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裕婷 常昕
摘要:
人的知觉来实现的。人们活在世界上会接触或看到各种事物,理解的,不理解的,都存在他们自身的美。这些事物需要人们发现他们的美。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含义,就不能理解它们,欣赏它们。所以,在艺术创造中,要感性和理性相统一,发现并理解作品中的美。
关键词:自我实现;自我领悟;审美需求
说明:人要维持生存,求得温饱,便产生人的物质生产、物质实践,开始人的经济活动。人的物质实践、经济活动就是为人的生存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物质保障,使人生活有依靠,衣食无忧。但是,人活着,不在这种物质实践,经济活动,而在实现自我,确证自我,充分展示和敞亮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这样,人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就产生了。
一
同一个人多次登黄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获得不同的情趣。同一个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知,不同的人对同一种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知。这取决于人们的想象力。所以并不是画画的时候才需要想象力的。它存在于你的脑海中,你要不要使用它,你将怎样使用它?
基督教的神学家散文中写道:当我看到每一座山头、每一座山谷、每一座绿草丛生的平原,再看到一排排各种各样的树木以及脚下那些既被自然赋予美妙的香气、又被自然美丽的颜色的百合花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流云飞向远方海洋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种揉合着幸福感觉的忧郁之感。这种淋淋尽致的对自然美的沉醉,我们也曾有过,只是有时候找不到绝好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内心。其实发现美并不是多么难、多么深奥的一件事情,拥有想象力,就可以去实践。所谓的审美欣赏活动是绝对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实践而存在的,因为很显然,“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要实现什么东西,要建构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现实联系和关系,只有依赖实践,只有实践才“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语)。
马克思曾讲:“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中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这就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所谓能给人作为审美主体带来一种美感愉悦(乐趣)的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就基于“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即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也就是审美实践,审美感知或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这种由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即审美实践而来的客观事物来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马克思讲:“通过这种生产(审美实践),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就更加明确地指出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就是以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为客观根据或现实基础。正是由于人的这种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人才能作为审美主体面对一个充分地反映和体现了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对象世界,并从这个对象世界里由于感受和体认到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直观自身”)从而获得美感愉悦。对实践的审美作用和意义以及马克思这些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确实需要我们去花大力气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二
人活着,不在吃饭穿衣,追求温饱等,而在自我实现,自我确证,求得一种美感愉悦、心灵满足和精神慰藉。鉴于此,在西方现代社会,人们开始前所未有地把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也就显得非常自然和毫不足奇了。《参考消息》2001年4月30日第4版《从“物本”到“人本”到“能本”》的文章讲:“在现代西方,人们对物质方面的兴趣开始淡漠,而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作为人的最高需要的自我实现(按照人的兴趣、能力从工作中取得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这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和显著标志!我们也很应该往这方面发展,而不是一味地碌碌无为,或者做着毫无兴趣而且效率颇底的工作。那样的话,活着也就是给这个世界增丁而已,或者只是衬托了强者。别无它用。所以,懂得欣赏各种美,从而培养自身各方面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对工作或者生活情趣来讲都很有用。
三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们为了表现他们内在精神的需要而创造的,正是这些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们尽其所能的把艺术,把美赤裸裸地展现出来,才帮助了我们提高认识美的能力。郭沫若先生曾在书中写道:艺术是自我的表现,是艺术家的一种内在冲动的不得不尔的表现。自然不过供给艺术家以种种素材融合成一种新的生命力,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新世界,这还是艺术家的高贵的自我!我们需要把感性从理性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使感性和理性达到和谐统一,从而以新的视觉方式知觉世界。中式的艺术的西式的艺术自古以来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也正是这些差别让世界得以多彩。大多是地域,种族,宗教的不同所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觉方式来知觉这些艺术品,审其精华。
人的审美实践、精神活动是为人的生存进一步提供精神支持、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使人精神充实,感情丰盈,心灵满足。人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实现自我,确证自我,从而也感受和体认不到自我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那么人就会感受到一种活着的无聊,生命的空虚。顾城曾在书中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我们的眼睛也要寻找光明,寻找事物中的各种美好。更多发现美的眼睛,世界才不会如此乏味。
【参考文献】
[1]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