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2014-08-18 02:57马丽
文教资料 2014年4期
关键词:转型期价值观价值

马丽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44)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马丽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44)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体制的变革、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与塑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个性化、价值目标现实化的特点,系统分析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转型期 大学生 价值观 现状 教育对策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整个人生,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体制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避免当代大学生受错误倾向的影响,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提供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信仰”的社会,这种社会价值取向单一,崇尚集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得到承认和肯定。大学生生活在多种价值观交织、碰撞的环境下,已经不是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主导价值观,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他们在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义与利等问题的选择上不愿偏重哪一边,而是努力寻找“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兼顾”、“义利共济”的最佳结合点,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二)个性化的价值主体。

在现代市场经济形态下,人的个性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张扬,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他们更关心自我发展,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更注重自己的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大学生价值观中个体意识的强化和多样化,相对过去的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是一大进步。

(三)现实化的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由崇尚奉献精神、轻视个人物质利益向追求利益最大化转变。当代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在价值目标选择上更加注重现实生活,注重金钱的价值和感官的享受,在择业问题上,改变以往“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观念。如今大学生普遍选择机关单位或知名外企,看重稳定和高薪,价值目标趋于世俗化、短期化和功利化,缺乏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及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所应有的担当。

二、社会转型期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因素

(一)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的摇篮,良好的高校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对正确人生价值观信息的接受。然而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工作冲击非常大,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其他零散的课程活动进行,教学途径的单一性使得大学生很难掌握基本的价值观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以单项的讲授为主,没有太多的交流与实践,学生很难在简单授课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家庭因素。

当代大学生一般都在90年代初期出生,即所谓的90后,多为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的教育缺陷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显突出,他们从小就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考上大学的子女不惜一切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促使他们自私自利和享乐主义思想滋长。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高投入、高期望,使得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学业和前途,这难免使他们眼界狭窄,忽视道德修养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大学生成才及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良好机遇,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待继续健全,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负面作用,表现为淡化群体、强调自我、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不良现象。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四)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思想观念转变的活跃氛围中,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但是对各种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不同,在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下,很难独立地进行正确的选择,价值观往往呈现出矛盾、多元和不稳定的特点。另外,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和个人的经验判断是非和处理问题,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

三、集中社会多方力量,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构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使价值观教育真正与时俱进。

2.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使其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气息。积极改变思想政治课说教、灌输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既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坚定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用的课程。

培养一支立志献身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相应的示范作用,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教育要求。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运用理论、文化、宣传等手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明朗、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开展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和第二课堂教育,树立全员价值观教育意识,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作用。

(二)注重家庭环境建设,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重视家庭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家长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重视个人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家庭教育增加情感教育,更好地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父母要注意加强对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认真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经常与孩子交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时地给孩子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规范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法律是最具刚性的约束机制,它既向人们提供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得做什么的行为模式,更通过对合法行为的确认、保护,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引导人们遵守纪律,把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有机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把价值观体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弘扬某些价值观念,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道路。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四)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价值,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充足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可以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让大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让价值观教育走出课堂,使价值观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有充分的情感支持,达到知行统一。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自身的内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在为社会作贡献、为群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积极地把社会认同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不断升华。

(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试,主动接受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形成价值认同。同时把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由感性认同升华为理性认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的效果。

21世纪是科技和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他们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贯穿人生价值观教育,家庭和社会也要为其价值观的塑造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徐莉.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传承,2007.

[2]童政权,李公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8.

[3]张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J].科技创业月刊,2006.

[4]胡钦太.新形势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

2013年度郑州市社科联课题“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与培养研究”(编号:JX2014072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转型期价值观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给”的价值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