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待用咖啡的传统起源于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咖啡馆。在那里,人们可以提前多买一两杯咖啡,给其他可能比较贫困的咖啡爱好者享用。囊中羞涩的顾客可以问问咖啡馆里是否有待用咖啡,如果有就可以不用付钱喝上一杯热咖啡。
这一创举如今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2013年春夏,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及台湾亦将待用咖啡衍生成待用餐点,使窮苦人家可享用免费餐点,但各地多数餐厅还是呈现捐多吃少的尴尬情况。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解析】
角度一:有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做慈善,而是因为做慈善的门槛太高,或者是手续太繁琐,或者是效果不直接,所以我们才对做慈善这件事望洋兴叹。“待用咖啡”这件事告诉我们,做慈善原来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可以从本质与形式、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简单就是最好的等话题落笔作文。
选材小贴士:从“慈善的智慧”这一角度选材,正面的材料是那些和“待用咖啡”一样充满智慧的慈善形式,比如李连杰的“壹基金”等;反面的材料是那些与“待用咖啡”相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的慈善项目或者组织,比如前一段时间“中国红十字会”、嫣然天使基金被曝光的一些问题等等。
角度二:很多人并不把“待用咖啡”看作是一项慈善事业,一杯咖啡一份餐点真的不算什么,甚至有些人会把这当成一种游戏看待。但是,即便是被当成了游戏,这也是一种很有益处的游戏,只要能够坚持下去,人间一定会增添许多温暖。如果不能坚持,哪怕偶尔为之,也弥足珍贵。所以我们可以从坚持、珍惜等话题落笔写作。
选材小贴士:从“小善”的角度,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普通素材,从扶起倒地的老人孩子,到施舍给乞丐一点零钱,到捡起路边的垃圾,到给需要的人让座,这些都是“小善”。典型素材比如“好人”郭明义等。
角度三:移植要因地制宜。“待用咖啡”在西方得到欢迎,在中国却受到冷遇,原因就是倡导者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在诚信危机还没有解决的今日中国,在没有有效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谁能相信自己捐出去的那份“待用咖啡”真的能到需要者的肚子里?有哪位需要帮助的人能勇敢地走进店里理直气壮地问老板一句“有待用咖啡吗”?所以我们可以从环境、适应等话题落笔写作。
选材小贴士:从“移植”的角度,近来已经演变为全民话题的明星亲子真人秀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素材。这个节目的版权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经过了湖南卫视的本土化包装,成功地抢占了收视率。那些生硬地“山寨”国外或者港台的节目则可以作为反面素材来对比使用。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壹基金是由李连杰先生发起成立的国际性公益组织,倡导“壹基金,壹家人”的全球公益理念,推广每个人每个月捐款1元钱、全球一家人互相关爱彼此关怀的慈善互动模式。
壹基金的财务透明公开,接受国际知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毕马威KPMG 和德勤的审计,每个季度将基金会的财务管理报告上传到基金会的网站之上,接受公众的检查。同时壹基金在项目执行时,会邀请志愿者及媒体同仁一起参与到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当中去,让公众及媒体全程参与及监督,做到善款使用的全程透明公开,做到让捐款人放心、安心、省心,对壹基金有信心。
素材点拨:壹基金的理念和“待用咖啡”的宗旨是一致的,那就是极力降低慈善事业的门槛。但是壹基金在提高公信力方面的努力是值得“待用咖啡”好好学习的。在运用壹基金这个素材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指出推广“待用文化”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比如在提供“待用咖啡”、“待用餐点”的店面里,要在醒目位置及时公布顾客提供的“待用咖啡”、“待用餐点”的数量,并且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护受惠者的自尊心等等。
推荐素材二:所谓山寨剧,就是从国外知名电视剧改编而来的本土剧,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此词的突然流行,缘起于湖南卫视2012开播的电视剧《丑女无敌》,该剧完全根据美剧《丑女贝蒂》改编,山寨味浓烈,引来观众“口水”不少。不仅仅中国内地有山寨,邻国越南也是有的。比如他们就有一部直接照搬自中国《还珠格格》的剧集,在当地收视率还颇高。不过,这部越南版《还珠格格》从制作到主演都实在太粗糙了,网友看完视频后的感觉就是“五雷轰顶”。
素材点拨:这是两则挺有意思的素材,一则是我们山寨别人的,一则是别人山寨我们的。用山寨剧的市场状况,来比较“待用咖啡”的遭遇,从中就能得出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这样的素材时新活泼,比起那些陈腐老旧的故事,更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
【素材演练】
“待用”的智慧
吴 茗
“待用”,这是一个多么有感觉的词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智慧。
午夜的街头,踯躅街头老无所依的流浪汉,看到咖啡馆门前闪烁着“待用”的招牌,睽违已久的家的温暖或许又会涌上心头;黎明的旷野,饥肠辘辘而囊中羞涩的行人,想到前方会有一份免费的早餐在等待着自己,脚下的路或许就不会再那么漫长崎岖。
突然就喜欢上了意大利人,因为待用咖啡正是起源于这个曾经走出过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的神奇的国度。我甚至觉得,也只有随意随性的意大利人才能把慈善这件事儿处理得这样充满智慧。
首先,他们为自己的善心找到了一个诗意的表达。“待用”,顾名思义,就是“等待被享用”。这个词语有一种拟人化的力量,让人感觉到咖啡壶里的咖啡和炉灶上的早餐都已经迫不及待,急着想要去驱散需要者的寒冷和饥饿。同时,这样的表达也极大地安抚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自尊,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走进店里不是来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同情,而是来满足那份“待用”的热情。
其次,他们降低了善心的门槛,使人人向善成为可能。一杯咖啡,花费不多,只要有向善之心的人都能负担得起。甚至,这一刻在享用待用咖啡的人,或许再过几天就会成为提供待用咖啡的那个人。也正因为所需不多,所以捐赠的人和接受的人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喝完了就赶紧上路吧。多情而不专情,这不正是典型的意大利人的性格吗?
