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

2014-08-18 07:21丁远征
考试周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幼儿音乐

丁远征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倾听音乐作品,并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品评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随着幼儿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欣赏教学已日益受到教师的重视,在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当前音乐欣赏活动内容略显单一,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时缺乏主动性,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音乐欣赏活动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音乐欣赏活动中的问题

1.音乐欣赏活动形式单一。目前欣赏教学活动中普遍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为主要教学方法。可见教师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形式单调,未能形成以幼儿为主体,集唱歌、律动、舞蹈、文学、美术为一体的多种方法参与的综合艺术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幼儿全面协调地发展。

2.教师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缺乏主动性。多数幼儿教师都认识到音乐欣赏活动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实际上只有少部分幼儿教师(其中多以教学经验丰富和对此感兴趣的教师为主)按计划经常开展音乐欣赏活动,有意识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应的音乐欣赏活动;部分幼儿教师缺乏主动性,不经常甚至不开展音乐欣赏活动。

3.各幼儿园现有音乐欣赏活动设施利用率低。音乐欣赏教学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学,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来说较高。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条件都有所改善,但有待提高。

二、如何让幼儿音乐欣赏“活”过来

1.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也是如此。因此,我注意观察幼儿,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再从他们的兴趣入手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作品。例如,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对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很感兴趣,便从引导幼儿倾听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声音入手,比如鸟叫、蛙鸣、刮风、下雨和厨房里锅碗瓢盆发出的声音,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对声音产生兴趣,为幼儿欣赏音乐、记忆音乐打下基础。

2.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较为单纯,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歌(乐)曲的目标、内容,营造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为之而动。如欣赏音乐作品《摇篮曲》就可以创造这样的音乐氛围:一座房子外月亮高挂、星星闪烁、柳枝轻摆,房里一教师扮演妈妈,边哼曲子边哄宝宝睡觉,洋溢着浓浓的母爱与亲情。很快,幼儿就被这优美、安宁的音乐所感染,沉浸在无比温馨的气氛中,以景引人,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欣赏质量。

3.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教师在音乐活动课上,应以幼儿为主,采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教授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在让幼儿感受音乐、体会音乐、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兴趣,传授知识。这样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2)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对其深入剖析,通过最有效最捷径的方式教授。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地用一种方法,每次课都是一样的,否则幼儿会失去好奇心,产生厌学心理,而应加入些创新的成分,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师在一节活动课上使用的活动形式不要太贫乏,太多,最好设定在两到三个。

(3)教材选择。要选生动形象具体的图片信息较多的图书,充分引起幼儿的兴趣,书中内容要简单易懂,便于幼儿理解记忆,选择节奏感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另外,进行舞蹈创编时要注意动作简单。同时在上课时可以让幼儿改编和创作歌词,使用打击乐等乐器使用,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4.以幼儿为主体,鼓励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音乐欣赏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参与水平。同时,结合音乐作品,引导幼儿感受,启发他们积极思考,鼓励大胆想象和自由表现。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记忆储存和想象不尽相同,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有差异。教师应允许幼儿根据不同的感受、理解进行创造表现,只要有幼儿自己的创作意图,哪怕在成人看来“离谱”,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还应注意留给幼儿更多的创作空间,使他们的创造力不断提高。

5.巧妙运用辅助手段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幼儿的思维比较具象,而音乐是抽象的,很难从音乐作品的直接音响感受中得到概念。在单纯性倾听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儿童不太容易产生真正持久的欲望、热情和主动欣赏行为。所以,老师要“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方法很多:

(1)创设与音乐主题相关的情境。近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缺少音乐经验的儿童只能更多地通过可见的外部操作产生期待和追求期待的满足。欣赏主体企图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是欣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而期待的不断满足则是欣赏热情不断保持并增长的强化。因此,为幼儿营造不同于平常的氛围,使幼儿产生期待感;为幼儿创设与音乐主题吻合的情境,使幼儿有真切感受,这些都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理解音乐。

(2)合理调动幼儿的感官体验。音乐作品一般比较抽象,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贫乏,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达出对音乐的感受。因此,在组织音乐欣赏活动时,可以用调动幼儿感官体验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在诸多感知通道中,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除声音听觉通道以外,其他辅助通道即动觉、视觉和言语知觉。动觉参与的方法主要指用跟随音乐做动作、歌唱或演奏简单打击乐器的方法感知和表现音乐。

总之,音乐欣赏能让幼儿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通过对幼儿倾听和感受音乐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扩大音乐视野,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丰富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树立健康的审美态度。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幼儿音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音乐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