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叔本华”,活着且爱着!

2014-08-18 12:27张轶
考试周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叔本华晚安妈妈

张轶

摘 要: 《晚安,妈妈》是美国戏剧中不多见的哲理性剧作,讲述女主角对生命抉择的悲凉场景。女儿不顾母亲的劝阻,决然地用父亲的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四十岁的生命。以往的文学评论都是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男权、女权等角度出发,分析剧本中的母女关系、自杀的主题、女权的缺失、男权的象征地位等。本文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即“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角度出发,超越其悲观主义基调严重的“生存意志论”,即人生就是痛苦,人必有一死。人生旅程固然有痛苦,活着固然有痛苦,然而快乐和意义远远大于痛苦。所以,人们要超越“叔本华”,不要像女儿杰西死亡,爱着却选择了死亡,也不要像妈妈塞尔玛,活着却没有爱。应该活着且爱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乐于挑战和奋斗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真正活出生命的激情、生活的精彩。

关键词: 叔本华 生存意志论 《晚安,妈妈》

一、研究理论: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意志,人最终由他的意志或欲望所推动。意志追求的总是同一样东西,即生命或生存。因此,意志就是生存意志,人不过是一切生物中意志最强的一种,故而产生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杨振喜,2010)[2]根据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人的生存意志即欲求,欲求因需要而生,需要因缺乏而不满,而缺乏、不满就是痛苦,所以人生就是痛苦。因为满足转瞬即逝,欲求无穷无尽,因而人生永远痛苦,这就奠定了叔本华生命哲学的悲观主义基调,即人生应该是悲观的,每个人都是志论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生的某种必然性的东西,首先,人生的确存在不断的欲求与满足之间的争斗;其次,作为个体的人终归要有一死,求生欲望在所有欲望中处于最基础的支配地位,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本能。

据此,我们可以理解《晚安,妈妈》[3]中杰西的选择,对于一个认为苦多一些的人来说,选择死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理解她“超越死亡的等待,对自己的人生要有选择权、控制权,只有死亡是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的决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世上选择自杀的毕竟很少,大部分人还是执著地活着。不管是自主地活着,还是被动地活着,终究是活着,而不是死了。对于那些活着的人来说,他们已经超越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超越了他的生存意志论。虽然活着有痛苦,然而快乐更多一些。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不会像杰西那样,虽然有爱却选择了死亡;也不会像塞尔玛那样,活着却没有爱;我们活着,且爱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二、剧本分析:既然活着是一种痛苦,还不如死去

正如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所言的,人生就是痛苦,人终归有一死。我们可以理解《晚安,妈妈》里的主角杰西的自杀决定了:与其神志不清地活着,还不如在意志清醒的时候死去。在过去的近四十年里,杰西作为一个严重的癫痫病患者,她的生活并不幸福快乐。她的整个生活被病魔(癫痫)肆意践踏,她的身体甚至神智都由不得自己支配。她的婚姻是母亲的安排,丈夫弃她而去;她的儿子进了监狱。最近的一年是她神志清醒的一年,她做了认真的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杰西在内省的过程中觉得已经失去了自我,她渴望成为却永远无法成为的自我。(李亚莉,2008:157)[4]杰西虽然是百遭病魔缠绕的弱者,但是她的意识、意志是自由、自主的,换言之,她对自己的人生有选择权、控制权,她要超越等待的轮回,这也折射出两代女性在观念上的根本区别。(刘秀玉,2008:60)[5]她认为活着失去自我,死亡是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很多女性主义评论家并不认同杰西的选择,认为这是一个绝望了的人的退缩、逃避,但诺曼坚持“杰西的决定是一场彻底的胜”。因为她“采取了代表自己的行动,对她来说,这是对她过去的我的最后挑战”。(贺安芳,2007:25)[6]

三、我的理解:虽然选择了死亡,却还是有爱的

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5]在塞尔玛阻止杰茜死亡的尖叫中达到高潮,但女儿的一个“不”字,使母亲彻底绝望。就在这一瞬间,母亲认清了女儿实际已经死了的事实。她说:“我看透你了。我挡不住你,因为你已经死了。”于是,剧终了,昏暗的舞台上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老人,眼前出现一片生命的残局……

