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2014-08-20 08:14何新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师应文本阅读教学

何新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文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获得先进思想的启迪,享受优质审美的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自读

自读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性阅读学习。

(一)激发自读欲望

于漪老师认为:“一部交响乐要有摄人心魄的序曲,一场戏要有引人入胜的序幕。阅读课的起始阶段就如一篇文章的开头,须反复斟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导语。巧妙的导语设计,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自读的欲望,调动学生自读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朗读、默读、精读或细读),以加深对文本内容初步感知的印象。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感知的前提下,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或帮助学生,结合训练重点、课后练习等,制订阅读学习目标。阅读学习目标应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订,这不仅可以为学生阅读学习定向,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深思熟读质疑

学生对文本内容初步感知后,基本完成了认识过程,但这只是一般水平的理解,还不一定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而通过深思熟读后产生的质疑就能把认识引向更深的层次。钱梦龙老师说过:“‘质疑的提问不同于‘定向问答的提问,问题不再是‘定向的,而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发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培养学生思维“深”下去的意识,要求其“质疑”。

例如,《孔乙己》一文,“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既然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为什么他的存在却可有可无?万盛米行的账房先生跟“旧毡帽朋友”说话是“有气无力”“鄙夷不屑”的,而万源祥等几家伙计却“不惜工本”地叫着“乡亲”,同在一条街上做生意,为何态度如此不同?通过深思熟读后,就能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

二、组织学生讨论

(一)问题的产生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文本素材,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究问题,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享受探究问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阅读教学的容量很有限,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所有学生对问题产生的疑惑,这就需要暂时存疑。于漪老师说过:“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行兴趣迁移,再把课外有关知识引进课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地制订教学目标,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二)问题的讨论

在阅读过程中,对于疑点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或给点提示,让学生自行解决;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充分想象,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问题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和见解的机会;同时每个学生又都能认真地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并迅速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他们的思维会比平时更活跃,掌握知识技能会更精确,思考问题会更富有创造性。

(三)问题的解决

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不宜讲得过多,当学生自己不能解决时,才需要教师适时适当有效的引导,教师在引导时不应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进行《变色龙》这篇小说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这篇课文临近结尾写道,广场上的‘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请同学们说说,那群人为什么笑,他们笑什么呢?”有些学生说是笑赫留金倒霉,有些学生说是笑警官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着这两个人物转,既打不开思路,也深入不下去。于是,教师说:“广场上的‘那群人,都是些什么人?”学生回答说:“什么人都有。谁走到这里就有谁。”教师接着说:“对,正是这样。既然什么人都有,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一样不一样?他们认识问题的深度一样不一样?”学生回答说:“不一样。当然不一样。”教师接下去说:“好!完全正确,既然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问题的深度不同,那么,就请你们具体谈谈‘那群人都有哪些不一样的笑。”即刻,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答案也出来了:是笑在当时那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是笑当时的俄国,穷人不如富家犬等等。这个教学案例中,“那群人”是个极普通的词语,正是因为学生忽视了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所以问题解决不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弄清楚了这个词语,问题也就解决了。

三、指导学生练习

(一)巩固性练习

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大多数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需要通过系统的练习来巩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相关的练习题,使学生走向深入,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学到要学的知识。

例如,对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可以从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谈)这样的练习,既能让学生体会《背影》立意之深远,构思之精巧,又能拓展知识面,还能提高阅读学习的能力。

(二)迁移性练习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适当安排必要的练习活动,引导他们进行知识迁移,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