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汉
人一生会相遇许多令人怀恋的事情,但是能让你刻骨铭心又让你回味无穷的难忘经历,则屈指可数,而登上渤海湾乐亭菩提岛,就是我值得追忆的一次行程。
甲午年五月,接到一个非同寻常的邀请,我从豫西南大地来到了被称为北京后花园的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也是华北第一大岛的菩提岛。当一踏上这片只有2.09平方公里的土地之时,我就感受到了一缕佛光照临了整个身心,人一下子就被那“缘起性空”的佛教名言所笼罩,仿佛放下了一切追名逐利的欲望和贪念,忘掉了一切虚无的追捧和遥不可及的妄想,回归自然本真,正如弘一法师所推崇的“绚烂之极终归于平淡”。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间万物。一旦心态淡然,对一切都看得开,那人就会在平常而又平静的氛围中享受着生活的惬意。
是的,正是这种少了势利多了道义的友情,才是我们这些散居天南海北,只能交游于网络上的作家、文友相聚在这个不平常的地方。这一切应该归功于东道主——鉴君先生。
鉴君先生也,系河北乐亭人氏,曾官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须貌不惊人且有燕赵风范,身不高大却敢担当道义。十六年前辞职下海,立志开发菩提岛等三岛,短短十多年过去,投资近百亿把这片颓废荒凉的岛屿建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4A景区,也许这也是一份佛缘。
在鉴君先生的相陪下,我们拉开了游历菩提岛的序幕。
菩提岛原名石臼坨,唐王李世民东征经此在岛上驻跸十九日,因名十九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岛上建了一座驻跸亭。全岛以四周隆起中部低洼酷似石臼而称石臼坨。因为地势低洼,雨水落下后不易流走,所以相邻的三座岛屿中,她是浅水层唯一有淡水的地方。据鉴君先生讲,菩提岛之名是后来所得,源于岛上生长着四百多棵菩提树得名。据说,这种菩提树很有来历,相传,佛祖释迦摩尼修炼,即是在这菩提树下,由其遮护扶持以至涅槃成佛的,从此这菩提树好像也沾染了佛性,被后人称为神树、圣树。因其是热带、亚热带的树种,在北方实属罕见,目前也只有北京的红螺寺和潭柘寺各有少数几株。有佛家梵文偈语中曾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等,由此可见非同一般。还有史料称,菩提岛是一风水宝地,有迁徙的候鸟来往经此落下种子,才使这种稀缺的圣树落户在此。这也充分印证了这块土地富有非凡的灵动之气。
这天上午的阳光正好,我们一行带着种种新奇和疑问率先走进了菩提岛文化苑。这里融合了古往今来的文化传承,大殿内迎面的一幅宏阔的《心经》可兹作证。严格说,《心经》并非是谁写的,而是释迦摩尼佛所说。早在2500年前,出生于印度的释迦牟尼佛顿悟真谛,为众生讲法49年,后佛陀弟子把佛陀所讲整理成册,这便成了佛经。《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部里面一部心经,它言简意赅,寓教于理,论断精辟,喜闻乐见,被大众所推崇,过去稍通文墨的人大多都能背诵,之后传向海外,目前就连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通晓《心经》。它告诫人们须六根清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有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炼中最神圣的准则,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无与伦比的规范。这些说辞富有哲理,深邃而玄妙。接下来浏览了温润纯净的汉白玉雕像、形态各具的根雕和各种功力深厚的名人字画,从这脉脉跃动的气息里让人品尝到了艺术的饕餮盛宴。最让人痛惜的是后墙壁上镶嵌着的那几百尊罗汉石刻像,有不少头部、脸型被毁,露出的是残损的模样和画面,这是十年浩劫带来的无法弥补的损伤。
