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应重视学生语言学习

2014-08-21 06:30王晓奕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词飞蛾语义

王晓奕

近日读到《阳光很活泼》一文,讲了当画家的父亲,为了在儿子和儿子的老师间作出评判,大清早去海边看日出。儿子与老师的矛盾冲突是因为儿子在作文中的一句话“阳光很活泼”,这句话让儿子挨了老师的批评。而当这位父亲看到那从海平面跳跃出的太阳时,他发现——阳光真的很活泼。

这篇课文让我想到现在越来越关注文本表达、语言形式的小学语文课。当我们为小学语文从关注“写什么”走向“怎么写”而沾沾自喜,庆幸小学语文终于变得专业的时候,我们却忘了“语言是和人的心灵,人的精神境界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如果语言没有了趣味、思想、情感、个性、心绪,只是凭空耍弄文字,那么学生的长进是空洞的,也是没有后续生长力的。

一、理解语言,要唤醒的是体验

同样的语词往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一方面是科学的、工具性的语义,讲究字典语义的准确和规范。另一方面是文学语言,往往是超越字典语义规范甚至从表面上看是违反了语言规范的。因为这样的语言带着强烈的、个性的、临时的感情色彩,表现的是作者或者人物瞬间的感情,所以这种语义离不开特殊的语言环境。而恰恰这样的语言是文本分析、主题理解的关键点,这些语词中隐藏着作者和文中人物的心灵密码。所以只有体会到这类语词语义的精细微妙之处,我们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而体会的关键我以为是唤醒学生的体验。

例如“阳光很活泼”一句,在很多教师眼里,“活泼”用来形容阳光是不贴切的。而在这里,在孩子眼里,阳光恰如孩子一样招人喜爱。这里关于“活泼”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透露了一个孩子丰富的想象和灵动的创造,如果离开了孩子纯真的心灵是无法得到解释的。而教师对“活泼”一词的批判,是因为教师把语言当做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以为语义是本质的唯一表现,把语言人性、文学语言的个体性忽略了。很多时候,语词的字典意义和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因为字典里的意义是有限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因人而异、因时而生、因事而成。所以,我们可以说在性格迥然的人物身上,在多种多样的语境中,同一语词所能表达的语义也是迥异的。科学语义、工具语义不会因人因事因环境而异,而文学语义所唤醒的情感记忆却因人而异。这是一种文字以外的默契,在无声的、不言而喻中构成比字面更为丰富的、微妙的交流。

“语词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唤醒自我和读者的感觉和经验,进行对话和交流的符号。”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仅把语言当做硬邦邦的工具,那就没有办法用文本去扣开学生的心门,去唤醒学生已有的体验,无法唤醒也就意味着无法让学生的想象融人其中,于是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理解和创造。

二、发现语言,要咀嚼的是平淡

平淡不同于平庸、不同于淡而无味。平淡的语言却往往通往深邃,因为看似简单的文字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象,看似平淡的语言往往蕴藏着深厚的内涵。学生会关注高深、玄妙、生动的语言,也会主动去借鉴,但要在平淡处收获不凡,更需要教师的慧眼发现、会心解读、绘意诠释。例如,人教版四年级《生命生命》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

生1:是一只求生的/挣扎的/生命力强的飞蛾。

生2:虽然它知道挣扎是没有用的,但是它还是想活下来。

师:简单地说——

生:求生欲望强烈的飞蛾。

师: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只求生欲望强烈的飞蛾”,但是课文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听老师念:“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这又是怎样的一只飞蛾?

生:很脆弱的飞蛾。

师: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无法动弹),我再一用力,它就——(没命了)。

师:其实哪怕我放了它,一只飞蛾它也只能活九天,它的生命是那样——(短暂)。

细细品读这个教学片断,最精彩的是在学生只看到一只“求生的飞蛾”时,教师只念了一句话“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便打开了一条新的思维路径,学生读到了作者藏在其中的话语意图,这是一只生命掌握在他人手里的飞蛾。这就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刻解读、睿智发现、细腻处理。这句话,在飞蛾求生的强烈欲望的掩盖下,学生在自我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过去。但就是这样一句话,成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把学生的思维从一个局限的空间里释放出来,教学也就变得有滋有味。

教师的价值恰在于此,教师细读文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物理起点,你触摸到、品味到、发掘出的,是整个教学是否有效、高效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而很多时候,这些亮点恰恰是隐藏在学生易忽视、忽略的地方。

三、运用语言,要看到的是自我

做教师这么多年,从三年级教到六年级,周而复始,有一件事一直是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很纳闷,很难为情的。对于比喻句和拟人句,可以说是从三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但每次批试卷,都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三年级学生的比喻句是“月亮弯弯像小船”,拟人句是“小鸟在枝头唱歌”,四、五、六年级很多学生的试卷上也是这样写的。

这真的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好好反思。我们的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一些概念,而不计较学生写的是否有他们自己的趣味,刻画同一事物却没有任何差别,打开学生的作文本、批阅他们的试卷时,却无法从中看到他们不同的脸孔,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发现语言表述的方式、方法、技巧,要让学生理解表达的目的、情感、观点,更要让学生借用这种表述的方式去进行自我表达。自我是丰富的、复杂的,是立体的、深邃的,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语言选择和表达欲望。这种表达不一定贴近他的全部,但至少应该是学生当时的、记忆中的或者是所期待的自我的一个方面。那样的文字才是活生生的,才有生命的体温。用自己的眼睛和别人看同一样东西,眼中呈现的也许是相同的,但脑中浮现的却一定是不同的。因为生命是不可复制的,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都带着自己的色彩和烙印,我们必须用文字雕刻自己生命的痕迹。

阅读不光是为了文字,更是为了读懂作者,读懂人物的精神、情感与个性,并表达自我的精神、情感与个性。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用“语文”这根拐杖理解自己、理解世界,表达自己、描述世界。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语词飞蛾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发光的语词(三则)
Trolls World Tour魔发精灵2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花木兰
冰雪女王3火与冰
勇敢的小飞蛾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语词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