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之思

2014-08-22 13:57马先灿
躬耕 2014年7期
关键词:德富芦荻芦花

马先灿

来到江南,无端地想望那芦苇萋萋和芦花飘飘的景象。

起初我栖居的地方是在杭州市郊的梵村,那里距梅家坞和六合塔都不远。每遇闲暇,伫立在公寓四楼的窗前,远眺钱塘江边的村落田畴,一边引故园之思,一边发幽古之情,我心里低吟着《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脑子里幻化着一幕凄迷而曼妙的情景。我知道,采自“秦风”的歌咏与越国遥不相及,但我觉得那份风情与水乡泽国的江南联璧更为相宜。

然而,想象归想象,眼前的景色到底少了芦荻采采的韵致;或者说,只好依凭这种绮思代偿期望中的缺憾。梵村和毗邻的珊瑚沙村早已划归国家级的之江度假区,大片大片的鱼塘和稻田只有静静地等待钢筋和水泥的堆砌,哪里还能容下芦苇恣意地布下青纱笼出帐幔,更毋庸迂腐地痴想采菱或是浣衣的丽人“在水一方”了。盛夏时节,我伫立在公寓楼上,只看到眼前几片规模不大的芦丛,在废弃的洼地在逼仄的河湾在迂回的道旁点缀着,偶尔几只白鹭闲散地起落,似也不认可那里是它们隐逸的仙居。

其实,在老家河南桐柏淮河源头,芦苇并不鲜见。我约略知道,“蒌蒿满地芦芽短”,随春气萌发的嫩芽称为芦笋,初生的幼株称为葭,青茎的植株叫做芦,长成的老株名曰苇。还有叫荻的,应该也是芦苇的一种。我爱芦苇,先已从这些名字爱起。沐浴了春的恬畅,走入夏天的热烈,芦荻离披蒨郁,清秀可爱;到了夏秋时节,芦苇秆顶抽穗开花,历经秋阳和霜风,芦花慢慢成熟,向人们频频招手。如若千顷芦花,一夜白头,随风翻动,絮飘似雪,那是多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啊。

家乡的芦苇有是有的,却也大抵没有那么壮观。小时候看样板戏《沙家浜》,还有电影《小兵张嘎》,那背景里的芦荡美景老早勾去了少年的魂,心想要是在其中出没,该是何等的快活。这也难怪,阳澄湖、白洋淀水域宽阔,有芦苇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据说那里早已被开发为生态旅游区,沙家浜里的“芦花节”吸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我乃一介草民,无缘身临阳澄湖欣赏芦苇烟雨芦絮飘雪的胜景,但我每年数次从“江南明珠”太湖边乘车路过,巴望在车窗,看到烟波江上芦荻寥寥,竟也难以告慰曾经的情怀。

梵村不是风景区,看不到蔚然深秀的芦苇,就向芦丛且听风吟吧。一个秋夜,我怀了一份闲情,穿过梵村旁的之江路,独自沿着田间土路,去寻访芦花。信步走到一处沟渠边,看到比肩高的一排芦苇密密麻麻地丛生着,精瘦精瘦的那种,芦花倒是潇潇洒洒。清风徐来,芦苇轻轻摇曳,半枯的芦叶发出簌簌的细声,颤得芦花上那虚白的月光愈发朦胧了。我驻足,把一枝芦花拂在手心,那花穗还没有蓬松开来,给人以冰凉滑腻丝丝柔顺的感觉。我还似乎闻到了一缕薄薄的甜凉的气息。是啊,芦苇得天地灵气,沐雨露恩泽,经几许风霜,历几番飘摇,在惨淡的秋季自有她的娟娟特质和幽幽衷曲。我顺着这条渠埂走了两个来回,忽然想起美国诗人布莱的名言:“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美好的。”

芦苇是最后的月光。芦苇的红颜薄命在于人们对她缥缈的形象的不屑。那次夜访芦荻,是前年的事情。现在的梵村,在之江路和梅灵路夹绕的地带,只见楼房茁壮成长。鄙人走过的那条土路,那篱笆似的芦苇带已然湮没在水泥搅拌机隆隆的声音里。

怎么说,梵村也只像小家碧玉。因为拆迁,老梵村的粉墙黛瓦化为了烟尘,新村的楼房个个出落得确实标致,但却是以牺牲祖辈耕耘的田园为代价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没了,野生的芦苇也毁了。到西湖看看如何呢?

羊年岁末的一天下午,我乘坐“游5”公交车,自宋城来到了新西湖景点“浴鹄湾”。拐进山边小路,但见一泓寒水,平铺十亩湖光,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我在靠近湖边一处绒绒的枯草地坐下,很遗憾,除了水边几枝萧瑟的芦草,远近都看不到芦苇挤挤挨挨哪怕残枝败叶的样子,更难觅浅渚汀洲浴鹄的倩影。我知道我来的肯定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更不该带有对芦花飘雪的怀想。罢罢,此时此地享受湖畔的僻静也不错。湖湾虽则欸乃韵远,载三五游人的机动游船还不时从眼前穿过。湖对面的三台山上疏林沐浴着斜阳,数点飞鸟丢下几声啁啾又朝远方飞去。我看着看着有了些困意,就着斜坡草地躺下,裹紧了外衣,悠悠地进入唐人司空曙描摹的意境:“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呵呵,梦里醒来,月是未出,山已衔夕阳了。

西湖归来,访芦的心意未尽,芦荻的意象也就无法释怀。我想到东瀛作家德富芦花,一个把“芦花”长入自己名字的人,想必是把芦花爱到了生命里。我找到他的一篇散文,他这样描写日本东京近郊的一处景观:“堤外东西两三里,茫茫一片,几乎完全是芦花之洲。往远处眺望,看见洲外有一条碧绿带和帆影,才知道是海。一条水路把这芦花丛分开,弯弯曲曲伸向大海。在退潮的时候,露出满是小洞孔的干沙滩,带有泥巴的芦根处有小螃蟹在爬着。在满潮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芦花在水上映出倒影,意外地从四周传来渔歌和摇橹声。”这样一派自然野意,怕是德富芦花把自己整个人全副心都当作其中的一朵芦花写进去了。人说 ,德富芦花是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是白云缱绻的天空,是长满花草的山岗,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我说,德富芦花就是一朵凝了日月魂魄却轻淡若絮浅唱如风的芦花。这样的阳羡对德富芦花来说应该没有什么不敬吧。

我还记起唐代诗人雍裕之的《芦花》诗:“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诗歌勾画了月夜之下的江岸秋色:月色皎洁,芦花似雪,诗人漫步河滩,但见两岸芦花与沙滩相连,夜风吹过,芦花漾动层层玉涛,在皎皎秋月的映照之下,又似皑皑的雪中世界。在这块远离红尘的地方,若遇一位渔翁,温一壶月光下酒,答一阕渔歌怡情,那该多好!可是,我不知道这是现实情景还是理想中的境界。人们常说“天人合一”,物与心融。我想,假若没有那个“天”,人该到哪里“合”呢?唉,芦苇,你最洒脱飘逸的江湖在哪里?

哲人帕斯卡尔有言:“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一脸有三斗俗尘的我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他是说,一个人也是一个自然?那么,芦苇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居民吗?不去深究了,我只是盼愿,芦苇,在水湄,在湿地,好好地生活,并且,让她绿色的呓语和梦一样的花絮常常飘进红尘……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富芦荻芦花
芦荻
芦花飞雪
夕照高邮湖
最后一个猎人
月下白菊
芦花
吟雪
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