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牛
“底线”这个词,最早我是从观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一类比赛知道的。这几种球的打法尽管不同,却都是在一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场地里进行。场地两端的那两条边线,就叫底线。球,不管有意无意,也不管主动被动,一旦出了底线,就是犯规,或被判失分,或失去控球权,总之,要为这犯规付出应有的代价。
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渐渐发现,这“底线”不仅球场上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也都有。诸如,治国理政、经商办企业、做官掌权以及为人处世都有一个底线问题。所不同的是,这底线一走出球场,似乎就变得复杂、多变,难以界定和把握了。 还记得小悦悦事件吧!事件发生后,有网民发问:“做人的底线是什么?”有网民答,从可怜的孩子小悦悦事件看,见死不救属于道德底线之下,位列缺德范畴;乐于助人属于道德底线之上,当列高尚范畴。遇到别人有难不冷漠,想方设法去帮助人,这应该是道德底线吧。
可如今有不少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就是守住了为人处世的底线。这底线显然标准不高,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党员干部也以此作为底线,则不免过低了。我国自古有“以吏为师”的传统,且不说你的底线如此之低,都低到道德线以下,何以成为民众的楷模?再说,标准太低,势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放松,这“底线”岂能不失守。
据媒体披露,安徽省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家坤,曾是“一位做事很有底线的人”——他最初与“美丽富姐”赵晓莉达成包养“默契”,是看中了经商的她“不差钱”,因而不会伸手找他要钱。他给赵晓莉划定的“承包”底线是:“咱俩好归好,但无论谁送钱你都不能收,一次也不行。”这个“底线”看上去很“正义”很“廉洁”,可不要忘了一个大前提——他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包养情妇本身就违背了党纪国法,还有什么“底线”可守呢。结果,他伙同情妇收受贿赂高达2900多万元,终于跌到了自己最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悲乎哉,不悲也。
其实从唯物辩证法看来,底线是相对于顶线或者说上线(我更倾向于用“上线”来表达,因为从人生的追求来说,只有更高,没有最高)来说的。“底”与“顶”是对立统一的,没有守底就难达其“顶”,没有攀高也就无所谓“守底”,此谓“守乎其低而得乎其高”。尤其在如今这个以竞争和发展为主导的社会,需要人们奋发向上、奋勇争先,一味退守“底线”,既不符合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优良传统,更有悖于改革发展的时代品格。刘家坤们以所谓“守护底线“自慰、自喜的做法,说穿了,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如同打球不能一味消极防守,而要主动进攻,打出水平打出雄风一样,身为领导干部的公仆们固然有“底线”(如道德底线、纪律底线、法律底线等)要坚守,但更应当积极向上,奋发有为,造福于民。如今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干部都像焦裕禄、孔繁森一样成为时代的楷模、人民的榜样,但做一个向焦裕禄们学习的人,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行,做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却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或许也是一条“底线”,需要坚守,否则,恐怕就没资格当人民的公仆了。
(摘自《太原晚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