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华
从中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来自学生的性别,还来自学生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它受到学生个人的先天禀赋、成长环境和自身努力程度等的影响。这种差异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同的学生不仅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情感体验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同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进而关注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一、挖掘情感,关注差异
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语文教学立足于“以人为本”,所以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是重中之重。一篇文章离开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就是无源之水,同样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了能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做足功课,不断品读文本,认真挖掘每篇课文的情感教育点,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在每一篇课文情感体验上的差异。在整堂课中,能做到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深度的问题,再根据不同深度的问题,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回答。例如《观舞记》这篇课文,在教授对印度著名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精妙绝伦的舞蹈的观赏以及作者观赏时的心情和感受时,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特别是文化熏陶好的孩子,他们比较容易理解并在情感上受到美的震撼(下文称作A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能力一般,艺术素养也一般的学生,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关键在于能找到突破点(下文称作B类学生);而对于对舞蹈艺术缺乏足够了解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给予他们的也许是天马行空般的遐想,难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下文称作C类学生)。为了能更好地关注班级里每一类学生情感体验上的差异,在备课时可以精心设计三个教学环节:(1)让全班同学通过多媒体欣赏央视2005年春晚邰丽华等表演的《千手观音》,让A类学生从服饰美、神态美、舞姿美这三个角度来赏析,B类、C类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看和听上,通过看和听来找到对舞蹈艺术的感觉。(2)引出课文《观舞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本文的教学目标。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可以由C类学生来完成;领略卡拉玛姐妹神态的多变、舞姿的优美和舞艺的精妙可以让由三类学生搭配组成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3)让全班同学通过多媒体欣赏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孔雀舞》,这时应以B类学生为主来赏析这个舞蹈。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自选其中一个舞蹈,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
实践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备课时多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方能做到在讲课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理解情感,春风化雨
语文是一门生动而富于情感的学科,对每篇文学作品来说,优美的文笔是它的躯体,丰富的情感是它的血脉,充满血脉的躯体才能有无限的生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容易的,而对作品中情感的理解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一堂课结构再合理,一个教师如果表情木讷、没有肢体语言,那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半丝涟漪;一个教师如果只会说教而没有抑扬顿挫的语调,那就无法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在上课的过程中,把文中的情感点挖掘出来并透彻理解,然后用恰如其分的表情、富于情感的语言,做教材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朱自清《背影》的最后一段,此时作者已成年,他在文中写道:“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时的父亲还爱儿子吗?儿子对父亲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此时教师就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阅历与作者的差异,毕竟,十四五岁的孩子怎能理解动不动就对自己发火的父母是永远爱自己的呢?这时,教师就应该先调动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再好好品读文本,理解文中儿子和父亲丰富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把父亲艰辛谋生,辛苦一辈子,晚年却境况不好,待儿子也不如往日,但疼爱儿子、关心儿子的心却始终没有变,越是老年,思念越深的情感表现出来;而朱自清先生对父亲又何尝不是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然后深爱的过程呢?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生活体验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做一个富有情感之人。只有教师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才能够在课堂上春风化雨,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培养情感,积累生活
“秋天来了,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子,田地麦浪滚滚。”“秋天的晚上,一轮圆月高挂天空,窗外是满天的繁星、婆娑的树影和此起彼伏的蝉声。”不知从何时开始,这样的语句常见于学生的作文中,乍一看语言优美,认真一读,文中到处存在着生活逻辑的错误。这能全怪学生吗?“麦浪滚滚的田地”已成了栋栋高楼,璀璨的夜景已取代了“满天的繁星”,“此起彼伏的蝉声”换成了城市的嘈杂声。城市里的孩子是见不到丰子恺《竹影》里映在水门汀上的中国画了,也感受不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里“空明澄澈”的美妙境界了。失去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就失去了培养丰富情感的肥沃土壤,学生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怎么能有真情实感?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关注差异,积累生活,培养情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现在的学生不可能事事亲历,因此语文教师的直接传授不可或缺。当讲到《夏感》中初夏翻滚的麦浪时,就应该在课堂上也给学生描绘一幅秋天稻子收割的欢乐场面,让他们学会区别这两种作物;当展示了奔放粗犷的《安塞腰鼓》后,别忘了给学生介绍福州的新店腰鼓;当朗诵赞颂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黄河颂》时,不能忽略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内容和格局以及创作经过的介绍。语文教师就是要做个杂家,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缩小班上学生的差异,对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利用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由于我校生源的特点,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在教授《端午的鸭蛋》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班上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的有利条件,让他们讲述各自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在教授《春酒》时,让他们讲述各自家乡最具地方特色的节日,学生们往往踊跃发言,互通有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最后,通过阅读来化解差异,积累生活。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差异在读书。”学生情感体验的差异很大一部分来自阅读量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差异,有的放矢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例如在教授完《狼》和《月亮上的足迹》后,可以下发一些和狼、月亮有关的、趣味性强的、语言优美的文章供学生阅读,日积月累,学生的知识面就会得到有效的扩展,情感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就会慢慢得到化解。
只要教师能做个有心人,在教学中时刻关注班级学生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