其实像待用咖啡这样既能给人温暖却又不让人觉得有负担的公益项目也有很多,比如捐米网站,打开该网站主页后,网页就会随机弹出一道题,你每答对一道题,网站赞助商便会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10粒大米。一边提高了自己,一边又帮助了别人,何乐而不为。
与这些充满智慧的公益活动相比,我们身边的一些慈善活动就显得乏善可陈。首先是内容单一,基本上就是捐钱捐物,而钱物的去向我们则一无所知;其次是形式呆板,毫无人性化可言。捐钱时就是排着长队举着钞票,众目睽睽之下把钞票塞进捐款箱;受捐时就搭起台子,拉起横幅,让受捐助的人排队站在台上展览。这样的慈善,其效果可想而知。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做公益做慈善,需要的不只是一颗爱心,更需要有智慧的陪伴。希望我们的公益事业,能多有些“待用”的智慧,少来些简单的思维!
【魅力评点】
本文的开头部分极具抒情性和画面感,把“待用餐饮”给人无限温暖的作用和特点描述得形象动人;中间部分的分析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结尾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结构严谨,思路流畅,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赚便宜和爱面子
刘 影
以“山寨文化”闻名全球的中国始终没有停歇过追逐时尚的脚步,最近,我们又从西方国家引入了待用咖啡,并且成功地衍生出了待用餐点等“待用文化”。可惜的是,“待用文化”却没能像其它的山寨产品那样遍地开花,反而遭遇了“捐多用少”的尴尬局面。
是的,你没看错,确实是“捐多用少”!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超市里为了免费品尝一小口速溶咖啡而排成的长队,那么,你的确应该感到不可思议——免费提供的待用咖啡和待用餐点竟然没有人去享用,这也太不符合中国人爱赚便宜的性格特点了。
其实,如果你再进一步想想,也不必觉得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除了爱赚便宜的性格,还有一个普遍的心理,那就是爱面子。
也许你又要反驳我,说中国人根本不爱面子。你看,商场前面商家搞宣传时,那些为了一点纪念品争先恐后往台上跳、不遗余力配合主持人闹的不是大有人在吗?还有那些为了购买打折衣物不惜只穿内衣走进商场购物的女孩,你说她们还会为面子而拒绝“待用文化”带来的优惠吗?更别提那些在高速公路上哄抢车祸现场受损车辆所载物品的无良人员了,他们的人生辞典里哪里还有“廉耻”这个词语?
难道说,是“待用文化”唤醒了国人的廉耻之心,让他们放弃了爱赚便宜的性格?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待用文化”可谓居功至伟,值得在中国的文明道德史上大书一笔了。
不过,冷静下来再想想,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儿。待用咖啡和待用餐点固然是用多捐少,而与此同时,赚便宜的风景依然存在。由此看來,其中必有蹊跷。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咖啡馆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挺高雅的地方,无论是装修的品位还是气氛的营造都会令走进去的人不自觉地自重起来。这个时候,面子对人的制约效应开始发挥积极作用,谁好意思走进豪华的咖啡馆要一杯免费的咖啡喝呢?同理,能提供待用餐点的饭店也必定不是那种大排档小餐馆小饭铺,那里也必定是文艺气息与先进理念并重的地方,让人不好意思像在大街上一样去挤着赚便宜。
原来,是相对优雅的环境唤起了我们的尊严感,是相对高尚的气氛让我们暂时忘记了赚便宜。由此看来,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赚便宜和要面子两种本性,决定哪一种占上风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环境。
这就是“待用文化”在中国受冷遇带给我们的最有益的启示。
【魅力评点】
本文从“赚便宜”和“爱面子”这两种国民劣根性的角度,发掘“待用文化”在中国遭冷遇这件事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出环境对我们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观点比较深刻。在素材使用方面,作者没有使用典型素材,而是以简洁的语言补充了一些“赚便宜”的生活素材,更多的是去深挖材料中隐含的内容,在切题方面做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