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外NGO当志愿者

2014-08-21 12:20
环球时报 2014-08-21
关键词:会费加德满都电台

本报特约记者 薛钰洁在国内读中学时,记者就羡慕那些在中国活跃的外国志愿者们。在香港上大学期间,记者加入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志愿服务组织国际扶轮社在学校举办的扶轮青年服务团,并有机会被派往尼泊尔成为一名“海外NGO义工”。以前记者一直认为当义工只要出力就行,没想到在海外NGO当义工不仅需要出力,经费也得自筹。国际扶轮社规定活动资金是由团员会费,外界捐助者赞助和市场投资获得,每年收入中90%都要被用于慈善活动项目。我们此次计划赴尼泊尔当义工的活动筹款方式也得按照这一模式。作为一次跨国义工活动所需的经费,大家事先交付的会费远远不够,同学们就以承诺广告宣传为前提将拟定的活动企划分别递送给香港一些公司,终于获得了赞助。在一切准备工作妥当后,我们终于踏上尼泊尔的土地。在尼泊尔,我们主要负责义教和文化交流服务。在与当地社友的合作中,记者发现尼泊尔虽然经济落后,但扶轮社的分布却比想象的广泛得多。我们每到一处就有当地的扶轮分社社友接待。当地的扶轮社友职业分布极其广泛,不仅有加德满都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还有电台主播、软件工程师、公司经理等来自各行各业人士。在当地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良多。学校走廊的墙壁上依然留着上一批前来服务的扶轮社友们所绘的图案,我们在修缮校舍后也在亲自粉刷的墙壁上留下了自己的期许。我们在学校教孩子们中文和写毛笔字,为孩子们烹饪中国传统食物,孩子们也教我们唱尼泊尔当地的歌谣。当看到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他们的中文名字时无邪的笑容,我们自己也充满快乐。尼泊尔当地人对于我们这些外国NGO义工非常尊重。一名在加德满都电台工作的当地社友,特别邀请我们一行接受电台采访,分享此次活动经历。义工服务结束后,当地朋友还义务当起导游,带我们游览参观尼泊尔当地的风景名胜,在尼泊尔的最后一夜还是在当地扶轮社友家中度过的。 在这半个月的尼泊尔义工之旅中,我们一行和当地朋友之间已经建立了超越一般社会服务中给予与收获的单纯关系,我们也更加体会到在各文化各领域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以公益为纽带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所获得的充实与幸福感。▲

猜你喜欢
会费加德满都电台
联合国:仍有60国拖欠会费
鼹鼠电台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免除 会员单位2020年全年会费
看好了!
联合国会费今年交纳情况如何?(答读者问)
灰的城
中国缴清联合国会费
台湾地下电台为何屡禁不绝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荔枝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