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乐
(江西 南昌 330001)
浅析江西采茶戏中采茶舞的特征
廖文乐
(江西 南昌 330001)
赣南采茶戏作为传统的地方剧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民风民俗和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诉求,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本文对江西赣南采茶戏中采茶舞的艺术审美特征和表演特征进行了分析,期望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江西赣南;采茶戏;采茶舞;审美特征;表演特征
江西赣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采茶戏则是赣南文化艺术领域的重要代表之一。采茶戏体现着赣南客家人民的勤劳、淳朴、善良和智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茶戏中的歌唱与舞蹈成分所占比重较大,其细腻而生动的舞蹈动作是体现采茶戏艺术特征和审美诉求的重要途径,研究采茶舞的审美特征和表演特征对于更好的研究和传承江西赣南采茶戏有着重要的意义。
江西采茶戏中的采茶舞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浓郁的客家风情。采茶戏是客家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其内容多与客家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和生活有关,节奏感强、韵律十足,传达着客家文化精神,具有典型的客家风格;2)怡情自乐。采茶舞是赣南地区劳动人民的重要精神娱乐项目,反映着赣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内心追求和审美情趣,体现着人们对善良、勤劳、忠诚、坦荡等美德的赞扬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歌颂,与此同时,夸张的动作和欢乐的配乐也体现出极强的娱乐性;3)舞戏结合。采茶戏采用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即具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又有很强的舞蹈美感,舞蹈与戏剧的结合使得其题材更广泛,可观赏性和娱乐性更突出,引得得到了如此广泛的流传。
赣南采茶戏歌舞戏三者并重,其表演特征有“三奇三绝”。其中,三绝包括矮子步、单水袖、扇子花,在表演中,三者相互配合,舞动出领人惊叹的舞步。三绝是赣南采花舞蹈经典动作,也是其独有的表现形式。赣南采花舞蹈是客家人历经多年,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吸收、模仿、再创造,而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
(一)矮子步
赣南采茶舞中女高男矮的表演方式也是别具一格,这种独有的舞蹈表演灵感来源于采茶的动作,在采茶过程中,女子在山上进行采茶,而男子则需要将装满茶叶的担子背下山,男子在背担子时,呈现一种屈膝驼背的状态,由此产生三绝矮子步。矮子步主要包括矮步,高步,矮交叉步,摇搓步,惊步,滑步等基本步法,在表演过程中,男子要屈膝下蹲,木事前方,同时要保持背和地面的垂直。步子平稳的前后移动,移动时,要注意膝盖的灵活,避免步法僵硬。配合着手臂和手腕的动作形成采茶舞中的矮子步。矮子步对男子的基本功底要求很高,需要在长时间的屈膝下蹲中保持步法的轻盈,同时演员的情趣和眼神也要到位。由此,矮子步是赣南采茶舞中独有的特色,表演性和观赏性都极强。
(二)单臂水袖
水袖广泛存在于我国舞蹈戏曲中,而赣南采茶舞中的水袖的表演方式又独具一格,打破了双水袖、对称美,采用左臂袖筒的表演方式。通常水袖都是成双成对的翩翩起舞,但是赣南采茶舞则是单臂水袖同时配以诙谐幽默的表演动作,这无形中增加了水袖的难度,表演者在表演时一个手的舞蹈需要同时运动手腕、胳膊肘、肩膀等多个部位,舞动出缠,卷,飘,遮,卷,拖,摇,捧,挥,抖,绕,摆,抛,拂,扬,甩等十几中动作,以静态的造型提升了单臂水袖的表演力。赣南水袖很多动作是在模仿客家人和动物的生活习性,比如,茶农采茶时会用左手的长袖擦汗,因此赣南采茶水袖中很多模仿擦汗的动作;再如,摆动时像的狗尾,站势想马腿,游走是又像蛇走过,舞动是像龙头凤尾。
(三)花扇子
赣南采茶舞中每一位舞蹈演员都要有一把花扇子作为舞蹈道具,花扇子的表演形式也是丰富多姿,活灵活现,例如,它可以模拟客家人生活中各种工具,挖笋的铲子,水瓢,刀具,鞋底,绣花的针以及布等,其动作的多样化让人眼花缭乱。扇花又分为单扇花和双扇花,其基本动作有二十多种,如波浪扇,风车扇,吊扇绞扇,转扇,抛扇,削扇等。在舞蹈中,扇花舞配女高男矮的矮子步以及别具一格的单臂水袖,即左手水袖,右手花扇,较低踩着矮子步,将赣南采茶舞的三绝舞蹈形式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
综上所述,采茶舞是江西赣南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凭借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表演特征展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不断挖掘其艺术审美特征和表演要领,使江西赣南采茶戏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断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1]罗涛.采茶戏的艺术价值及保护传承问题研究[J].大舞台,2012(7): 274-275.
[2]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研究现状及启示[J].大舞台,2012(2): 158-160.
[3]黄文华.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中的舞蹈略谈[J].作家,2011(20): 225-226.
[4]邓薇.江西新余采茶戏的音乐特点及现状初探[J].戏剧之家,2012(7):14-16.
[5]朱黎明.江西采茶戏的起源与流派[J].农业考古,2011(5):201-202, 28.
J722
A
1005-5312(2014)17-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