这是汤立峰的作品“因为你已经死了-玛莎·诺曼《晚安,妈妈》一剧解读”中的一段文字,其认为杰西去意已决,听不得母亲劝阻,所以杰西在自杀之前其实抱着一颗死亡的心而去的……(汤立峰,1997)[7]我不苟同这样的观点,我觉得杰西是带着爱走的,她的心不是死的而是活生生的。由此我还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鲁迅先生当然不是在说玛莎·诺曼的《晚安,妈妈》里的杰西,可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了《晚安,妈妈》这部美国戏剧中不多见的哲理性剧作后,我觉得死后的杰西就是这样的人。她带着爱而走,她人走了,她心里储存的爱却不会消亡,甚至变得更浓厚……似乎她还一如既往地活着,就如同活生生待呆在读者心中一样。那一声枪响,似乎没有夺走她的生命,反而让她的爱变得更加炽热……

(一)读者眼中的杰西

1.带着爱死去。

在读者眼中,杰西是充满爱的。作为《晚安,妈妈》的忠实读者,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即使面对这样的生活背景,做出用父亲的手枪结束自己生命这样悲壮的决定,杰西对这个世上的一切还是充满了爱。对进了监狱的儿子爱意犹在,对儿子这样的人生结局充满内疚感,对她的丈夫亦是理解犹存。她爱过丈夫,她理解他,包括他的离弃……对自己已死去的爸爸也爱着,杰西喜欢跟着他到处跑,喜欢他用烟斗通条为她做的男朋友,每到晚饭他们都要聊会……甚至对她家的狗,她也是有爱的:她喜欢那条王牌狗……(叶舟,2009:70)[8]可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充满爱的女人决定要自杀了。

2.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

多遍阅读《晚安,妈妈》,我也觉得剧本字里行间无不透露杰西的自我意识和回归自我的欲望,以及选择死亡的勇气和平静……“这(杰西的自杀)跟您毫无关系,这是我个人的私事……”可以想象当一个女儿当着亲生母亲的面坦然说出自己要自杀的事实、主意和决定时,并且坦然表示自己的自杀竟然跟自己的亲生母亲无关,这样的母女关系悲哀到何种地步。然而我不为杰西感到悲哀,我们很坦然,我们读懂了杰西,读懂了杰西的决定,这是一个悲壮的决定,虽然决定去死,但死得其所,带着爱而去,在我们看来,是幸福的,而不是悲哀的。悲哀的是她的母亲,有这样一个母亲,是女儿选择死亡的原因之一。读者对剧本主人翁杰西的态度是肯定的,认为杰西是可爱的:独立、坚定,并充满人情味,拥有自由意志,这是一种现代人的人生状况。(叶舟,2009:71)[9]endprint

(1)爱着自己的丈夫,理解丈夫包括丈夫的离弃。

Why did Cecil leave you?母亲自以为是地认为女儿的丈夫塞希尔是因为一个女人离开了她,她明知故问女儿丈夫塞西尔为什么离开她时,她希望女儿死去那颗对丈夫还有的爱心,就像她不爱自己的丈夫一样,对自己的丈夫没有爱,就可以无动于衷地活着。Cecil left me because he made me choose between him and smoking.(玛莎·诺曼,2004:772-775)I love the bridge he built over that creek in back of the house..a couple of boards would have been just fine,but he used that yellow pine and rubbed it so smooth ...(774)...Or that baby bed he built for Ricky.I told him he didnt have to spend so much time on it,but he said it had to last...(774)...No,he loved me,Mama.He just didnt know how things fall down around me like they do.I think he did the right thing.He gave himself another chance.(775) 女儿的回答让这位母亲非常出乎意料,也让读者为她的宽容大度感到震惊,让我们不得不对这样一个在疾病面前脆弱、在生活面前又坚强的女子肃然起敬。

(2)爱自己的父亲。

I liked him sitting .Big old faded blue man in the chair quite.她喜欢那个安安静静地坐着的老人,喜欢他用烟斗通条为他做的木偶小人儿:Or make me a boyfriend out pipe cleaners and sit back and smile like the sticky man was about to dance and wasnt I going to get a kick out of that.母亲的反应是:I was jealous because youd rather talk to him than anything !对女儿与自己的父亲有这样的情感不予理解或给予嫉妒,而女儿的反应是我爱自己的父亲因为我知道父亲也爱我: I know he loved me.(767-768) 这句话其实很有杀伤力,言外之意其实表现了对母亲的不满:你对父亲没有爱,所以永远得不到爱的回报,父亲不爱你也是很正常的,你们之间没有爱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爱本来就是相互的。

