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高校都没有“抱怨”专业

2014-08-18 21:26朱仲南
今日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习气子弟精气神

朱仲南

抱怨有什么用?当然没什么用。如果有用,全世界的高等院校、专科学校早就开设这门专业课了。就是因为抱怨没有用,所以至今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也没有设这方面的博导。

人们都知道抱怨没什么用,但不少人却热衷抱怨,有喜欢随时随地抱怨的习气。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喜欢抱怨的环境里,有的人整天骂这骂那,说东道西,抱怨这不对,那不行,从早上起床开始抱怨,直至睡觉前。抱怨各种人,各类事,已成为这些人最突出的性格特点。

你不想听抱怨吗?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类人到处都有,十分活跃,布满各个阶层。而且这类人抱怨的水平很高,仿佛有天赋一般。例如,这些人读书成绩不好,他会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找一所好学校。找了好学校,他又抱怨没有找一位好的班主任。调班成功了,找了好的班主任了,又抱怨家里的学习环境不好。学习环境改善了,又说没有一个好的遗传基因。总之,从择校开始到择人择物,怨声不断。这类人有他们惯用的“逻辑”推理,就这么一直地找各种原因,怨这怨那成性,目的是表明一切与他们无关。

有关人员告诉我们,经常犯错的人,生活潦倒的人,一旦要他们寻找失误的原因,他们中的多数人只懂抱怨,认为他们的现状全部是外部原因决定的,客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听了之后,反倒令有责任心的人有一种内疚感和负罪感。他们偷了人家的东西,就说人家东西没放好,所以引诱了他们犯罪。他们在公共汽车耍流氓,被抓后抱怨女的太性感,穿得太少引起了冲动。农民子弟不少人不喜欢干农活,抱怨为什么生长在农民家庭,没出息。工人子弟有的抱怨父母做一份“手停即口停”的辛苦工,抱怨蓝领难翻身。不少干部子弟抱怨父母太投入工作,根本没空管自己,说没有快乐和温暖。

这些抱怨有没有一点道理呢?是有的。但这些道理往往又是歪理,不是硬道理。这些抱怨是一种推卸而不是担当;是一种借口而不是自我警醒;是一种市侩习气而不是正派厚德。这类喜欢抱怨的人,很可能是成长在这种负面影响的环境中,例如,小时候跌倒了,哭了,长辈、父母就有人去打地板;小时候撞了桌椅,父母长辈就骂到:“谁叫你搞痛了我们小乖乖”!抱怨很容易,但没有实事求是精神,没有“三省吾身”,没有正气,没有凝聚力、亲和力。所以很多正经人,正派人都很反感。

纵横看,细细观察,所有成功人士都不喜欢抱怨的,他们喜欢并践行的是——抱怨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寻找补救的办法!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断强化自我发现问题的意识,更着重养成解决问题,妥善处置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有空看看你的周围,你的朋友圈,新老同学集体,你会发现,喜欢整天抱怨的人身边总是有几个同样喜欢抱怨的人。这些人,一般是自负、自私,而不懂自律,是不自觉的人。他们没多少真心朋友,没干几件正经事。而那些不去抱怨,善于改正、修复、纠正各种不足、误差、不妥之处的人,往往是敢于担当的人,是大气的人,透着一股精气神。这些大气的精气神,是人们不断追求的闪光的品格。这些人,身边往往有一群知心朋友。

(刘克荐自《信息时报》)

责编:天翼

猜你喜欢
习气子弟精气神
江东子弟多才俊
焕发出劳动奋进的精气神
十句好话不如一句丑话
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蒋介石对江湖习气的爱与恨
引领作风新常态 提振干部精气神
凝聚老区人民的“精气神”
八旬老人创建"农民子弟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