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雅
读罢今年第9期《民生周刊》中《面粉增筋剂风波再起》一文,回忆起中午刚刚吃过的面食,我感叹一碗面过后是“满口工业味儿”。
不管是赛百味的“百味门”,还是身陷舆论中心的麦当劳、星巴克,一场又一场由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风波不断在上演。众所周知,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便于食品加工,科学、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企业是有益的,而作为广大消费者也能理解。然而,在诸多“门”事件的背后,我们看到已不是食品企业与消费者“双赢”的局面,而是很多企业在越来越重视利润,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却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约束。
虽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在我国相关规定中有明确的界定,但要解决类似事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此。一方面,我国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大量存在,因而难以对相关企业形成有力的震慑;另一方面,虽然法律法规是惩治恶性商业行为的最后一道屏障,但要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还是要靠企业自我约束,建立起企业自身的商业道德规范与准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