(3)对儿子亦有爱。

母亲塞尔玛哪壶不开提哪壶,在塞西尔弃杰西而去的情况下,总说杰西的儿子像爸爸塞西尔:Ricky is too much like Cecil.而杰西的反应是:He is not.Ricky is as much like me as its possible for any human to be .I hear it when he talks.We look out at the world and we see the same thing:Not fair.And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us is Rickys out there trying to get even.固执地认为儿子像自己更多一些,给自己更多的理由爱自己的儿子。And were tearing each other inside that boy,and if you dont see it,then youre just blind.(774)这番话告诉我们杰西对自己的儿子深怀愧疚,觉得是她和塞西尔造成了儿子这样的结局,毁坏了儿子的前程。

(4)永无休止的家务活是失去自我的原因之一。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从杰西出场,杰西就一边说话,手里一直忙碌着,没停息过。Jessie reaches across the table for the small clock and starts to wind it ...getting the canister of sugar to refill the sugar bowl...filling the honey jar now...cleaning the honey jar carefully...throwing the pan into the sink...taking the pan out of the sink...gathering up the pots...Pulling jars out of the refrigerator ...这样永无休止的忙碌,绝对有理由失去自我、迷失自我;作为读者,我们理解杰西用自杀这样的结局来找回自我、回归自我的决定。

(二)我眼中的塞尔玛:活着但没有爱

杰西虽然是百遭病魔缠绕的弱者,但是她的意识、意志是自由、自主的。相比之下,母亲塞尔玛代表了主流意识熏陶下的传统妇女形象,是典型的男权文化期待中的角色: 思想麻木,爱情对她可有可无、感情麻木;她对生活无动于衷,对生活缺乏热情。她跟女儿简短的对话中用得最多的词是“mine”,处处彰显这是一个自私的母亲。对丈夫没有爱,两人形同陌路;对生活没有激情。一直以来,我坚定地认为五六十岁应该是人生中最优雅、最高贵、最有人生经验、最懂得怎样生活、怎样享受生活的年龄段,而作为妈妈的塞尔玛,不但对女儿没有起到应有的生活指导作用,反而处处依赖女儿,对女儿一味地依赖,使女儿纠缠于无尽的家务之中。endprint

1.对生活、对劳动没有激情。

有感情、有知识的女性不像一台简单的机器,随着使用频率和时间的流逝渐渐老化,渐渐失去使用价值。知性女人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沉淀、知识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增加,变得越来越沉着、越理性、越风韵、越美丽。然而五十多岁的塞尔玛给我们的不是这样的感觉,就像一台出卖劳动力的机器,虽然近六十或六十有余,但“她达到了让别人为她服务的目的”,等待女儿为她美甲、列购物单、洗衣服、做家务,对女儿呼来喝去、拿这干那。She has begun to feel her age and so takes it easy when she can,or when it serves purpose to let someone help her .But she speaks quickly and enjoys talking.但是她又很健谈,说话语速很快,The house is more comfortable than messy,but there is a lot to keep in place here.(玛莎·诺曼,2004:743)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塞尔玛思路清晰,反应灵敏,不至于到要人服侍的地步,但她宁愿对女儿呼来喝去,要求她干这干那,宁愿坐在凌乱的屋子里,也不愿自己把屋子收拾干净。

2.用得最多的词是“我的”。

女儿忙着为她打理凌乱的客厅,向她找一块毛巾,母亲的反应是“你不能拿我的毛巾,这些都是我的毛巾,它们一直是我的”。 You cant use my towels ! Theyre my towels.Ive had them for a long time.I liked my towels .而当女儿告诉她她找父亲的枪是为了用它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母亲的反应竟然是你不能用这把枪,因为这把枪现在是我所有、为我所用。而且这是我的房子,你不能在我的房子里干这样的事:“...you cant use your fathers gun,either.Its mine now,too.And you cant do it in my house.”...No.You cant do it.I wont let you.The house is in my name...Not in my house!(玛莎·诺曼,2004:751-752)由此一个活生生的自私冷漠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3.过度依赖女儿照料,是一个庸俗自私的母亲。

