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
1小时167倍
我们逛超市时不会想到,全球最大的沃尔玛超市1小时要处理超过100万客户的交易,录入的数据量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167倍。谁也不曾想到我们会在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中获取财富,更不会想到它竟是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而这一天,已经到来。
1天770年
海量数据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是数据的起点、中转,甚至是数据本身。如今在一天之内,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2940亿封邮件;发出的帖子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有20亿人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数据时代的来临,隐蔽、快速,且不容置疑。
1家半个国图
互联网是产生数据的重要来源,据统计,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两年翻一番,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来自于最近几年。此外,全世界无数的工业设备、汽车、仪器,无数的商业设施、学校医院等,都在时时刻刻产生着海量的数据信息。预计到2020年,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一年产生的数据就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储量。
51亿到530亿
但大数据并不仅仅是指数据量庞大,更重要的是能从中提取价值。未来大数据将会像基础设施一样,有提供方、管理方、使用方,在交叉使用中变成一大产业。据统计,大数据所形成的市场规模目前约在51亿美元左右,而预计到2017年将会上涨到530亿美元。
万亿销售
数据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举例来说,以淘宝网购为例,如果收集到你一段时间内的消费记录,分析到你的服装购买频率、价位,你家庭日用品的消耗速度,你的购买喜好等等,类似这些包含行为规律的数据,对商家来说就具有了显而易见的价值。而淘宝年销售额超过万亿,买家卖家更是无数,如果挖掘到位,其数据的价值将难以估量。
2万亿与几分钱
但是,我国对大数据的利用程度远远不够。当华尔街投资者已经根据民众情绪买卖股票时,当基金公司根据网站顾客评论推算公司价值时,当谷歌凭借搜索记录提前判断出甲型H1N1流感从哪儿爆发时,当奥巴马政府投资2万亿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时,我们对大数据利用最多的,恐怕是几分钱一条的通话记录、10几元钱的废旧实名制火车票、成千上万元的客户保险信息……诸如此类由不法分子打造出来的地下产业链。
103个
当下我国带有大数据意味的政府行为,恐怕要算智慧城市建设了。2013年8月,国家确定103个市(区、县、镇)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国家开发银行也将在3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据估算,全国“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额可能达到5000亿元,并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