如果说文化苑里容纳交汇着新与旧、古与今的节点,而潮音寺和朝阳庵就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变。远的不讲,就说这潮音寺三字就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潮音,顾名思义是在海上聆听大潮的声音,它给人以鼓动、奋起、向上的力量。走近潮音寺,古朴庄重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且见山门处,书写有苍劲古雅“大海潮音”四字,上联为:佛法本无边,努目低眉,度沙婆众生,苦恼胥成极乐界;下联为:菩提应不住,白莲青石,看海千万倾,庄严重满袛陀园。中间的天王殿上悬梁吊柱,盘龙斗拱,有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站立一旁,楹联云:涌坐太平洋,泽普五洲功德水;现身共和国,光垂万劫吉祥云。那后殿排列着数十尊形态各异的铜像,墙壁上有青石雕刻的五百罗汉像,各个形神兼备巧夺天工。提起潮音寺还有一段难忘的记忆。据史料记载,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法本和尚带领众僧勤苦化缘垦地种谷耕作稼禾,伐木采石海边晒盐,有了积蓄后,自运备料倾其所有修建寺庙,历经漫长27个年头的施工建设。法本,俗名姓郭,名醇诚,天津宁河北塘人,道光十九年(1839)生。他原本生于一个穷苦渔民家庭,19岁为逃婚出家京北红螺山古台寺,成为曹洞宗正宗传人……大师不幸于民国六年(1917年)飞升圆寂。其后,他的弟子真空继承他的遗志,又经17年艰苦的后续工程,终于实现了法本大师的夙愿。由此延续,潮音寺香火鼎盛,晨钟暮鼓,诵经咏佛,气势非凡,成为名闻京东的佛家圣地。
遗憾的是名噪一时的潮音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幸多次惨遭炮击,庙宇大部被毁。盛极一时的石臼坨岛,伴随着潮音寺的毁坏而销声沉默。“文化大革命”期间,潮音寺又遭浩劫,前、中大殿均被拆除,只有后殿得以幸存,但殿内四壁石刻的五百罗汉的头部被凿毁。现在,我们看到的便是按原样修复的东西配殿的幸存的后殿遗迹。如今,我们怀着朝觐的心绪走进潮音寺,在宁静的大殿里,似乎可以隐隐地听到那凄婉的潮音在发出不倦的声响,并提示我们不忘国耻、不忘历史。尤其是在众多的楹联中体悟到当年岛上鼎盛之时的佛教文化,给我们的思想里平添了旺盛的民族豪情和悲壮奋发之气。实际,走近佛祖,就是想寻找一种和心灵契合的寄托,在这浓重的佛教文化洗礼下,焕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对于潮音寺的建筑历史,朝阳庵要早一些,当年的朝阳庵又名观音堂,原寺庙是由明朝万历年间临济宗显光上人在菩提岛上披荆斩棘始建。1796年其八代传人智元重修,遗憾的是,还没等修葺完善,他便身先圆寂,“其徒慧辰,继其衣钵,尽其所有,以终其志”。直到1838年重修工程才告竣工,香火鼎盛,传至静安,却因年久失修,逐渐成为残垣断壁。到清光绪十年(1884年)且仅残存遗址了。早年被毁的朝阳庵,目前在岛上的旧址遗存共有两处,一处距潮音寺东南数丈的大桑树下,现存有一块石碑,另一处是在潮音寺北半里处,其遗迹已荡然无存,只余断碑残碣淹没在荒草丛中,如今要是仔细辨别,其碑文仍清晰可见:那是清乾隆五十一年当地举人所书的《朝阳庵碑记》,只是多处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模糊不清:“乐邑滨于海。其西南五十余里,有坨在海中,其形如臼,故名石臼坨……坨之中梵宫鼎时,而观音庵为最。住僧智元,余之法兄即慧辰之师也,自幼时落染于此,足不履城,苦志参修。…… ”另外,在一片青葱的绿树掩映下,有块“石龟驮碑”的残碣仍伫立着,经历了多年的风雨的剥蚀和吹打,昭示着朝阳庵历史的沧桑。该碑造型古朴,碑体细滑,碑文刻制精致,字字有姿。整个石碑主要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由于碑首常以螭首雕饰,故又称“螭首龟趺”。“螭首”是龙的九子之一,而人们常误称它是龙头。碑身则是整个石碑的主体,主要用来雕刻文字,而碑座则是一只大石龟,它负重昂首背负几十吨重的巨碑,精神抖擞地凝视着远方,好似在波涛浪谷中颠簸,使人感到那石龟正借助于海水的浮力,顽强奋力一路前行。endprint