Youre mad at me.当女儿告诉她要教她怎样使用洗衣机洗衣服时,母亲的第一反应是女儿厌恶了对她的照顾;I know how the washer works.You put the clothes in.You put the soap in.You turn it on.You wait.按照她的理解,洗衣服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衣服往洗衣机里一塞,放上点肥皂泡沫,然后静静等待。If you are mad about doing the washing,we can get Loretta to do it.(玛莎·诺曼,2004:753)如果女儿不愿意洗的话,就让Loretta来干,要么女儿干,要不别的妇女替她干,反正就是不愿意自己学。表现出了一个母亲的慵懒和自私。

4.和丈夫之间形同路人,无爱可言。

女儿杰西认为母亲不爱父亲,塞尔玛承认,不加反对。You didnt love him,or he did something and you stopped loving him,or what?她也知道杰西的父亲跟她无话可说,不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跟她说话的。He never said a word he didnt have to.That was probably all hed said to me all day.塞尔玛固执地认为丈夫跟她之间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是因为她没有他想要的东西。How could I love him,Jessie.I didnt have a thing he wanted.(玛莎·诺曼,2004:772)

5.对女儿和丈夫隐瞒真实情况,阻碍他们的自我认识。

How many fits did I have? ... That was mine to know,Mama,not yours.Did Daddy know?

If I told him about you,Id have to tell him about him?...Thats why I didnt tell you.

塞尔玛自己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保护他们,塞尔玛以她自己的方式庇护着杰西,杰西在生活中尽力为妈妈多做事,而在她们的心灵间,正像杰西所说的“我感觉怎样,您根本不知道”。塞尔玛为女儿所做的,与其说倾注了一位母亲的特殊情感,不如更确切地说诠释了她个人的生活逻辑。If Id know I was an epileptic,Mama,I wouldn′t have ridden any horses!(2004:781)作为女儿,杰西认为她有权利、有义务知道自己生病的真实情况,母亲的所作所为使她自己一直蒙在鼓里,骑马摔倒,带病结婚生子……失去了知情权而做了一些非能力所及的事,对杰西来说这是一种痛苦。

四、小结:超越“叔本华”,活着且爱着

剧本字里行间处处可现杰西和母亲的冲突,性格的截然不同,对生活的态度、迥异的人生观及对死亡的不同看法等。两个女人之间不是单纯传统意义上的母女关系,而是母女之间意志的冲突,人类原本最亲密的关系在这里被异化。(刘秀玉2008:59)[10]作为这部剧本的忠实读者,我站在杰西这一边,杰西轻轻的一声“晚安,妈妈”或许包含些许留恋,但更多的是控诉。我们敬佩其死亡的勇气,哀叹其生命的终结。既然有爱,为何不坚强地活着,执著地死去呢?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固然有其哲学性,即人生是痛苦的,人无可避免一死。然而,活着亦是快乐的,而且远远大于痛苦。“死而无憾”说的就是活着的时候好好地活,死的时候开心地死。我们应该选择有爱而坚强地活着。活着,就要热爱生命,创造美好生活,积极享受人生。生活中难免有风风雨雨,难免有困难,面对困难,逃避不是方法,死亡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不断奋进,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Marsha·Norman.Night Mother,British and American Drama:Plays And Criticisms[M].2004:741-793.

[2]杨振喜.生存意志论——叔本华悲剧理论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玛莎·诺曼.晚安,母亲[M].刘海平编.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40-792.

[4]李亚莉.母亲与自我《晚安,妈妈》中的母女关系[J].文学研究,2008:156-160.

[5]刘秀玉.从《晚安,妈妈》看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戏剧创作[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9.

[6]贺安芳.后女性主义社会的女性自塑——从《心灵之罪》到《晚安,母亲》再到《海蒂编年史》[J].四川戏剧,2007(2):25-29.

[7]汤立峰.因为你已经死了——玛莎·诺曼《晚安,妈妈》一剧解读[J].《戏剧》,1997.

[8]叶舟.那别一番风景——观剧《晚安啦,妈妈》[J].文艺论坛,2009:70-72.

[9]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323-324,325.

[10]刘秀玉.从《晚安,妈妈》看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戏剧创作[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叔本华晚安妈妈
晚安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鸟妈妈
晚安,大猩猩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毒舌男”叔本华
妈妈去哪儿了
晚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