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嘉佳
(辽宁歌舞团,辽宁 沈阳 110031)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演奏版本研究
邱嘉佳
(辽宁歌舞团,辽宁 沈阳 110031)
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流传至今久演不衰。本文以亚沙·海菲茨、耶胡笛·梅纽因、安妮-索菲娅·穆特演奏版本为例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总结出不同作曲家对该作品的理解与诠释,最终达到指导演奏的目的。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版本研究;演奏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小提琴协奏曲代表作品受到世界各地的小提琴演奏大师的青睐,更成为诸多大师录制音响唱片、音乐会演奏的首选曲目,基本上世界所有的小提琴大师都演奏过《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在诸多版本中笔者选取三位较有代表性的演奏家进行介绍与分析,以此来总结出不同演奏家对于《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这首作品的独到理解和演绎。
亚沙·海菲茨是美籍立陶宛小提琴演奏家,同样作为一名年少成名的天才演奏家,美国RCA唱片公司为亚沙·海菲茨录制的的集成唱片就收录了这首作品,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完美的诠释了这首作品,在演奏方面海菲茨对于《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也有个人的特色。海菲茨最明显的演奏特点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海菲茨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在演奏作品时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而海菲茨在演奏这首作品时则以极高的精确度和完美程度突显出了其本人最为鲜明的艺术特征和演奏方式。此外海菲茨在保持原有速度节奏的情况下会通过加快运弓或是给小音头的发音发来表达和声上的变化与对比。而在处理一些上行旋律时海菲兹也会反其道而行用渐弱的方式在很短的时值内完成来达到音响上虚实瞬间变化的表现方式。
上文提及《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具有浓厚的法国主义风格,所以法国学派代表人物耶胡笛·梅纽因对于该作品的理解和演奏植根于对法国历史、文化、艺术的土壤,再融入自身的演奏特点则给我们呈现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梅纽因于1931年与“留声机唱片公司(EMI前身)”签订了一份终身专属录音合同,这首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他年少成名时与柏林爱乐乐团共同录制的。梅纽因在演奏时对于音乐的处理相对更加自由诗意,也非常注重乐句之间音符的连贯性与歌唱性,往往会略微演唱使之或者通过加长运弓的方式来调整、控制旋律的走向。因为这首作品炫技的部分相对较少,梅纽因在完成技术要求的同时更注重弓法上的细腻以及收放自如。在演奏时也强调演奏时首先关节的完全柔软才能够独立的控制各个关节的灵活使用,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伸张与收缩活动才能够达到必要的灵活性,最后才是力度、稳定性和自由发挥的最终阶段,这也是梅纽因在演奏《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总给人以写意、自由,旋律的陈述性表达的较强的感觉。不得不提的是梅纽因在演奏时运用分弓这一基础演奏技术时将右手肩关键参与到了运弓中来,这种大角度的整个手臂引导弓弦摩擦则能够轻松的获得饱满浑厚的音色效果,但是由于这个动作幅度较大,对于演奏者的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故此也是演奏者们较少运用到该作品中来的因素之一。
安妮-索菲娅·穆特出生于德国,被誉为“继梅纽因之后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亦有“女梅纽因”之称。但穆特对于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理解和诠释却与梅纽因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穆特不同于梅纽因的是,她对于乐句之间的时值、节奏、速度上的变化并不是很大,而是在乐句处理上把“Rubato(保持原有速度基础上进行伸缩处理)”更加突显出来,在演奏的力度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变化,具有典型的个人风格。也有人曾提出穆特的演奏方式与作曲家的作品有些偏差,但穆特曾公开表示“所谓称之为还原真实性的“本真”演奏在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因为你没有条件再现那个历史时期的原貌,也没有机会听到两百余年前的声音。”此外,穆特也非常热衷于对颤音演奏的把握,从DG公司2001年为穆特录制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中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所涉及到的颤音都经过了“修饰”就能看出,他的演奏完全突出了个人的演奏技术以及带有强烈“时代感”的表达方式。
以上笔者列举出了三个不同时期演奏家对于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演绎。三位伟大的演奏家对于这首作品的理解能够直接的反应出他们个人的性格以及审美追求,这也导致了三位演奏家在演奏风格和技巧运用上的区别。从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出,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在20世纪仍然紧扣时代脉搏并且持续发展。对演奏家的版本研究不仅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更能让演奏者结合自身的特点与社会背景对作品进行更加贴切的诠释与表达。
[1]李开祥.莫扎特小提琴作品演奏析要.音乐探索,2007.
[2]李贵武.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要点.中国音乐学(季刊),2000.
[3]乐玫.浅谈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学习与演奏.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
J622
A
1005-5312(2014)17-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