据说,那驮碑的石龟叫“赑屃”(音bìxì),是龙的第九子,力大无比,能驮三山五岳,常横行江海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便让它推山挖沟,为人类服务。洪水治后,大禹怕赑屃恶习不改,去祸害民众,于是便用一块特大的石块压在它的背上,石碑上刻有它在治水过程中的功绩,这样使它永远也不能乱动了。实际上,赑屃本不属龟类,只因叫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龟”,并一直这样叫下来。由于它擅长负重,颇受中国历代帝王的器重。试想让这位龙的儿子来驮“天子”之碑,确实是最恰当不过的事情。
不过,面对这块巨大的石碑,我不禁要问:在当时刀耕火种的年代,也没有起重机等先进设备,这样的巨型石碑究竟是如何竖立在石龟身上去的呢?后听导游介绍,传说明代明成祖为他父亲朱元舜建碑时,因龟趺太高,施工人员无法把巨碑立上去。一天晚上,这位皇帝梦见一位神,神传他一立碑秘法——“龟不见碑,碑不见龟”之招数。第二天,皇帝传讯施工人员。于是大家便运土,把石龟埋起来,然后顺土坡将石碑拉上去,待碑立在龟上后,再将龟上的土运走。此后,据说人们便采用这种“堆土法”来立碑了。也许,朝阳庵的这块石碑就是使用的“堆土法”立起来的。站立新址朝阳庵大殿的观音像前,我以虔诚之心焚香燃烛,默默为这位慈祥的智者顶礼膜拜,祈祷祝福。同时也在思索,假若不是开明盛世,何有当今朝阳庵的兴盛?不是一代代仁人志士的抢修、重建,自然也不会有今天的朝阳庵名扬后世……
之后,菩提岛三日,在总岛主的相陪下徜徉逗留,或集体结伴尽情赏玩,或单人海边看日出兀自游走,观小岛独特而又精彩的景致,发不完的感慨,抒不尽的幽思。目睹了鹭鸶林百鸟和鸣的奇观,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融洽和谐;在许愿树下,明月双手合掌默许一个心愿,是那样虔诚,令人感动;鸳鸯合欢树旁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在在和老公,留下一张深情而甜美的倩影,令人有不已的羡慕;和尚井台上僧人现身说法以及讲经台前的铿锵话语,都昭示了这里历史的源远流长。尤其在菩提岛宽敞的会议室里聆听昌明法师的演讲,让我好似沐浴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真切地感悟了佛经的博大精深。就在离岛的那个清晨,我怀着一份复杂的情愫漫步在菩提岛,天空是那么湛蓝,海风依然是那么舒爽轻柔,整个身心仿佛被菩提岛上空的梵音佛意所笼罩,一级级登上一座高台,举目望远,凝神眺望周遭的世界,心胸感到无限的宽广。而后一个人又行走在长长的佛缘路上,让我想了很多很多。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有限的,但它的意义是无限的,面对浩瀚的世界,什么名缰利锁都不足挂齿,蜗居小城的我应该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同样,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潜藏着很大的偶然性,正如佛经的《造塔功德经》中所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正是这次的菩提岛之行,让我从网络走入现实,结识了鉴君先生、明月、昌国、小宝等诸位文友,兴许这也是一种缘分。南有普陀、北有菩提,一切随缘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