民多为行走穿越,大多是中青年,这部分人群约占17.8%。年龄分布上,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多为娱乐游戏;19~35岁在绿地中活动的居民多为女性,多为年轻妈妈带幼儿玩耍,也有年轻人休息散步或聊天交往;36~55岁居民在绿地中多为休息散步;56岁以上的使用者大部分为休息、健身、聊天和娱乐等。
调查显示绿地基本满足居民停留与穿越的需求,但是对居民停留处的空间营造上还应进一步加强,如休息处用绿化分隔出半围合空间,满足人们聊天的私密性需求,儿童娱乐设施处的绿化应考虑到保证儿童安全与方便家长看护的需求,不用有刺有毒植物,多用高大乔木与色彩丰富的花卉等。
3.2.4 居民对不同类型绿地的喜好性
参阅相关文献,将居住区绿地类型分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小游园、观赏绿地和小块公共绿地)、住宅绿地(宅旁、宅间)、专用绿地(公共建筑与公共设施专用)、道路绿地和散生树木5大类[5]。调查得知5类绿地中停留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5.1%,20.2%,16.9%,17.8%,0%。可见公共绿地的使用人数比例是最高的,老年人、带孩子的居民都愿意在视野好,环境优,聚集人多,阳光充足但不暴晒的地方停留;住宅绿地的使用率相对较低,这与原初设计意图是背离的,调查发现人们不太喜欢在宅间绿地中过多停留,除非有健身器材或儿童娱乐设施,这也导致一些宅间绿地一定程度的荒废。访谈原因得知宅间绿地中阳光很少晒到,且停留居民不多,所以其使用率就相应低下。
(1)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方面,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与绿化率,重点强调采用垂直绿化。根据对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53.2%的居民认为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是最主要的。空气清新,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代居民最大的向往。但现状中各居住区都达不到居民的期望,故建议采用垂直绿化增加人均绿地面积。
(2)小区绿化的景观功能方面,首先增加彩色植物与季相景观突出的植物应用,其次在配置方式上采用剪形植物与自然形式相结合等多种形式。33.9%的居民将景观功能作为小区绿化的首要作用。植物种类越多,层次越多,美景度就越高[6]。根据哈尔滨的气候特点,在小区居民聚集多的绿地中配置植物四季景观,如春季的榆叶梅和连翘,夏季的各色草本花卉,秋季的茶条槭、五角枫和白桦,结红果的胡桃楸、忍冬和天目琼花,冬季的松柏,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冰城小区四季有景,时时可赏。
(3)小区绿化的空间划分功能方面,根据居民不同时间在小区绿地中不同活动方式,营造功能不同的空间,满足居民休息、聊天和娱乐的各种绿地需求。靠近住户窗口的地方不种植高、大、密的植物,以免遮挡室内光线或居民视线,多植低矮观花灌木;再者,因哈尔滨寒冷风大,建议在宅间绿地中尽量设置阳光能晒到的区域,绿化配置形式便于居民健身和休息。
(4)小区绿化的特色体现方面,在乡土植物为基调的基础上适当选择本地野生资源。野生花卉抗性强,养护要求低,且黑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储量相当丰富,一些资源如莓叶委陵菜、侧金盏和白屈菜等,在哈尔滨市绿化中已有应用,而这些资源也完全可以应用到哈尔滨市小区绿化中,既可以弥补花卉应用太少的不足,又可以有效保护、发展本地野生资源。设计师在选择绿化材料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将野生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居住区绿化中,每个小区的景观都是独树一帜的,而不是“千区一面”,缺乏特色。
(5)小区绿化的养护管理方面,加强保护绿化的宣传,重点提出“绿地认养”的方法。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对小区中的绿地通过一定程序而自愿负责其养护工作,同时该单位可享受在认养绿地中挂牌等权利。不仅可以巩固绿化成果,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爱绿精神与主人翁意识,为居民提供体验种植养护的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实施,如北京、武汉、石家庄、新疆和牡丹江等地[7]。经过对居民的
问卷调查,65.3%的居民表示愿意“认养绿地”。所以建议在哈尔滨市普通居住区试行此法,以解决小区绿地管护不到位与居民破坏之间的矛盾。
居住区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场所,它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居住区绿化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感受与需求,充分发挥净化空气、调节小区温湿度、美化环境和舒缓心情的作用。采用使用后评价对哈尔滨市居住区绿化调查研究,从小区绿化功能出发提出可靠的改善建议,为冰城人民打造低维护、低能耗、低排放和影响少的优质居住区绿化景观,提高冰城人民的生活舒适度。
【参 考 文 献】
[1]姜中珠,宋广军,李凤芝.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6(2):1-3.
[2]徐岩岩.哈尔滨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3]刘 扬.哈尔滨市居住小区对居民绿地需求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1.
[4]郭淑芬,田 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王志锋,于 辉.浅谈居住区绿地类型的调查分类[J].国土绿化,1997(2):22-23.
[6]王竞红.天津市水上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初探[J].森林工程,2007,23(2):12.
[7]田国柱,金源江.绿地认建认养之浅见[J].新疆林业,200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